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厥阴病篇:上热下寒证(2)

    (接上篇)这是个什么证候?我觉得在临床上我们所看到的胆道蛔虫症,胆绞痛发作的时候,它有钻顶样疼痛,痛得让你辗转反侧。我遇到一个胆道蛔虫症的病人,他说:“大夫,我这个胃部的地方,胸口的这个地方,火热火热的。”这不就是“心中疼热”嘛。

    疼痛而伴有热感,“一阵一阵的象个大木头棍子往上杵”,这不就是“气上撞心”吗。西医把它描述成“钻顶样疼痛”,是个胆道蛔虫症的胆绞痛。那么大家琢磨一下,这种病人开始就有上热下寒的病理基础,因此蛔虫不安其处,不能非常安静的生活在它原来生活的地方,它在上窜。

    蛔虫的第二个特点是喜欢钻孔,所以钻到胆道里头,从胆总管奥狄氏括约肌那个地方钻进去,那就形成了胆道蛔虫症。一旦形成胆道蛔虫症以后,蛔虫把肠道的细菌带入胆道,那么从西医的角度那不就合并了感染嘛。

    合并了感染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不就明显的出现了上热下寒的现象了吗,所以就加重了上热。而胆绞痛的病人,在胆绞痛发作的时候,常常有口干口渴。胆绞痛缓解了,口渴的症状就减轻一些。当然,有时候有胆绞痛,常常给它用一些阿托品这类的药,这就更加重了那种口干口渴的这种临床症状。

    所以,张仲景所描述的“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如果我们在临床观察的话,很像是个胆绞痛的病人。当然,除了很像是个胆道蛔虫症胆绞痛的病人,除了这个病,其它的什么证候,还能够见到这种临床表现呢?我现在在临床上还没有观察到。因此,我也不能就除了胆道蛔虫症之外,其它证候没有,这需要大家在今后临床上继续观察。

    这样的一个证候用什么方子来治疗?用我们下面提到的乌梅丸,适当的加上一些驱蛔虫的药,比方说加使君子、苦楝根皮。用乌梅丸来治疗胆道蛔虫症,这在临床报导很多,而且我们自己也在临床上用过。

    不过,这些年来在城里蛔虫病基本见不到,这也许是人们注意了卫生,也许是农药的大量使用,蛔虫也活不成了。但是在农村,蛔虫病还是能见到,厥阴病毒提纲,我们就介绍这么多。可见,在《伤寒论》中,张仲景是以一个上热下寒的证候,来作为厥阴病的提纲的,以上热下寒代表厥阴病“寒热错杂、两极转化”的这种病理特点。

    那么,我们回忆一下三阴病的提纲。对于太阴病来说,他是用“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这样一个太阴脏虚寒的证候,来说明太阴病的主要证候是脾脏虚寒。它的临床表现,就是这个原文中所说的临床表现。所以,太阴病的提纲,是讲的临床表现。

    少阴病的提纲呢?是“脉微细,但欲寐”。你看起来它也是个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但是,少阴病主要是寒化证。寒化证的众多的临床特征,像下利清谷、自利而渴、手足厥逆等等,这些症状他都没有去描述,他用了一个“脉微细”,用了一个“但欲寐”。

    一个脉象一个精神症状,就揭示了这个病人阴阳两虚,而又以阳虚为主这样一个全身性正气虚衰的证候。阴精阳气虚衰,连正常的精神活动都出现了障碍,出现了精神萎靡不振,所以“脉微细”和“但欲寐”。实际上是揭示少阴病的病机的。

    而厥阴病呢,它的提纲只不过用的一个寒热错杂的这种证候,来提示厥阴病,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就是“两极转化、错综复杂”的这样的一个特点(转下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第63 讲 厥阴病提纲、上热下寒证(1)
郝万山教授讲伤寒论:63
《伤寒论》厥阴病辨证纲要——附思维导图
《伤寒论》学习笔记211
外感病辨证之六经辨证
伤寒论 第326条诸家解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