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推陈致新”解大黄

“推陈致新”解大黄

《素问·五脏别论篇》有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因此胃肠虚实交替才能够运行有序,然而现在物质条件极大丰富,家长无不采取拔苗助长的方式带养孩子,除了过多进食高脂高蛋白食物以外,进食次数也远远高于人体所需,这样以来势必会导致胃肠积食。在儿科治疗胃肠积食,大黄是一味非常重要的药物,但现在很多患者家长甚至是临床医生畏大黄如虎,谈大黄色变,现就大黄的相关功效及其应用在此予以梳理。

大黄素有将军之称,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下品,其论述如下:“……留饮宿食,荡涤胃肠,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清代徐灵胎在其《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对大黄的注解是“大黄色正黄而气香,得土之正气正色,故专主脾胃之疾。”因此我们应当认识到,只要是确有饮食停滞,胃肠失和的情况,就应该使用大黄这一“驱逐停滞之良药”从而实现“邪积既去,则正气自和。”且张锡纯在其《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载有明训“大黄之力虽猛,然有病则病当之,恒有多用不妨者。……盖用药以胜病为准,不如此则不能胜病,不得不放胆多用也。”所以我们在准确考量积滞程度的前提下对于大黄应该酌量而行,既不可孟浪,也不当拘泥。

大黄足量可以斩关夺将,推陈致新,然微量使用亦常收柳暗花明之效。如大黄微量(即1.5-3岁用0.5g,3岁以上用1g)可清热健胃,因其量微轻降,顺应“胃主通降”之性,常使胃气健忘而不致腹痛下泄,因此对于胃肠积热所致之口气臭秽、牙龈肿痛、夜咳频繁以及上焦积热综合征都可以少量参以大黄。另对于小儿纳多而大便不调,能食而不化,属胃强脾弱者,可微量大黄配合健脾之白术、茯苓、甘草或醒脾之砂仁、苏梗,可达调理脾胃协和之目的。

大黄小量(即1.5-3岁用1g,3岁以上用2g)有降逆止吐的作用,对于小儿伤食吐逆、口臭、心烦、肚腹胀满者可以配合消食导滞之焦三仙、炒莱菔子等药物,推降食积,使之下行而驱除。

药苦难服是中医汤方治病的弱点所在,常有畏服汤药,每服汤药即吐者,对于这类患者可以采用仲景“大黄甘草汤”,在服汤药前,先用大黄、甘草各1g,煎水1小杯(水沸文火5分钟),缓缓饮下,服后15-20分钟不吐,再服原汤药即可不吐。此法对于以呕吐为主症,饮食入口即吐,药不入腹者同样适用。

小儿腹泻常食积兼夹湿热,表现为大便稀溏,臭秽,夹粘液风泡,解便不爽,肛门红等症状,临床治疗应当秉“通因通用”之旨,在消积利湿的同时佐少量大黄(1-3g)降泄肠滞,从而邪去正安。万不可使用收涩之品,否则积滞外出不畅势必变生他症。

以上仅对大黄在儿科的应用略有阐述,已收引玉之效。古今临床应用不胜枚举,如治疗重症肝炎、急性淋病、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高脂血症、单纯性肥胖、急性胰腺炎、胆石症、脂溢性皮炎、妇女排卵功能失调、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

大黄功效良多,炮制亦繁,制法不同,功效不同,下面略为陈述:

生大黄:原药捡净杂质,切片或切成小块,晒干,即为生大黄。生大黄气味重浊,走而不守,直达下焦,取攻下者生用。

熟大黄:取生大黄,用黄酒拌匀,置适宜容器内密闭,隔水炖至大黄内外均成黑褐色时,取出干燥即为熟大黄。熟大黄泻下力减弱,活血作用较好,宜于瘀血证或不宜急下者。

酒大黄:取生大黄用黄酒喷淋拌匀,稍闷,用文火微炒,至色泽加深时,取出晾干即为酒大黄。大黄经酒炙后,其力稍缓,且借酒上行之性,可泻上焦实热

大黄炭:取生大黄置锅内,用武火炒至外面呈焦褐色(存性)时取出,摊开放凉即为大黄炭。大黄炭泻下作用极弱,多用于出血症。

最后用《汤液本草》关于大黄的论述,即“大黄,阴中之阴药,泄满,推陈致新,去陈垢而安五脏,谓如勘定祸乱以致太平无异,所以有将军之名。”作为结语,希望大家如汉高祖治韩信,在儿科学领域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析大黄推陈致新
尿毒症的中医治疗
根尘不偶谈用药框架和药象体会
《神农本草经》上品——人参
焦树德方剂心得十讲 24
补中益气汤方解 配方与功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