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谦与《医宗金鉴》

    吴谦(1689~1848),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与张璐、喻昌并称为清初三大名医。吴谦博学多才,熟读古今医籍,善于总结经验,而且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在为宫廷御医期间,颇受朝廷上下赞誉。

    1736年,吴谦任太医院院判,深受乾隆皇帝的赏识和器重。乾隆帝曾经对身边的大臣们说:“吴谦品学兼优,非同凡医,尔等皆当亲敬之”。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乾隆皇帝诏令编纂医书,命吴谦、刘裕铎为总修官。

    根据编写计划,吴谦等“分门聚类,删其驳杂,采其精粹,发其余蕴,补其未备”,采取历代各家论述之长,系统加以整理,前后历时三年时间,于乾隆七年(1742年)将医书编写完成,乾隆皇帝亲自为该书赐名为《医宗金鉴》。作为总修官,吴谦为《医宗金鉴》的成书做出了重要贡献。吴谦认为,医经典籍以及历代各家医书,存在着“词奥难明、传写错误、或博而不精、或杂而不一”等问题,应予以“改正注释,分别诸家是非”。

    《医宗金鉴》中《订正伤寒论注》十七卷和《订正金匮要略注》八卷为吴谦亲自编注。他在深入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基础上,参阅了乾隆以前上自三皇下至当朝20余位著名医家的论述和心法要诀,自为删定,修正错误,详审注释,以歌诀的体裁概括疾病诸证的辨证论治理论,切于实际,又易学易用,且阐发了原文的深奥意义,是研究《伤寒》和《金匮》的经典著作之一。

    《医宗金鉴》全书包括医学各科共十五种,九十卷。书的内容丰富完备,叙述系统扼要,议论精确,有叙说、有图谱、有验方、有议论,便于学者记诵,力求学以致用,为内、外、妇、儿、眼、伤、针灸各科之完备的巨著,集我国古代医籍文献之大成。

    自1749年起,清太医院将《医宗金鉴》定为医学生教科书。此后,《医宗金鉴》还广泛流传于民间,深受读者的欢迎。清代著名医家徐灵胎评价《医宗金鉴》“此书条理清楚,议论平和,熟读是书,足以名世。”

    《医宗金鉴》是以吴谦为首的编者们对中医历代医学著作加以校订、删补,并节录编辑而成书的,是宫廷医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医宗金鉴》一书,从医学文献校订整理的角度体现了宫廷医学的学术水准和成就,深受当世与后代中医界的重视,正所谓“酌古以准今,芟繁而摘要,古今医学之书,此其集大成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乾隆钦定医书之大成《御纂医宗金鉴》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 (珍藏版)
清初三大名医吴谦与《医宗金鉴》
中华民族名医像(62):吴谦
御医所著惊世医书《御纂医宗金鉴》
高手告诉你:中医应当如何读书?读哪些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