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关于八卦与五行结合的根据[转]
  实际上,在京房之前,八卦与五行相结合的情形就已经出现。《周易》之中就有多处八卦与五行的联系。例如:《说卦》日:“乾为金”、“巽为木”、“坎为水”、“离为火”;《既济·象》:“水在火上”;《未济‘象》:“火在水上”。综观先秦、秦汉时期的文献,八卦与五行结合的现象并非《周易》所仅见,其它典籍中也存在。如《左传》、《国语》以坤为土、坎为水等(分析见刘大钧《周易概论》之“《左传》《国语》筮例”)。但是,与《京氏易传》不同的是,在《周易》等其它文献之中,五行与八卦的联系只是一些偶然的零散现象,很不全面。
  与八卦一样,五行也是一种独立和完整的理论体系。五行理论并不仅仅只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简单相加,更重要的是五要素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从整体而言,首次全面地将八卦与五行相结合的的确是《京氏易传》,而《周易》和《左传》、《国语》等只是对这种结合的简单运用。不过,通过这些零散的运用已经足够证明,在京房之前,八卦与五行两个理论体系早已结合在一起,并且已经成为学术思维的一种普遍和基本的模式。而《京氏易传》只是我们现今所见最早对这种结合的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文献记载。
  《京氏易传》没有深入揭示八卦与五行结合的根据,《周易》等更没有涉及。不仅如此,当离开《京氏易传》及后世的文献时,这些先秦及汉初的典籍甚至无法让人对八卦与五行两种理论之间的结合形成足够的联想。不过,在将所有这些文献集合在一起时,那些支离破碎的叙述却有助于解读《京氏易传》,启发我们对八卦与五行关系的认识。
   八卦与五行两种理论都具有“象”的思维特点,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可能源于“象”。《周易·系辞》日:“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所谓“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周易·系辞》),《周易》正是大量地运用了“象”的思维形式: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周易·说卦》)金、木、水、火、土本来就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八卦以卦爻之象“范围天地、曲成万物”,必然要涉及五行。整部《周易》大量地出现“金”、“木”、“水”、“火”等字样,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在言“象”。
   形象化是古代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五行理论是用五种有形的物象来对天地万物进行概括性的分类: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成,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尚书·洪范》)
由于八卦与五行这两种体系都具有明显的“象”的特点,当运用这两种理论进行思维时,其对象就会非常自然地彼此重叠,并进而发生体系本身的相互融合。《周易》一书中虽然没有出现“艮为土”或“坤为土”这类艮、坤两卦与土的直接关联,但却有“艮为山”、“坤为地”的象说。由于山与地都属土,因此艮、坤为土的象意也是非常明显的。这样,从“象”的角度出发,八卦与五行之间的联系基本是完整和全面的。
  除了“象”之外,“四方四季说”可能也是八卦与五行之间对应关系的一个根据。《周易·说卦》曰: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絮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也,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也,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作者将八卦排列成了四方、四季的顺序,即:震为东、巽为东南、离为南、坤为西南、兑为西、乾为西北、坎为北、艮为东北。五行理论原本也与四方、四季相连,也即:东方为春,属木;南方为夏,属火;西方为秋,属金;北方为冬,属水。如《淮南子·天文训》就有:“东方木也……执规而治春……。南方火也……执衡而治夏……。中央土也……执绳而治四方……。西方金也……执矩而治秋……。北方水也……执权而治冬……。”
   八卦与五行在四方、四季上的共同性在《黄帝内经》中表述得更为明显。《黄帝内经·灵枢》制作了一个“合八风虚实邪正”图,非常明确地将八个卦套入九宫之中,标明八方和二十四节气。并著文:
   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脾……。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肺……。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小肠……。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肾……。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大肠…… 。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肝……。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胃……。(《黄帝内经·灵柩》)
   根据中医的五行藏象理论,人的五脏六腑皆可对应于阴阳五行。这篇“九宫八风”图文的内容,虽然有些地方存在出入,但就其整体而言基本上反应出了八卦与五行之间在四方、四季上的对应关系。
                                    
               
   学者在探讨八卦与五行关系的时候,往往将八卦和阴阳归为一类,以阴阳代表八卦,并进而以阴阳与五行的结合来代替八卦与五行的结合。其实,阴阳是相对独立的,它可以被视为八卦和五行两者共同的理论前提和基础。
  在有关阴阳思想的最早的文献之中,阴阳与八卦之间没有发生直接关系。周太史伯阳父说: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皆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国语·周语》)这可能是最早谈到阴阳的材料。该文中没有提及八卦,而且其文意也根本勿需涉及八卦。
