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学习笔记25

张老

人之营卫皆在太阳部位,------营卫原与胸中大气息息相通,而大气实为营卫内部之大都会。愚临证实验以来,见有大气虚者,其营卫即不能固护于外而汗出淋漓。夫大气原赖水谷之气时时培养,观服桂枝汤者当啜热粥以助药力,此不惟助其速于出汗,实兼欲助胸中大气以固营卫之本源也。

是以愚用桂枝汤时,恒加黄芪以补其胸中大气,加薄荷以助其速于出汗,不至若方后所云,恒服药多次始汗也。又宜加天花粉助芍药以退热(但用芍药退热之力恒不足),即以防黄芪服后能动热也(黄芪天花粉等分并用,其凉热之力相敌,若兼用之助芍药清热,分量又宜多用)。若遇干呕过甚者,又宜加半夏以治其呕,惟此时药房所售之半夏,多制以矾,若用以止呕,必须用微温之水淘净矾味,用之方效。

** 张老于医理药理多有特色,值得一提的是张老被誉为临床实验家,非理论空谈者可比!

 

冉老

无汗不得服桂枝,此是专对麻黄汤说法。桂枝果忌无汗,麻黄汤是汗剂,何以方中又用桂枝。观本条方注曰: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是桂枝原可出汗,曰不可令如水流漓,是桂枝并可多出汗。又曰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又曰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是汗不出,桂枝可令其出。不过桂枝解表则有余,开表则不足,辅助麻黄发表则有余,单独发表则不足。学者须面面透彻,务体会其所以然。

再麻黄汤中用挂枝,桂枝汤中不用麻黄。所以然盖麻黄用桂枝,可以助其氤氲鼓荡外出之力。桂枝汤原为解肌,无事用麻黄开外,即令风寒两伤,二证并见,亦只用桂麻各半汤,桂二麻一汤,此表证有汗无汗的分界,亦麻桂二方方制的分界。

至太阳中风用此,和而不烈,刚而不燥,温煦暖营,兴奋体工,可发汗,可止汗,可祛邪,可扶正,并可醒灵窍以回苏,柔神经而止痉。顾用之者体会到如何程度耳。

 

姜老

1,头项强痛, 旧注凡太阳病必见此证,我要问,临床上热病初期见项强者有几人?------

“强”,音疆,不灵活之意,不作强硬解,一般作强直解者误。凡急性传染病很少见项强者,如果强硬,那就是痉病。这里只是轻微的不灵活。

悟道  轻微的不灵活,作为太阳病的主症状之一,项强指何处?古之伤寒已不可知,我见过的传染病,包括感冒在内,就个人所见,除了流脑、乙脑、结脑外,想不起见过哪种病是项强的。所以怀疑这个“项”的范围可能扩大到了后背,甚至是以背为主,牵涉到项?本论中,“心下”常指胃,“陷胸”可以涉及到大腹,项是否也包括了背的范围,指整个项背拘紧不舒,而并不仅仅指项?这是全身恶寒同时,项背拘紧较明显,其实全身肌肉都是紧张状态,再重一些的就是寒战啦,肌肉颤抖。或者古之伤寒确实以项强为主,今已不可见?

理论解释是“寒主收引”,其实可以反过来理解,因为是拘紧,收引,所以判断为寒,寒象。和生活经验中,遇寒时身体蜷曲,减少体温散发;肌肉收缩,增加产热的道理一样,也是太阳病的特征之一。发展到袒胸露臂,欲去衣被的发热阶段,哪种姿势是散热的,就是邪入阳明啦。

注意:项强,是自觉症状,不是体征!早年,在基层农村流脑很常见,只要见到头痛、呕吐、发热,一到床边,第一个检查就是先查有没有“颈项抵抗”。 头痛、喷射状呕吐、颈项抵抗,就可以临床诊断有“脑膜刺激征”!现在流脑看不到了,结脑偶然可以遇到,还是应该知道,防止误诊。

