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肺病针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脏腑门(肺)针灸

  《素问》曰:肺病者,喘欬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乾。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

  【註 肺主气而发塬于肾,母子之经气相通,病则气逆,故喘欬也。肺俞在肩背,气逆于上,则肩背痛而汗出;逆于下,则尻阴胻膝皆痛也。肾为生气之塬,肺主周身之气以司唿吸。生气衰于下,故不能报息于上。肾气衰,则耳聋。金水之气不足,则嗌乾也。太阴,手太阴,肺经之本脉。启元子曰: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者,正谓腨内侧内踝后之直上则少阴脉也。视左右足脉少阴部分有血满异于常者,即而取之。】

  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欬,痛走胷膺背,不得太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气逆则丙丁死。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

  【註 皮毛者,肺之合。臟气热于内,故淅然寒慄于外而恶风寒,盖热盛则寒也。肺上连喉嗌,故舌黄。臟真高于肺,主行荣卫阴阳,故身热也。热干肺臟,故喘咳不得太息。肺主胷中之气,气伤,故痛走胷背也。五臟之应天者肺,而手阳明之脉上循于头,故头痛不堪。热争于内,故汗出而身寒也。肺病者加于丙丁,丙丁不死,起于庚辛。如气逆,则遇胜剋之日即死矣。刺血如大豆者,六经之刺,皆宜泻而不宜补者也。肺乃五臟之长,故举肺以申明之。】

  《灵枢》曰: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欬动肩背。取之膺中外俞,背叁节五臟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

  【註 五臟六腑之应于皮肉骨筋者,臟腑雌雄之相合也。五臟之外应者,阴阳之气皆有出有入也。肺主皮毛,故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者,皮寒热也。盖臟为阴,皮肤为阳,表里之气,外内相乘,故为寒为热也。上气喘者,肺气逆也。汗出者,毛腠疏也。欬动肩背者,肺俞之在肩背也。膺中外俞,肺脉所出之中府、云门处。背叁节五臟之旁,乃肺俞旁之魄户也。缺盆中者,手阳明经之扶突,盖从腑以越阴臟之邪。】

  《千金方》曰:右手关前寸口阴绝者,无肺脉也。苦短气欬逆,喉中塞噫逆。刺手阳明治阳。

  右手关前寸口阴实者,肺实也。苦少气,胷中满膨膨,与肩相引。刺手太阴治阴。

  凡肺病之状,必喘欬逆气,肩息背痛,汗出,尻阴股膝挛髀,腨胻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乾。取其经手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少阴血者。

  肺病其色白,身体寒,但无热时时欬,其脉微迟为可治。宜服五味子大补肺汤、泻肺散。春当刺少商,夏刺鱼际,皆泻之;季夏刺太渊,秋刺经渠,冬刺尺泽,皆补之。又当灸膻中百壮,第叁椎二十五壮。

 

    邪在肺,则皮肤痛,发寒热,上气气喘,汗出,欬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第叁椎之旁,以手重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

  肺胀气抢,胁下热痛,灸阴都随年壮,穴在侠胃脘两边相去一寸,胃脘在心下叁寸。

  治肺风,气痿绝,四肢满胀,喘逆胷满,灸肺腧各二壮。肺腧,对乳引绳度之,在第叁椎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疡医大全》卷三 肺
不诊脉为何可以针灸--之临床症状来定经取穴
《黄帝内经》肺(11) 岐伯教你治肺病、养肺气(篇三)
六字诀:“呬”字功补肺病
针灸逢源 素问刺热论
《脉经》 > 卷六 肺手太阴经病证第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