   阴阳可以单独立论,自成体系。《管子》就曾以阴阳思想解说天地四时、吉凶祸福:是故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刑德者四时之合也。刑德合于时则生福,诡则生祸。(《管子·四时》)
  老、庄之学所用也是阴阳思想。不论是《道德经》还是《南华经》,它们的哲学基础基本上都是以阴阳为对峙的两要素思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四十二章》),“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南华经·则阳》),文中所谓“有无”、“善恶”、“寿天”、“彼此”等都是对阴阳理论的运用。
  八卦是在阴阳思想基础之上的八要素思维。卦爻之中虽无“阴阳”二字,但阴阳两爻比“阴阳”二字更能表达阴阳思想。在八卦思维体系之中,虽然阴阳思想仍然是一项根本性的重要内容,但是,阴阳已经退居到辅助性的次要地位,而更重要的是八要素之间的平行与对立。八卦之间既可排列成两两相对的阴阳关系:乾/坤、坎/离、震/巽、艮/兑,还可以排列成四正四维等多种形式的天地自然、社会人文关系: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不管是一分为二,还是天地人三才,这些都可以用阴阳思想来求证,但似乎都还只是停留在阴阳思想之内。
  八卦既是阴阳,又超越了阴阳。在我们的大脑里,如果天地风雷、山川日月不能此起彼伏、交相辉映,就很难证明已经真正进入到八卦思维之中。正如《周易·说卦》日:“天地定位,山泽通气,水火相射,雷风相薄,……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垣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易简而得天下之理。
   凡运用八卦思维者,其中应体现出卦爻之象、之理、之数。以《周易参同契》为代表的道家炼丹体系就是运用八卦理论的实例。他们主张以乾坤为炉,以坎离为药,按照月体纳甲之法,通过取坎补离会乾坤,达到后天返先天的神仙境界。
   乾刚坤柔,配合相包。阳禀阴受,雌雄相须,须以造化,精气乃舒。坎离冠首,光耀垂敷,玄冥难测,不可画图。四者混沌,径入虚无,六十卦周,张布为舆。龙马就驾,明君御时。屯以子申,蒙用寅戌,余六十卦,各自有日。聊陈两象,未能究悉,圣人揆度,参序元基。(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五相类》)
  十二辟卦说是汉代易学家们将八卦理论运用于物候气象的典范。他们以十二个典型的六爻重卦来分别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寒署之气的阴阳消息。自《复》至《乾》,阳进阴退;自《姤》至《坤》,阴进阳退。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黄帝内经·灵枢》的“九宫八风”篇以八卦代表八个方位和八个时段,用八卦象气来反映时节与病理的关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医八卦象气理论,并指导了数千年的中医临床实践。例如:风从南方来,为离气,为大弱风。离属火,火性热,气候炎热,内应于心,外应于脉。风从西南方来,为坤气,为谋风。坤属土,土性湿,气候湿热,内应于脾,外应于肌。风从西方来,为兑气,为刚风。兑属金,其气主燥,内应
于肺,外应于皮肤,等等。
  阴阳既可作为八卦理论的重要基础,也可作为五行理论的基本前提。八卦由阴阳两爻所组成,太极生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父母六子处处是阴阳。五行也是源于阴阳。
   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生》)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动极而静,静极而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周敦颐:《太极图说》)
   阴阳构成了天地四时的周期,其中内涵五行生克。春为木,阳气发泄。夏为火,阴阳相争。秋为金,阳气日衰。冬为水,阴阳再争。阴极而生寒,寒生水。阳极而生热,热生火。阳动以散而生风,风生木。阴止以收而生燥,燥生金。阴阳交而生湿,湿生土。(王安石《王临川文集·洪范传》)
  关于阴阳生五行,河洛学家们还有一解:天地之数。天为阳,地为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与六共宗居北。地二生火,天七成之,二与七为朋居南。天三生木,地八成之,三八为友居东。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四与九同道居西。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五与十相守居中。
  五行之间分阴阳,木火为阳,金水土为阴。五行之内也分阴阳,甲丙戊庚壬为五行之阳,乙丁己辛癸为五行之阴。《洪范》论五行时没有提到阴阳,那只是对五行的简单排列。但作为一种理论体系,五行与阴阳之间实在须臾不可相分离。
  对于八卦与五行两者结合的根据,学术界存在着许多或是或非的猜测。这些猜测虽然表面看来各有各的逻辑,但深究起来似乎又缺乏理论上完全的必然。它们更多地好象都只是在人们已经具备了完整的八卦理论和五行理论知识时对有关问题所进行的联想。例如:在八卦与五行的对应关系之中,水、火两行各自对应一卦,而金、木、土三行却分别对应两卦。对于这种不对称关系,项安世提出“形气说”:形旺者为二,气旺者为一。“木、金、土各二者,以形旺也;水、火各一者,以气旺也。”(江慎修《河洛精蕴·卷二》)龚焕提出“正交说”:水、火为阴阳之正,金、木、土为阴阳之交,“正者一而交者二也”(江慎修《河洛精蕴·卷二》)。又如:八卦后天排序坤卦居西南,离火之后为坤土。艮居东北,水之后又为土。对于坎水之后的艮土,先贤们的解释是:“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周易·说卦》)。万物生于土,复归于土。此其一说,还有一说:“坤艮二土,独居夏秋冬春之交,则以火必得土而后能生成金,水必得土而后能生木也”(江慎修《河洛精蕴·卷二》)。所渭“象”与“四方四季”,也只是我们在八卦与五行这两种理论已经完美结合的今天对既存现象的分析,在逻辑上或许可以理解,在历史上不一定真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中的易学象数学2
卦术
周易八卦口诀
《周易》与中医中药学理论的关系详解,望闻问切因与果
你为什么会读不懂易经?
《易经》本源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