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和光同尘

《道德经》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前一章,老子告诫我们,背道而驰,逐名利色,是乱心之本,祸害之源。而为政者须清廉自正,务民利众,无为而为,天下自安。从修身来说,劝有为者必须有制--不争名,不逐利,不好色。即去妄想分别,渐行天道,进而入无为之境,入道之本体。

 

道之本体,无名,无形,不可思议,了不可得。故老子说,道冲而用之不盈。冲,即虚。是说道体如虚空,无边无际,但能生万物而永不停息,永无满足的时候,故说用之不盈,亦即佛家所谓真空而生妙有之义。渊,即深。这里指宇宙无边,寂寥广阔,藏万物而无一漏,生万物而无一得,为万物而无一私。故曰似万物之宗。

 

道用无穷,且无所不能。雷霆万钧,排山倒海,无坚不摧。得道者亦然,如子房之勇,魏征之智,无私无畏。故说挫其锐。纷,纷争。争名,争利,争女人,此即末世三座大山。此等纷争,纷繁复杂,众口莫辨,众心难调,众气难平。唯道者,大言希声,大辩若讷,泯灭自非。故能解其纷。和,即混同之义。道者如一室千灯,千光互纳;如万珠含影,影影互障。所以道者隐于世,光而不耀,济世度人而不留声息。即所谓菩萨应化之身也。而今世人更是个性张扬,甚嚣尘上。唯道者清静独立,默默无闻。故说和光同尘。

 

道体清澈,湛然不动。若道者隐于世间,非为人知。但用之无穷。故世乱则英才辈出,如太公,孔明之辈也。隐则不知何所去,而现又不知其何所来。故说不知谁之子。隐者无名,道之无形,说无却真有,动而即见,虽不知谁之子,却好象帝之先,说明道妙无穷,然却不可说。故说象,好象,实际是无。注意,这里的帝,有许多书解为天帝,非正解。帝,即阳气也。《易经》有“帝出于震”,即阳生于东方之义。一阳初动,万物始生。帝之先,即太极之道也。

 

悟道者,切不可着文字相,更不可望文生义。必须从体上参究,即从自心下功夫。静心,离欲,奈寂寞。为而不为,作而不作,和光同尘,平等无妄,普利众人,功夫纯一,则久久自有收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吕洞宾秘注《道德经》——道冲章第四
道德经第四章注
《道德经》学习笔记——第四章:和其光,同其尘
本人于归根99对诗论道:?妙妙妙皆妙??玄玄玄亦玄
道德经 | 第四章:道与存在不存在间
给修行人看的《道德经》第四章:道的本来面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