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末大医李中梓

    李中梓(1588~1655),字士材,号念莪,华亭(今江苏松江)人,明末大医家。少年时博览群书,初攻举业,后痛感亲子被庸医误诊致死,隧转攻岐黄。李中梓一生对于中医理论研究十分重视,自究医理,兼取众家之长,对于中医的发展和普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中梓研究中医理论时,虽然博采众长,但是并不偏执一家。他十分重视阴阳水火的相互关系,认为阴阳水火是万物之本,而于人身之中即是气血。水火宜交不宜分,水火的升降出入,运动不巳,推动了万物的生长和发展。在水火阴阳的关系中,阴虽根于阳,阳虽根于阴,然阴阳二者,阳于生命活动尤为重要。因此,他主张气血阴阳俱虚者,补气补阳当在其先,提出“气血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的论调。

  李中梓认为,治病求本,即要掌握生命之本。而生命之本,不外乎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两个方面。先天之本在肾,肾为脏腑之本,十二脉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内寄元精元气,五脏六腑之精均藏于肾。肾精充盛,则脏腑之精充足。而元气又是诸气之本。无论脏腑之气,经脉之气,均以元气为根。故尔,要保全生命,必须保护先天肾中精气。与此同时,后天脾胃也是十分重要的。他说:“饷道一绝,万众立散。胃气—败,百药难施。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气入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

    李中梓在诊断、治疗实践中,擅长于脉诊和辩证,并且十分重视先后二天亏损的调治。认为脉法需强调胃、神、根。胃气与肾气之盛衰,确是人体生命之根本。故诊脉需重视脉中胃气与肾气之盛衰,确是诊法中最关键之处。至于治疗,李中梓则接受李东垣、赵献可、薛已诸家之说,从脾肾先后二天入手。故其在《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中说:“治先天根本,则有水火之分,水不足者,用六味丸壮火之主,以制阳光;火不足者,用八味丸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治后天根本,则有饮食劳倦之分,饮食伤者,枳术丸主之。劳倦伤者,补中益气汤主之。”李中梓治病脾肾并重,可谓在虚损病证的治疗中,求得其本,集前人诸家理论与经验之大成者。

    李中梓及门甚众,多知名于时而记载史志,且一传再传,既形成流派,又有不断发展。据初步查证的李氏门人有:沈朗仲、马元仅、蒋示吉、尤生洲、黄伯时、陆在衡、郭佩兰、董宏度、徐南夏、刘道琛、李廷罡、顾开熙、刘梦金等,尽得其传,且有著述传世,其中以吴中医家为大多数。

    李中梓在兼顾医学理论研究、临床治疗实践与授业的同时,还不忘著书立说,并且所著诸书,多能通俗易懂,在中医学的普及方面作出较大贡献,不愧为明末中医大家。李中梓的医学著作主要有《内经知要》、《医宗必读》、《本草通玄》、《伤寒括要》、《删补颐生微论》、《诊家正眼》、《病机沙篆》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中梓
精华:三七生对精的精彩论述
五十护肝 六十养心 七十健脾 八十润肺
人体的先天之本是怎么回事?什么是人的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两者是什么关系? 黄帝内经正本求源告诉你——...
肾为生命之主宰,脾肾阳虚,命门火衰,中医该如何治疗?
男人四十如何补肾 年龄不同补肾有偏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