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一读桂林古本伤寒论3
 作者:静夜闲轩 提交日期:2013-08-08 18:20
  为古本作注者,首推湖南刘崑湘、刘仲迈二位先生,但其《古本伤寒杂病论》(白文本),与《伤寒杂病论义疏》(注释本)都没有重印,原本已很难见到,且此书缺《金匮》诸篇,内容少于桂本。而竹斋先生苦心孤诣,不遗余力校订刊刻之白云阁藏本,及《伤寒杂病论会通》等,虽经印行,作为内部交流,均未能普及。目前能见到的是广西人民出版社据罗哲初手抄本整理成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即白云阁原本,但内容多《六气主客》一篇),1960年已出第一版,又于1980年改竖排为横排本第二次印行3万册,此书方得以普及。桂林古本自再版以来,又已二十六年,且该本标点有误,亦早已售罄。
  现有民间中医网经典古籍编撰组2006年整理校印之新版《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内容完备,文字无误,标点正确,条目清晰。又附编方剂索引,极便检索。同时有识之士,注意到古本伤寒的注释本与研读此书关系至大,已有tsiivi 先生据1999年出版的《湖湘名医典籍精华?伤寒、金匮卷》所收刘氏《义疏》,制成pdf版,在网上发布。更有台湾古本伤寒专家陈乾原先生将黄氏《会通》与诸书校对,重新整理,务期更加完善的献于医林,现大部分已制成pdf版,正在网上公布,其余内容不日即可全部完成。他们的辛勤劳动为研究学习古本伤寒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使这些很难见到和沉寂已久的古本伤寒重要文献得以普及和留传,必将引起研究仲景之学的高度重视。因此,积极整理出版古本伤寒珍贵文献,对深入全面了解仲景学术思想,更有效的指导临床实践,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静夜闲轩 提交日期:2013-08-08 18:22
  古本的研究与评述

  关于白云阁本《伤寒杂病论》,叶桔泉重印《康平伤寒论》时曾引用以证康平本之误。近年对桂本的研究较为深入,已有不少学者予以评介。如李景荣先生介绍白云阁本、木刻版《伤寒杂病论》有如下特点:
  1.该书是合《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一帙的十六卷本,其书名与卷数与张仲景原序合;
  2.该版本内容之编排,先总论,后各论,先诊断,后治疗,符合一般医学论著撰写体例;
  3.对六淫病邪论述较详尽;
  4.全书以整体观点为指导思想,以三阴三阳为辨证纲领,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根据,符合仲景思想;
  5.全书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6.有《伤寒》、《金匮》原书所无的88方。
  李氏还介绍说:“此书重印后,深受各方赞许,据日本矢数道明来函云:该书传至日本后,日本学者争先研求,共赞珍贵。大冢敬节在病危时还要求读此书。
作者:静夜闲轩 提交日期:2013-08-08 18:26
  关于研究古本伤寒成就最大者,至今仍属刘氏《义疏》和黄氏《会通》。刘仲迈《伤寒杂病论义疏》,笔者已有专文评述。现对黄竹斋《伤寒杂病论会通》略作探讨。
  黄氏治学向以严谨著称,倡用类方、类药、类证等方法,以集注、类编等形式,多方面综合研究仲景学说,其成就在学术界具有相当影响,任应秋先生誉其为近代治伤寒之学的大家之一。特别是对古本伤寒的发现,重视和推广,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是任何人所不能及的。
  为求能够更全面的了解仲景著作,竹斋先生晚年复以白云阁藏本原文(罗哲初手抄本)为主,并参照宋本《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湘古本、涪古本等相互考核,“正其舛讹,补其脱阙。”精心编订成《伤寒杂病论会通》一书。并采取中外(日本)二百余家医著之精华,以集注形式对全书进行诠解,条分缕析,折衷至当,以达融会贯通之目的。
  其注释的原则是“论文与通行本相同者,则采辑成无己、赵以德以下元明清数十家之注以释之;论文为通行本所无者,则节录刘仲迈所撰《义疏》以解之;为湘古本所无者,则抒己意以阐发其义”。(《会通?凡例》)观黄氏自注之条,阐明奥义,亦多发前人所未发。正如米伯让先生所说:“本书取各家不同版本之长,核对订正,补其不足,搜辑历代诸注之精华充实内容,又据宋本补其佚阙,务期无疑不释,无义不晰”。(重印《会通》序) 实际上《伤寒杂病论会通》,是黄竹斋综合“宋、`桂、湘、涪”,四种版本合为一书,又搜辑历代诸注之精华,集各家学说以彰经义,而成此煌煌巨著。泽被医林,功不可没。
作者:静夜闲轩 提交日期:2013-08-08 18:29
  由于古本发现较晚,流传不广,未能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然据以与诸本辨别疑窦,论证是非,补宋本之缺佚,则此书实不可无。
  如《会通》正宋本之谬有云:“太阳篇下、伤寒脉浮滑节(181条),宋本及涪本同作‘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脉方乖违,义实难通。湘古本作‘表有热,里无寒’似较优胜。然犹未若白云阁本作‘里有热,表无寒’之确切不易也。”又如第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 白云阁本作“太阳病,服桂枝汤后,大汗出,脉洪大者,与白虎汤”则更为合理。如此之类,不胜枚举。

