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简说《太一生水篇》

     出土于郭店的《郭店简帛书》据认为是上世纪我国考古学上的一个重大发现。其中的“太一生水篇”则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关于自然界来源的论述。我是于2004年在书店里闲逛的时候无意中从一位老先生关于《郭店简帛书》的考证意义和发现经过的专论中发现之,随即在一张小的不能再小的碎纸片上抄录,又用了大约十分钟时间来背诵。当时我正在研究李阳波先生的《开启中医之门》一书,无疑,“太一生水篇”对于我理解一些李先生的论点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很欣赏李阳波先生关于中医的一段论述,他说:“中医里面的任何一个概念,都要考虑到宇宙的演化问题,都要跟物质的组成、生命的起源这几个问题发生联系。而在现代科学里面,还没有哪个学科的概念必然的要追踪到这三个问题上来”。如果偏执一点地看,先生的话似乎太大了,但是如果你能平心静气一些,如果能认真地阅读《黄帝内经》的话,他的论点并非是空穴来风或毫无根据。“太一生水篇”的全文如下: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寒热。寒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是以成岁,乃止。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寒热之所生也,寒热,四时之所生也,四时,阴阳之所生也,阴阳,神明之所生也,神明,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不能埋,阴阳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谓圣,不知此为冥。下土也,而谓之地;上气也,而谓之天。道亦其二也,请问其名。以道从事乎,必托其名。故事成而身长,圣人之从事也,亦必托其名。故功成而身不伤。不思相尚。地道贱强,天道贵弱。削成者以益生者,伐于强,积于弱,何谓也?天不足西北,其下高以强,地不足于东南,其上厚而壮。不足于上者,有余于下;不足于下者,有余于上。

 

   太一生水篇的光辉之处大概是在于这段文字表达的自然唯物主义观。它将“太一”定义为循环再生的天地自然的本源,而把“水”的形成作为一切生命开始的渊薮。这和现代人对生命诞生的看法极为一直,比如在对外空间的探测中,重要的内容就是对外星球上是否存在水资源的发现和寻找。在《圣经》的创世纪中,记载说上帝是在水面上创造了天地。没有人知道这水是从哪里来的,这水是不是由上帝创造的,没有具体说明,后人也只能想像说:水也一定是上帝创造的。和“太一生水篇”相比,关于起源问题,《圣经》的描述显然看起来更牵强附会和难圆其说。但在前者看来,水和太一是形成自然界的决定因素,而且他们还必须相互因果,相互合作,才能完成“天”——大气层的形成。大气层形成以后,他又要和“太一”相互作用和相互因果来完成“地”的形成过程,等等。

   但是,谁知道“太一”是什么呢?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太一生水篇”说:“太一藏于水”,所以如果我们试图揭开“太一”的真正面纱,就必须从“水”中去寻找。单凭这一点,就是具有极为重要指导意义的命题或原理。抛开水去寻找生命的本源,甚至自然界,乃至宇宙的本源,似乎都是不可想象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太一生水》译文
"太一生水"说
[经典]太一生水
郭店楚简《太一生水》原文再校订
郭店楚简《太一生水》与《周易》的关系(文:李守力)
翟玉忠:《太一生水》是河图代表的时空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