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大小六神旦汤及中医太极阴阳气血简介
《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 三阴三阳是天地气机的代表标志与符号,故云本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依据《素问》的三阴三阳理论框架完成其六经辨证的论治体系。因此不能理解《素问》中六气思想,也就不能完全理解《伤寒杂病论》的内涵。

1、太阳之上,寒水主之。
寒水太过容易导致太阳心火内郁,如辰戌年太阳寒水司天,夏行冬令。张仲景医圣在《伤寒》论中讲的是广义的伤寒,而狭义的伤寒——风寒主要伤及厥阴风木春生之气和太阳心火夏天之气,所以在《伤寒论》太阳篇中包含治疗寒水太过抑制春生之气的大小青龙汤、治疗太阳心火内郁的栀子豉汤、泻心汤,当然更重要的是涵盖了中央太极——少阳三焦相火、太阴脾土。如太阳篇一开头就论述了秋冬寒水之气太过伤及太阳心火的方剂,如麻黄汤(辅行诀中的小青龙汤)和桂枝汤(小阳旦汤),另外类似的方剂还有桂枝甘草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桂汤等,主要针对如卯酉年阳明燥金司天和辰戌年太阳寒水司天导致春行秋令和冬令,造成春生少阳之气不足,出现恶风寒,自汗等症状。外感风寒,水气不能气化,滞留于太阳经项背等体表肌肉,则会出现项背强几几,紧张不舒的症状,流于四肢关节则会出现关节风湿肿痛的症状,所以在太阳篇中采用葛根汤疏散项背肌肉经络,治疗如颈椎病,强直性脊柱炎;用桂枝知母汤和桂枝乌头汤散四肢关节的风湿,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症状。
再者由于外感风寒,有些人出现心火的内郁而克制阳明胃肠产生湿热内蕴,治疗的方剂有栀子豉汤,葛根芩连汤,半夏泻心汤,以及少阳相火的郁滞,如采用大小柴胡汤(大阴旦汤)清散少阳郁火,以上方剂体现在中央的治疗法则,少阳三焦相火郁滞与太阴湿土交织形成湿热环境,表现有口舌生疮,肠鸣腹泻下痢等症状。
    如少阳三焦相火衰微,寒水太过导致太阴湿土过于寒湿,寒湿阴翳笼罩太阳心火,则会出现痰涎,咳嗽,胸满心悸,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在太阳篇中仲景师提出如四逆汤,小青龙汤(辅行诀中大青龙汤),五苓散宣发清除寒湿,以解心火内郁;采取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大小玄武汤),等方剂,用于生阳气泻脾土水湿,达到阳升阴长,水气循环正常,避免乌云痰涎,沼泽死水的出现。
    《素问·五脏别论》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体内出现痰涎瘀血浊水广义得讲都属于“胃家实”,因此若体内已经出现大面积积水和痰涎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机体的正常机能,则需要加大地下排污的进程,在太阳篇中则有大小陷胸汤、十枣汤,半夏甘遂汤等速降阳明排水排污系统的方剂。太阳心火受到风寒劳累,心火内郁血分出现淤滞,小肠膀胱有瘀血阻滞,往往会出现神魂颠倒,其人如狂的症状,则采用桃核承气汤、抵挡汤等通降、泻淤血的方剂,扫荡污水淤血。
    另外一方面,少阳相火太过,如出现脉洪大、烦渴等情况需要补充水,如人参白虎汤,取人参知母补津液,石膏辛凉降相火过旺。心火内郁而暗伤心血,血脉出现枯竭表现为脉结代,心动悸,可用炙甘草汤(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养血伏火。
2、阳明之上,燥气主之
寒热都会造成阳明肺气宣发肃降功能的紊乱。如凉燥盛实,天气肃杀太过,会导致人体肺气宣发功能的紊乱,如卯酉年,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辰戌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这些年出生者体质气候类似秋冬的天气而凉燥盛,《内经》上说用药要上苦温,要用苦温的药散心肺的寒凉,对应的方意用药有麻黄汤、葛根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凉燥不足,热燥有余,对应人体肺和大肠蕴热,肺气肃降功能下降,可取用麻杏石甘汤、人参白虎汤等清肺热润肺燥。如出生在巳亥寅申之年,受“风火"的影响较大,容易发生阳胜阴衰的偏向。该年出生者体质类似春夏气候,向上升发之气旺盛,易出现心肺热而下焦冷的“上焦热而下寒”的人体气候特征,上焦肺部选用白虎汤辛凉散郁热的方剂。大肠肃降功能失调,可选用大小承气汤(大小腾蛇汤)加减。
    3、少阳之上,相火主之