  另如古本所载之佚文部分,学术价值亦非常重要。如《平脉法》云:“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凭脉变,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人体躬,相体以诊,病无遁情。”
  “问日:其处方奈何?师曰:相体虚实,察病轻重,采取方法,权衡用之,则无失也。”
  又《霍乱吐利病篇》云:“霍乱证有虚实,因其人本有虚实,证随本变故也。”等,说明从诊断到治疗都必须辨体。
  这与《内经》所说,“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的观点是一致的。
  其所谓“本”,即体质,不同体质决定着发病性质的不同。刘仲迈对此注曰:“病由体变,固百病之通例也。”
  所以王叔和说:“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脉经?序》)
  可见张仲景对体质与发病的关系,非常注意,早有要论,惜俱散佚,人所未见。
作者:静夜闲轩 提交日期:2013-08-08 18:31
  此外,关于寒温分合问题:黄竹斋先生在《会通?通论》中说:“《难经》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仲景命名之义,盖本于此,是则伤寒者,外感证之总名也。下五者,外感病之分证也。伤寒论者,乃各种伤寒之总论,非专论伤寒而不论风、湿、暑、温也。”今观桂林古本,不仅有温病专篇,而且有六淫各论,本是全书。
  从《伤寒例》所说:“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为治不同,证如后章”,“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之变证,方治如说”等来看,仲景原著,似应有温病证治的内容,绝不会仅“详于寒而略于温”。
  对于寒温之争,近年通过广泛讨论,认识已渐趋一致。因此,融伤寒理论和温病理论于一炉,从而把寒温学说统一起来,并形成一个全面、系统、实用的辨证论治体系已势在必行。
作者:静夜闲轩 提交日期:2013-08-08 18:34
  关于外感与杂病合体共论之说,今人不乏卓识。李浩澎等说:“《伤寒》《金匮》二书有多次人为的芟理削并,殊不知仲景原将外感杂病共论,自有其特定内涵,非浅闻寡见者所能识”,并以北京刘渡舟先生的精辟见解说明外感与杂病共论的必要性。而南京陈亦人先生更认为“《伤寒论》并非专论外感病,其六经和八纲结合的辨证体系,揭示、概括了各种病证的病变规律,随证治之的治则与因证制定的治法和方药,对临床各科都具有指导意义,”所以“《伤寒论》绝非外感病专著,而是伤寒杂病合论”。
  尽管古今许多医家曾为此大声疾呼,终因王叔和编次时更改了书名,并删去大部分杂病内容,从而造成“惑于《伤寒论》之名,……不得仲景伤寒杂病合论之旨。……治伤寒者,但拘伤寒,不究其中有杂病之理,治杂病者,以伤寒无关于杂病而置之不问(柯韵伯《伤寒来苏集》)。
  为了改变这种长期已经形成的观念,陈亦人教授进行了正名纠误,求实辨非。提出“不应该再墨守《伤寒论》之名,应当直接地改名为《伤寒杂病论》”,以使名实相副。
  现从方证分析,方剂互用和临床治疗各个方面以及结合六经条文来看,均说明仲景之书确实是外感与杂病共论的,《伤寒》《金匮》之方绝无外感与杂病域限。因此,伤寒与杂病只宜合论而不宜分论。
  今观桂本《伤寒杂病论》,卷首“伤寒例。后有“杂病例”,全书既列有温病专篇,六淫各论,又详述脏腑病机证治。而《金匮》所载大多散见于六经篇中,如黄疸、宿食、下利、吐逆、呕哕、寒疝、消渴等分别隶属于阳明、少阴、厥阴诸篇之内,充分体现了仲景以六经钤百病的辨治体系,该书正是寒温诸证兼备,外感内伤合论的整体结构,如此更为符合仲景思想。
作者:静夜闲轩 提交日期:2013-08-08 18:35
  仲景遗著,虽由王叔和搜集编次,后又历经战乱,原书内容,散失甚多,至宋代林亿等整理成《伤寒论》《金匮要略》时,已非其全。关于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真伪问题虽难以确考落实,但作为仲景书传本之一,而且篇章齐全,内容丰富,载方无缺,错讹较少,并对有疑条文,都能予以较合理的解决,故可供研读《伤寒》《金匮》之参考。尤其桂本比宋本多出三分之一的内容,其学术价值亦不可低估,皆有待于理论研究和实践验证。