2,脉 凡外感之病,开始多恶寒发热,头痛身楚、无汗或汗出、脉多浮数或紧数,在恶寒战栗时期脉多紧,汗出涣散时期脉多缓,古人以此作为表证。  一般脉书言浮主表,沉主里,脉浮并不能说是表证,必浮而兼数,恶寒期可反见沉脉    脉缓,弛缓,不是迟缓。今之肠伤寒脉与热不成比例,脑脊髓膜炎脉见迟缓,---  **指西医所说的相对缓脉。

3,不是所有伤寒都起于太阳。疟疾一开始即见少阳,急性肠胃炎一开始即见太阴病,太阳病一般热病即初病之证。

4,中风,相当于现代的感冒。喻嘉言说,“与伤字无别,即谓伤风亦可。”《本事方》说,“今伤风古谓中风”。从宋代文献可以看到,已将中风称为伤风。

5,恶风恶寒之感,与人之体温上升快慢及外界气温高低有关,不足以辨病。 **不能根据恶风是中风,恶寒是伤寒来辨病。与郝老说的仲景使用恶风恶寒没有严格界限,是一个意思。

6,浅田氏说:“啬啬恶寒以下,乃述桂枝之规范也。盖非谓一病人悉备。要在于就其一证而知桂枝之规范。今并举恶风恶寒者,即见其意也。” 

悟道  啬啬恶寒以下,有:恶风、发热、鼻鸣、干呕4证。就是说但见一证,都可以用桂枝汤。如此理解的话,日常临床,单见“鼻鸣”,例如急慢性鼻炎,即使没有其它见证,没有禁忌证,也有使用桂枝汤的机会?

7,本方通用于伤风感冒、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之常自汗出者、时发低热、手多汗者,预防冻疮,并能调经,促进消化。  **可见姜老使用范围。

 

周凤梧

桂枝汤的兼治

1,胸腹痛,背亦彻痛者:太阳之气,由下而上至胸腹。寒邪逆于太阳,则气机不畅,致胸腹痛,背也彻痛。太阳行身之背,因腹中之气不畅,背亦受之,故可用桂枝汤。

2,通身寒冷:寒为太阳之本气,今见通体恶寒,是邪犯太阳之本气,桂枝汤能扶太阳之气。

3,周身皮肤作痒,时而恶风:周身皮毛乃太阳气化之出路。风寒之邪,外干而不得入,逆于皮肤,抑郁生热,故周身作痒,桂枝汤宣散太阳抑郁之气,故可治之。

4,足跟痛,痛彻腰背:足跟与腰背,皆太阳经循行之道,因寒邪内闭,故见上症。桂枝汤能输太阳之气,故可治之。

5,发热、恶风、下利,日数十次:风邪侵犯太阳,则表气不通,则里气不和,邪陷于下,故见下利。桂枝汤宣风外出,表气顺利则太阳之气升而不陷,故利可止。

6,自汗、盗汗、虚虐、虚痢:柯韵伯:“愚常以此汤治自汗、盗汗、虚虐、虚痢,随手而愈。”

7,此外有:小儿角弓反张、手足搐搦;脑后生疮;小儿腮肿发热恶风;妇人妊娠恶阻;

悟道 不知周老先生资料所出,看第6条,似乎不是现代而是古代资料的归纳?虽然这些病类不一定使用桂枝汤,但是这些用法很可能来自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经验,不仅仅是理论推演。

 

桂枝汤是伤寒论第一方,号称群方之首。见于伤寒论19处,金匮3处,合22处(药法)。两书以桂枝汤为基础加减变化方数最多,约有26方左右(周凤梧)。伤寒论桂枝汤类方19首(手册)。

伤寒论使用频率最多的前五药,正好是桂枝汤的组方。它们分别是:

甘草70方次;桂枝43方次;大枣40方次;生姜39方次;芍药33方次(手册)。

 

整方药性 这种说法是否合理?

药味:四气:桂温,姜温,草平,枣平,芍凉。  温、平、凉比例,   2:2:1

五味:桂辛,姜辛,草甘,枣甘,芍酸苦。 辛、甘、酸苦比例, 2:2:1

药量:桂3+3=6  2+4=6  =3   2:2:1

桂姜+草枣=12  +草枣=9  辛甘:酸甘=4:3

我们假设,各药的四气与重量相等,温凉比例是4:3---2:1;所以桂枝汤整方的药性应该是温性,但不是纯温性,而是温平凉组合后偏于温性。

整方药用:

辛散:桂姜; 甘补和:草枣; 酸苦收泻:芍。  辛甘化阳发散,酸甘化阴收敛,以发散为主,又不是纯发散,是甘补酸收基础上的发散。滋阴和阳要正确理解,阴虚或内热是禁忌!

