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伤寒论》、《金匮要略》 五版教材的几点商榷
对《伤寒论》、《金匮要略》
五版教材的几点商榷
王 昆 文  四川自贡怡康中医诊所  
《伤寒论》、《金匮要略》五版教材,在整理张仲景的医学观点和实践经验,继承并发扬仲景学说,以有助于课堂教学和临床辩证论治方面,无疑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有贡献的。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值得商榷之处。
1、仲景著作与《本经》的关系
谢利恒氏在《中国医学源流论》中说,中医学很早就分成三派,后“其传承派别可以推见者,华元化为黄帝针灸一派,张仲景为神农本草一派,秦越人为素女脉诀一派”。笔者亦曾撰文指出“仲景用药是宗法《本经》而又有所发展”(载《国医论坛》1990年第5期)。
然而,五版教材《伤寒论讲义》在“《伤寒论》的学术渊源”一节,却未明确这一点,即未指明《本经》亦为仲景学术渊源之一。因此,在教材中对于仲景方药的分析就较少结合《本经》的药性记载来阐述并挖掘其奥义,因而在有些地方其认识就必然显得不足。
如:“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此二方何以分别用半夏及半夏与茯苓为主药?如我们能联系到《本经》谓半夏“主……心下坚,下气……头眩……肠鸣”和茯苓“主胸胁逆气……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利小便”的功效来认识,就不难理解仲景用药之所本。
又如《金匮》桂枝芍药知母汤主治“诸肢节疼痛,身体魁赢,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方中何以用知母,且作为方名中代表药之一?这是不是如教材所说,取其“清热养阴”?但若按邹润安在《本经疏证》中的解释,则认为“凡肿在一处,它处反消瘦者,多是邪气勾留,水火相阻之候”,而知母《本经》早就载其有“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之效(而其它药物学书上皆未这样说),故仲景在此将知母与桂术同用,桂术治水之阻,知母治火之阻。即是仲景在这里非用其“养阴”,而用其“泄火”以治火之阻也。
仲景两书用药共166味,其中149味皆见载于《本经》,占其全部用药的将近百分之九十。其所创方剂充分应用和发展了《本经》关于“阴阳和合”、“四气五味”、“君臣佐使”,以及“七情”之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等药物学理论,直到今天它仍是我们用药组方的典范。
2、仲景学术与《内经》的关系
五版教材较少联系《内经》的阴阳理论来分析《伤寒杂病论》中诸方证所适应的病机,即是在分析具体病证时,没有普遍应用阴阳为万物之纲纪这一重要观点为指导。
如《金匮要略·虚劳》所述洩精一病,邹润安就认为可分为两类来认识:一为阴寒精自出也,此乃“阳不归宿”,为天雄散所主治;一为梦失精也,此属于“感阳而动”,为桂枝加龙牡汤、小建中汤所主治。这两种洩精的病机迥然不同,应加以区别。这种从《内经》所谓阴阳互根、彼此遞化的理论高度出发,对洩精病病机的高屋建瓴式的阐述,往往更能使人得其要领。
如果我们能联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致雨以风,止雨亦以风。气之与汗犹是矣”,以及“阳加于阴谓之汗”等论述来看待仲景书中的发汗与止汗诸方,认识到发汗与止汗皆是由于阳气的作用,就更能深刻地理解诸如四逆汤、通脉四逆汤、桂枝加附子汤、白虎汤等方之所以能止汗的原理,关键就在于“止汗者在宁其化源,濇其道路,不在防其肌腠矣”。所以仲景在其止汗诸方中,绝不用黄芪摄卫、五味收津,而是直探其源,从出汗的根源处着手。又比如越婢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二证,皆有汗出;汗出更用麻黄,这正是仲景的高见卓识。
总之,《内经》的阴阳理论、五运六气学说,天人一体观,对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及诊断治疗法则等,无不深刻地影响着仲景的临床实践及其论著。
3、六经的概念及六经病传变规律