  综上所述,黄氏《伤寒杂病论会通》是以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为主,又综合宋本、湘本、涪本为一书之“仲景全书”。并以集注形式对全书进行诠释,更是继刘仲迈首为长沙古本作注的《伤寒杂病论义疏》之后,又一次对“古本伤寒”进行系统整理和详注。也是黄竹斋先生毕生治仲景之学的最后总结。该书为全面深入地研究仲景学说,提供了丰富的文献依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学习“古本伤寒”必备的参考书。借此深入探讨古本内涵,对进一步完善仲景理论体系,充实方证内容,指导临床实践等方面,将会起到很大作用。
作者:静夜闲轩 提交日期:2013-08-09 10:08
  卷第一
作者:静夜闲轩 提交日期:2013-08-09 10:12
  平脉法 第一
  问:脉怎么知道气血脏腑的诊断?
  师说:脉是气血的显现,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胜(一方超越另一方)。气血都旺盛,脉阴阳都旺盛;气血都衰败,脉阴阳都衰败。气独胜,则脉强;血独盛,则脉滑;气偏衰,则脉微;血偏衰,则脉涩;气血和,则脉缓;气血平,则脉平;气血乱,则脉乱;气血脱,则脉绝;阳迫气血,则脉数;阴阻气血,则脉迟;若感于邪,气血扰动,脉随变化,变化无穷,气血的作用;病变百端,本原上辨别;欲知病源,当凭脉变;欲知病变,先揣其本,本脉不齐,在人身体,相体以诊,病无遁情(隐情)。
作者:静夜闲轩 提交日期:2013-08-09 10:15
  问:脉有三部,阴阳相乘(相乘即相克太过,超过正常制约程度)。营卫血气,在人身体。呼吸出入,上下到中,沿袭一呼一吸游动散播,津液流通。随四时变化,外貌形体,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法度)。愿为详述,令得分明。
  师说:你的所问,道的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关脉。营卫流行,不失权衡。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差一铢一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刻,一周循环。当回到寸口,虚实显现了。变化相乘,阴阳相干。中风则浮虚,伤寒则牢坚;沉潜水蓄,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如果有不应,知变的缘由,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太过可怪,不及也一样,邪不空见,中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辨别,知其所在,消息诊看,料度脏腑,独见若神。为你逐条记载,传与贤人。
作者:静夜闲轩 提交日期:2013-08-09 10:16
  师说:平脉大法,脉分三部。浮部分经,以候皮肤经络之气;沉部分经,以候五脏之气;中部分经,以候六腑之气。
  脉分寸关尺,寸脉分经以候阳,阳是气的统帅;尺脉分经以候阴,阴是血的流注;所以区分阴阳。关上阴阳交界,应气血升降,分经以候中州之气。
  问:经说,脉有三菽(大豆)、六菽重,怎么讲?
  师说: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重,肺气;如六菽重,心气;如九菽重,脾气;如十二菽重,肝气;按之至骨,肾气。假设下利,寸口、关上、尺中,全不见脉,然尺中有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肾气。若见损至脉来,为难治。
作者:静夜闲轩 提交日期:2013-08-09 15:12
  @守朴生841784671 22楼 2013-08-08 19:52:17
  传统文化81495865 喜欢历史 武术 中医 道家 汉文化的朋友 本群恭候光临 只要是传统文化相关兴趣的都来 非本土文化的就别来了
  -----------------------------
  中华医道源于上古,自开始便不立文字,而是心传口授,这也就是所谓的“师承”。后来为便于保存,后人开始整理成文字,代代相传,流传至今。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医者意也”,文字作为“器具”,使很难准确全面地表达出“医道”的真实面目。就如佛经所云:“不可说”。
作者:静夜闲轩 提交日期:2013-08-09 15:19

  

作者:静夜闲轩 提交日期:2013-08-11 14:56
  问:东方肝脉,脉形象什么?
  师说:肝为木,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肝病自得濡弱脉,愈。假设得纯弦脉,死。怎么知道?因为其脉如弦直,此是肝脏伤,故知死。
  问:南方心脉,脉形象什么?
  师说:心为火,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心病自得洪大脉,愈。假设脉来微去大,叫反,病在里。脉来头小本大,叫复,病在表。上微头小,则汗出;下微本大,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可治,有汗死。
  问:西方肺脉,脉形象什么?
  师说:肺为金,名太阴,其脉毛浮,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缓迟脉,都可愈;若得数脉,则加剧。怎么知道?数脉南方火,火克西方金,理当痈肿,为难治。
  问:北方肾脉,脉形象什么?
  师说:肾为水,其脉沉而石,肾病自得此脉,愈;若得实大脉,则加剧;怎么知道?实大脉,长夏土王,土克北方水,水脏立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黄竹斋与古本《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会通》述评
《伤寒论》学习笔记4
伤寒中的六大门派
刘观涛评点版《已近中年始学医,自学也能成大医——岳美中自述“无恒难以做医生”》
从“阳浮而阴弱”探讨仲景阴阳脉法-范继东
寒温之营病同本于《内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