 

现代研究问题

鉴于以前,本人中医基本功不扎实,却又过多的注意了,或者说片面地理解和参考了这些资料,搞成了不中不西地使用中药和方剂,两个半瓶醋。所以本次学习有益忽略这方面的东西,

有意避而不谈桂枝汤的现代研究。就是为了避免把桂枝汤,或其中的某些药,轻易套用科研资料,中药西用。中药西用的思路,并非不可,只是还很不成熟,用之不当,害多利少。但是,必须指出,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结合现代中药研究成果,对于提高疗效是必要的手段,尤其是那些既符合中药方剂、方证的使用指征,又有比较可靠的实验资料的药物。例如,甘草的类激素作用,止咳化痰作用;芍药的镇痛作用等等。

不过中药的药性药用与西药的药理作用不同,更为复杂。西药药理研究,有效成分明确,相对简单,主要针对靶器官、靶细胞、受体而发挥作用。中药,虽然也主要从这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可是由于中药单味药和复方的药效成分过于复杂,作用机制自然就更为复杂,尚不足以全面阐明。虽然,有些单味药的研究对于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可惜作为整体方剂的研究还很不如人意。所以学习中药使用,绝大多数还是只能从经典书籍中探讨使用规律,学习具体方药的使用原则和临床技巧。辅以有限度的参考现代研究资料,以此指导临床实践,在实践中积累属于自己的经验。

 

西药发汗 杂谈

体温高低与药量大小问题。这里当然是指解热止痛类药。  常有病人说,感冒了想发点儿汗,吃了好几种发汗药,也没有好好出点儿汗。我回答,体温不高,吃了发汗药也不出汗,体温高吃哪种发汗药也会出汗。除非是中药的辛辣之类。

还有一种情况,体温高,病人痛苦明显,病人或家属就会要求量大些,体温低,量小些。其实,从理论上讲,在体温高峰期,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处于对解热药敏感状态,小量足以发汗解热;体温上升期,例如恶寒期,小量不足以发汗解热,应该量稍大点儿。实际使用中,病人、家属,甚至医生都是如此惯性思维,只要不是原则问题,我一般也顺应病人的要求,如此应对。

好在现在绝大多数是普通的感冒,肠胃炎之类,病家也随时准备住院治疗。早年,尤其小儿,病种很多,如麻疹流行期,那时的医生,一旦见到小儿发热,即使未见疹点,不能确诊,也不轻易使用退热药。出疹期西药退热,容易导致疹毒内陷,虚脱、肺炎等问题。只是那时一个几百人的村子,麻疹流行期,死2个小孩被看做是正常现象。甚至有家属一次也不让医生看,自家处理的极端现象,现在则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其它的,脑膜炎、毒痢、肝炎、肺炎等等一般都是在村子里处理。打针很少,输液更是极个别现象,所以不轻易使用退热药是一个正常现象,病家一般是听医生的,更没有病家闹医生的事。

 

《大医精诚》与《不失人情》

孙思邈《大医精诚论》,要求医生“一心向病”,固然高尚,可惜已经不合时宜。现在很多情况是病家逼着医生走,甚至是逼良为娼。作为基层医生看眼色,听口气、猜心思是基本功。应对临床,比如流水,“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与物无竞。”要学会辩病情,看人情,分事情,一避风险,二免烦恼,达到回旋有余,应对自如的境界。正如明代名医李中梓,在《不失人情论》里所说:“有不得迁就之病情,复有不得不迁就之人情,---虽期不失,难免迁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解读(连载十)
《伤寒论》第二季(更新第31讲到第60讲)
自学伤寒四
大熊猫老师玩转伤寒系列081127
《伤寒论》表寒证浮数脉证治解析
【金梅:《伤寒论》伤寒、中风、温病的鉴别要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