    按照虚实以及相火内郁三种情况来看,如相火盛实,气分热,可用白虎汤或竹叶石膏汤(大小白虎汤)辛凉透热,伤及血分可采用犀角地黄汤方意凉血。少阳相火不足情况,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开篇第一方——桂枝汤,实际上是补少阳相火的基础方。桂枝辛温秉二月少阳之气而生,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张锡纯主张用黄芪和桂枝温补肝气,也就是补升少阳春生之气。在《伤寒杂病论》中桂枝汤和建中汤类似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大小阳旦汤。在中医药的方剂中桂枝汤的加减变化而来的方剂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桂枝剂是补益三焦少阳相火的主方。与之对应的柴胡剂也同样占据重要的地位,柴胡苦平,可散可清少阳郁火。阴旦汤偏于清散郁滞于三焦的相火,泻肝和清胆,将肝胆的郁火清散。因其清散三焦少阳郁火,大小柴胡汤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称为阴旦汤。所以桂枝和柴胡这两种药都是在农历二月秉承春天厥阴风木,少阳之气生长采集,一者是温补少阳相火剂鼻祖;一者为清散少阳郁火剂鼻祖。卯酉年,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内经》上说用药要上苦温,下咸寒;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秋天的天气是外凉而地下温暖;另外阳明燥金司天必然导致肝木郁滞在内,产生郁热,阳郁必然内热,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卯酉年出生很多人有心肺以及肝胆的问题。所以阳明燥金司天之年出生者体质表现为肺气凉燥而肝肾郁热,用药方意取麻黄汤,葛根汤散心肺——太阳阳明并病的寒凉,大小柴胡汤泻肝木内在的郁热。
    4、太阴之上,湿气主之
    按照虚实两种情况来看,如太阴湿土寒实,为土地寒湿实,对应的方证如四逆辈(小泻脾汤);如太阴湿土虚寒,对应的方证是理中丸(小补脾汤)。如湿热太过,对应的方证如半夏泻心汤(勾陈汤)。如辰戌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内经》用药要上苦温,下甘温。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太阳寒水司天如冬天的天气,人体体外寒冷收缩,而体内温热,湿热;“民病寒,反热中”,所以药用苦温的药如麻黄、杏仁,厚朴等散体表的寒邪,用白术、苍术等泻体内的湿热,如麻黄加术汤的方意;下焦湿热还可以加入黄连、黄芩、大黄等来燥湿。丑未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天地出现一派寒湿而中焦湿热,对应人体有脾胃湿热,而怕寒凉;脾胃湿热,口腔溃疡可选用半夏泻心汤的方意,泻其中焦湿热,治寒湿可取麻黄加术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大小玄武汤的方意。
    5、少阴之上,热气主之
    按照虚实两种情况来看,热气过盛则伤少阴肾阴,导致精血的亏损,对应的方证如《伤寒论》少阴篇中的黄连阿胶汤证,也就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大小朱鸟汤证。热气不及则肾血脉寒凝,脾土寒湿肾水泛滥,对应的方证如《伤寒论》少阴篇的四逆汤、通脉四逆汤证,以及监治肾水泛滥的大小玄武汤证(真武汤)。少阴君火和太阳寒水皆从标本,也就是说寒极可以生热;热极可以生寒。如辰戌年太阳寒水司天,民病寒凉而反热中,外凉内热;因此针对辰戌年生人一方面要治其寒水太过,取用辛温解表的药,如麻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另一方面还要治其热中,如用附子泻心汤、大小朱雀汤加减治其内热。而寅申巳亥年少阳相火和厥阴风木互为司天在泉,风火年民病外热反寒中,类似夏天外热而地下寒凉的特点。因此除了上焦用咸寒和辛凉解表的药外,还有注意寒中现象,所以该年出生者中下焦寒凉,用药可配用理中、四逆汤和大小玄武汤的方意。
    6、厥阴之上,风气主之
    按照虚实两种情况来看,如已亥之年(属蛇、猪),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寅申之年(属虎、猴),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凡出生在巳亥寅申之年,受“风火"的影响较大,容易发生阳胜阴衰的偏向。该年出生者体质类似春夏气候,向上升发之气旺盛,易出现心肺热而下焦冷的体质特征,因此上焦选用生石膏等辛凉解表和重镇之药,取白虎汤的方意。而下焦取附子理中汤和四逆汤的方意,整体可以取风引汤的方意,以散上焦心肺的郁热,同时温补中下焦的寒。而如子午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 上半年春天主气厥阴风木之气受到太阳寒水客气的克制,春天行冬令导致心火内郁,湿热内蕴;而下焦肝气升发不足,所以《内经》上说用药要上咸寒,下酸温;上焦要用咸寒的药泻心火,取金生水之意;下焦用酸温的药补肝体,辛温的药补风木之用。对应的方意有乌梅丸,如乌梅丸的方意用乌梅酸温为君药,补肝之体,黄连黄柏苦寒泻心包的热,干姜、细辛、附子去下焦的寒凉,辛温补肝之用的春生之气。卯酉年阳明燥金司天以及辰戌年太阳寒水司天,会抑制厥阴风木的升发,造成肝木郁滞,因此取用如大小青龙汤、吴茱萸汤等辛温补风木的方剂,所谓木郁达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胡希恕讲伤寒论(42---82条)
黄元御:不该被遗忘的神医
经方中 桂枝 的使用
第80讲:张胜兵品《伤寒》之太阳病(106条条文·桃核承气汤)
《伤寒论》学习笔记231
悟道张仲景之经方脉证纲要2,江湖医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