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物理学-海市蜃楼


  海市蜃楼,简称海市,也称蜃景。它的形成,是由于大气层中空气的密度不同,当光线经过时会发生折射,甚至全反射,于是,远处的景物就显示在空中或地面,从而造成奇异幻景。这种现象常发生在海边和沙漠地带。若发生在海边或海上的,为上现蜃景,即在空中形成正立的幻景;若发生在沙漠地带,为下现蜃景,即在地面形成倒立的幻景。因为是倒影,人们往往以为远处有水,故又称其为“水影”(图4-8)。又因为高空气流往往改变大气层的疏密程度,大气疏密程度一旦改变,折射路径也随之变化,蜃景就可能立即消失。微风气流,又造成蜃景漂浮不定,变幻莫测。


  图4-8 蜃景

  上图为上现蜃景;下图为下现蜃景。

  在我国历史典籍中关于海市蜃楼的记载屡见不鲜。二十四史中的《灾祥志》或《五行志》皆将其作为灾难的预兆之一,不断地予以记录。其中,既包括沿海居民、远航船夫所见的海上蜃景,即上现蜃景;也包括在西北大陆所见的陆地蜃景,即下现蜃景。远古人大多不知其形成的原因,竟将其作为神仙显灵,跪拜祷告;更可悲的是,当旅行商队或屯边戍卒在沙漠地带见蜃景时,往往会以为前方有水池绿洲,一意驱赶骆驼前行,结果却迷失方向,葬身沙海之中。更多的人以为这种现象是一种神物“蜃”(一说为蛟龙,一说为大蛤)吐气的结果。直到明清时才有一些接近科学的推测。

  明代陆容在其著《菽园杂记》中说:

  所谓楼台、所谓海市,大抵皆因山川之气掩映日光而成,固非蜃气,也非神物。

  这里的“气掩映日光”一语多少揭示了蜃景形成的大气条件。

  郎瑛在其著《七修类稿》中,也坚决反对海市为鬼怪之说。他从蜃景有规律出现的时间、地点、现象的极相似性中归纳出,“或新结气空中,遇天地缊,则随气以见”。明清之际,方以智的学生揭暄解释说:此乃“气映而物见”,“气变幻,则所照之形也变幻”。他们都初步认识到,蜃景的产生是由于空气映照阳光的结果,并且解释了蜃景漂浮不定的虚像,几乎接近于蜃景产生的实质,只是未曾道破大气折射或全反射的物理要点罢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刚刚,凉山西昌发生千年难遇的景观!
海市蜃楼
罗布泊的海市蜃楼
海市蜃楼,自然界中的奇观
海市蜃景[大气光学的折射现象]
海市蜃楼之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