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性味归经说明
中药性味归经说明
(中药性味归经与食物性味归经的意义相同)

中药的性
分为热、温、凉、寒、平五种,但由于性平的药物作用没有寒凉药或温热药来得显著,所以在实际上虽有寒、热、温、凉、平五气,而在习惯上仍叫做四气。性平的药物,因为它作用缓和,一般说来,不论是寒性的或热性的病症,都可配合应用。

中药性分类
性热中药 性温中药 性平中药 性凉中药 性寒中药

中药的味
是指药物的滋味。中药分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
辛:就是辛辣(如姜)或辛凉(如薄荷)的滋味,能发散、能解气。
甘:就是甜的滋味,有缓和、滋补等作用。
酸:有收敛作用。一般能够止汗、止泻等的药物,大都带有酸味。
苦:有泻火(指清火作用较强)、清热、燥湿(苦味燥性的药物,能化去湿气)、通泄等作用。
咸:有软坚(能消散软化坚硬的结块)、泻下等作用。
淡:就是淡而无味。因为淡味的药物没有显著的滋味,虽有辛、甘、酸、苦、咸、淡六味,习惯上仍叫做五味。

中药味的分类
味辛中药 味咸中药 味苦中药 味甘中药 味酸食物

中药归经
归经就是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具体部位。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统称。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来确立的。因为经络起着沟通人体表里内外的作用,生理上相互协调,发病时也相互影响。所以,表证可以影响到脏腑,里证又可反映到体表。通过系统的归纳分析,四诊合参,确定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通过药物的治疗作用,便可得出归经所在。 须注意的是,勿将中医脏腑经络定位与现代医学的解剖部位混为一谈。再者,归经所依据的是用药后的机体效应所在,而不是指药物成分在体内的分布. 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但运用归经理论,必须考虑到脏腑经络间的关系。由于脏腑经络在生理上相互关联,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往往不单纯使用某一经的药物。

中药归经分类

归心经中药 归肺经中药 归脾经中药 归肝经中药 归肾经中药 归胆经中药 归肠经中药 归膀胱经食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十讲   中药的性能:五味(二)
中药药象
第十讲 中医药理学基本理论之三
【中药知识】中药的“四性五味”和中药的“性味归经”
中药:四气五味,调和阴阳
施今墨: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与归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