在关于“六经的概念”一节,教材这样写道:“《伤寒论》以六经作为辩证论治的纲领,它是在《素问·热论》以六经分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样说,即是把《伤寒论》的基础缩小了,把它仅仅是局限在“热论篇”的基础上,这显然不当。笔者在“仲景学术与《内经》”(见《国医论坛》1992年第4期)一文中曾指出,《伤寒论》六经辩证体系的建立,与《内经》中论述六经(六气)的诸多内容是一脉相承的;《内经》中讨论六经(六气)问题的内容相当多,总计不下十余篇。《伤寒论》所谓六经,实际讲的就是六气,它正是继承和发展了《内经》的五运六气学说,对六气与人体的关系作了深刻的研究,并验之临床加以归纳总结,而建立了六经辩证体系。因此,《伤寒论》的六经,与《素问·热论篇》中的六经,当然两者就“有所不同”了,前者所论述的范围自然要比后者宽得多。
在关于“六经病的传变规律”一节,《伤寒论讲义》上这样说:“传,是指病情循着一定的趋向发展;变,是指病情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不循着一般规律而起着性质的转变。但多传变并称。”我认为,这里用不着机械地区分何者为“传”,何者为“变”。因为“传”中即包含“变”,“变”中即寓有“传”。既然“多传变并称”,这说明二者很难截然划分,于临床也无多少指导意义。
4、关于“属辞比事法”的应用
“属辞比事法”是进行科学研究,包括对《伤寒杂病论》的研究之一重要而有效的方法。此方法是邹润安在《本经疏证》中明确地提出来并充分加以运用的(见该书自序)。这里,所谓“属“(音zhǔ),是表示“连接”之意;“辞”是指言词、词句;“比”是比较、对比;“事”是指事物、事理。其总的意思就是:在弄通原著每一个字、词、句的本来意义的基础上,把有关的词句连接(或联系)起来,对事物进行比较、分析,以寻求其“理”,即寻找其科学的内涵与实质。
然而,教材却没有十分重视应用比较、对比的方法来研究仲景著作中的药、方、证,或者说研究得不够深入。如理中汤证与附子粳米汤证,其区别绝不仅仅是如教村所说的前者“主要在于下利”而后者“主要在于呕吐”。我们还应从两方药性之动与静、治法之和与补等方面来分析。正如邹润安所阐明的,“几何其不有天渊之异耶”!又比如同一乱发,仲景在猪膏发煎和滑石白鱼散中使用,是否出于同一用意?邹氏就认为,二方“用发则一,命意自殊”。“于猪膏发煎,所以营血而利水”,使“血源浚而水自通”;“于滑石白鱼散,所以通水而和血”,使“水道利而血自止”。所以猪膏发煎的作用主要是通利血脉,而使“病从小便出”;而滑石白鱼散则重在利水道而止血。这就可以看出,前方之证病在血脉,而后方之证病在水道。
再比如在鳖甲煎丸和薯蓣丸中皆用了柴胡与桂枝,邹润安就通过比较分析后指出:前方用柴胡得君药十分之五,桂枝得君药四分之一,后方中桂枝得君药三分之一,柴胡得君药六分之一。之所以其用量有如此大之差异者,就在于“欲补虚者(按:指薯蓣丸)通营卫为长(桂枝),欲攻坚者(按:指鳖甲煎丸)转枢机为要(柴胡)”。——多么细微而深入的比较!这就把仲景用药之匠心体贴入微,推阐致尽,从而给临床医师以启迪。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由于五版教材对张仲景著作的研究,较少或不很重视运用综合分析法,即结合《本经》探寻药物的功效,结合《内经》探寻各方证的病机,融诸经精义于一炉;同时,也没有更多地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此方与彼方,此证与彼证,此药与彼药,以及同一药物或同一方用在不同的病中,或同一证出现在不同的病中等诸方面加以全面深入的比较、分析,“顾就彼此契合,求其所以同;后先龃龉,求其所以异”,因而它对仲景原著中相当一些问题的阐释是缺乏一定深度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蔡长福老师济南经方会议讲课内容之一
【国医讲堂】黄仕沛师承对话录:舍弃《内经》,须下极大狠心
第一节《伤寒论》与《黄帝内经》一脉相承
跟师冯世纶学习伤寒的体会
仲景学术与《黄帝内经》有关系吗?
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之太阳经用药浅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