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十天干与十二地支起源的考古证据(兼述中国文字演化史)[转]

 1、甲骨文证据:在甲骨卜辞中,如何记载占卜的情况,都有一套格式。一条完整的卜辞包括叙辞(也叫前辞)、命辞、占辞和验辞四个部分。叙辞是记载占卜的时间(干支日)和占卜的人(王或贞人);命辞是要卜问的事项;占辞是占卜后根据卜兆作出的吉凶判断;验辞是补记的事情结果,或对占卜情况是否应验的记录。
以干支记日的六十甲子在卜辞中完整运用,历法上已将一月分为三十天,一年分十二个月,闰年有十三个月,闰月称十三月。
由于考古发现的甲骨卜辞多是商朝后期的,所以距今有3000多年。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个,已识2000余字。
2、十几年来,山东潍坊市文史作家邓华在收藏古玩的同时,自驾车跑遍了潍河、浞河、白浪河、丹河、弥河至淄河流域(古青州辖地),先后搜集到七八十块各种不同材质(胛骨、肋骨、杂骨、动物头盖骨、象牙、鹿角、贝壳)带契刻文字的甲骨。为慎重起见,他从中选出三十六块已硅化的甲骨,进行研究论证后认为:这三十六块甲骨,分别是商前期、夏朝,甚至是龙山文化到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甲骨初文,距今有4000至5000年历史,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远古文字。从而使我国甲骨文字的历史由安阳殷商晚期的3000多年提前到5000年以上。
3、贵州水书《连山易》的发现意味着夏代文化穿越4000多年重见天日。由江苏省一民间收藏家提供和水家学会会员潘永会从夏陶符号网上下载的夏陶24个符号,经聘请水书先生潘玉山、蒙熙能等共同破译,现不仅能全部识读、解释,还在馆藏水书中找到了22个完全相同的符号。水书或成为翻译中国4000年以前古老文字的活字典。
4、中原地区在6000多年前的半坡仰韶遗址陶器上发现几十个“Ⅰ”、“Ⅱ”、“ⅴ”、“↙”、“Ο”、“∏”、“△”、“〗”、“〥”等刻画符号,古文字界认为是中国文字的先驱。随后类似的符号在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辽西红山文化遗址、甘肃临洮马家窑文化遗址、长江两岸的大溪口文化遗址、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山东龙山文化遗址、河南龙山文化遗址、山西陶寺文化遗址等都有发现、但都没有超过6000年。
另据报道,考古人员距今6000—6500年甘肃大地湾二期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一些神秘符号,并说是中国最早的可能有文字意义的符号。

5、据贺刚介绍在高庙上层文化和高庙文化中都发现一些神秘符号。笔者在观摩高庙遗址出土距今7000—7500年的一些陶片上发现有“火”、“⊙”、“井”、“圭”、“▽”等符号,其中“⊙”与甲骨文的“日”字一模一样。这些符号比甘肃大地湾遗址的文字符号往前推了上千年。
高庙文化遗址一个石雕人面上有“月 ”、“干 ”、“母”三个符号笔划苍劲有力且连在一起,应该是一组成熟的表意文字,初步认作“月(神)干母”三个字。破译夏虚符号的两位水书先生:一位是荔波县甲良镇金华村中寨组现年55岁的潘宠宪先生,一位是荔波县甲良镇甲新村66岁的潘玉山先生。两先生辩认的结果一致:“月”是“卯”字,“干 ”是“午”字,“ 母”是“申”字。

(见:借助贵州“水书”破译湖南考古“神秘符号” 阳国胜|文 )
由此,地支文字的起源可追溯到7000—7500年前。

华夏文化主要源自中国古代早期国家夏商文化及其更为久远的河南龙山文化,多年来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已经证实,河南龙山文化是夏文

化形成的直接源头。河洛地区是河南龙山文化的重要分布地区,就这点而言,河洛地区可以说是夏文化、华夏文化的发源地及其形成、发展的核心地区,也可以说是以后汉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

 

20世纪50年代,河南省考古工作者在郑州市发现了属于商代早期的二里岗遗址,几十年来的田野考古工作证实,二里岗遗址是一座商代早期大型城址,其中有规模巨大的城墙、数量众多的宫殿建筑遗址,有重要的手工业作坊遗址,还有一些“重器”——大型青铜礼器的出土。这就说明该遗址不是一般的大型城址,而应该是商代早期都城遗址之一。80年代初,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在配合首阳山电厂基本建设时,在偃师县城和塔庄一带发现了一座保存较好的商代早期城址。此后,考古发现了这座城址的宫城遗址及其中多座宫殿建筑遗址,勘探了“小城”和“大城”城墙与范围,发掘了城门遗址、库房遗址和一些手工业遗址,清理了同时期的若干墓葬。通过对这些丰富考古资料的深入、全面、系统的考古学研究,证明偃师商城遗址与郑州商城遗址同样是一座商代早期的都城遗址,而且偃师商城还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保存着宫城与郭城时代最早的中国古代都城遗址。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从考古学上解决了早期商代王朝的存在问题,从而使安阳殷墟的商代晚期文明在河洛地区找到源头。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考古学家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村找到了早于安阳殷墟商代遗址、晚于河南龙山文化的大型建筑遗址。其后,这里又发现了数十座大型夯土建筑遗址,考古工作者全面发掘了其中的第一、二号大型建筑遗址及其它宫殿建筑遗址。研究表明,这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中国古代宫殿建筑遗址。除此之外,二里头遗址还发现了围绕这一大型夯土建筑群遗址的围墙遗迹,初步研究确认这是宫殿建筑群周围的宫城遗迹。在二里头遗址范围之内还发现了制铜手工业作坊遗址、贵族墓葬、重要的青铜礼器、玉器等遗物。上述一系列考古发现证实,晚于河南龙山文化的二里头遗址,不但早于安阳殷墟遗址,也早于郑州商城遗址和偃师商城遗址。据此,学术界一般认为以二里头遗址命名的“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二里头遗址不但是一处重要的、典型的“二里头文化”遗址,还是一座夏王朝的都城遗址,即历史文献所说的“夏墟”。正是由于偃师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不但确定了夏代后期的都城遗址,而且使河洛地区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中的历史地位更为突出。

 

我国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和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互搭配,六十天为一周期的纪日方法,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 据考证是在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元月二日己巳日开始,至今从未错记,是中国历法史上的一个奇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干地支起源考
论夏代的青铜器、文字和城堡
中国文字起源试探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摒弃中国古文明研究中的两种误解 Powered By phpAr...
汉字正式形成于距今5500
(3)[转载]评李学勤论文字的产生 马贺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