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理探源回《以象测证,象未可据》
                                  
                    
按:北大中医学社创始人王正山师兄在其豆瓣主页上发表一篇题为《以象测证,象未可据》的博文(http://www.douban.com/note/288399611/,可在本文下方 阅读原文 点击链接阅读),本文是我阅读此文后,结合个人学习中医和现代医学的体悟,谈谈我个人的一点理解。阅读本文前,请先阅读正山师兄的博客原文。
一下是我的博客正文:
中医中,主要的思维之一“不以数推以象推”(语出黄帝内经)是中医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中运用的一种处理信息的方式,而“类推不是严格的逻辑过程,每个环节都可能引入错误”(语出师兄博客正文)。确然。中医并非科学学问。科学所需几大要素,可证伪、客观、逻辑、可重复,在科学范畴内都不满足,素日那些讲中医科学的言语,非科学领域本身的含义,更多是文学性的,倾向性的评论,好比如“人文科学”中之“科学”。即便是现代医学,也难以担当“医学科学”的称号,因为今天的医学学科中,大量的命题没有通过科学方法去证明过。
学过中医的人大抵都能明白,中医流派之纷繁,而议论症状病机之辩争,自古以往,未曾断绝。读过现代医学史的人或许能知道,现代科学特别是生命科学领域曾经被认为科学的命题,不断地被刷新。今天,关于HP(幽门螺杆菌)和一些胃肠疾病(例如胃溃疡、胃萎缩)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起到致病作用还是帮助恢复作用,都依然没有定论,多有争议。而临床治疗相关疾病的指南方案,则成为一种“标准”被广泛推广。生杀HP的对错,亦没有大量循证医学的考量。
今天,在科学技术水平已经远远超过过去200年的时代,诸多问题被科学所研究,并进行阐释和证明。这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知识和不一样的理解。但是这些研究、阐释和证明本身即问题重重,人们不断推翻旧的结论,得出新的证明。更加重要的是,在医学科学机制研究中,机制再完美的治疗方案,都只有在大规模的循证医学统计证明之后才能最终说明可靠。而截至今日,大规模循证医学本身就非常难以开展,而循证医学所证明过的,实在太少。
在领域之外的人看来,学问常常精妙绝伦,在领域内有所深入的人,学问则常常漏洞百出。
即便说时间证明一切,其实是时间淹没一切。翻阅历史不断地重复这等现象,我们没有理由相信短暂的人生几十年会发生过去那么长的历史中都没有实现的事情。
过去的百年历史中,我们相信现代医学中,特别是抗生素等的使用,代表着现代医学能解决各种疾病问题,非常“先进”。但是经过这百年的考量,现代医学能“治愈”的疾病,不超过自限性疾病(不治疗也可能自己会好)范畴,而中医学这个“破旧”玩意儿,在解决诸多疾病问题上,有其一绝之处。于是,今天即使是权威专家,对于医学的理解,都非常有限。
举例子说,瑞金医院陈生弟教授作为帕金森方面的专家,使用现代医学方法治疗帕金森疾病的效果,未必就比使用子午流注针法的陈进法老师效果来得好(事实上,谁好我也不知道),现代医学对于帕金森疾病的认识,深入的都知道,还处于刚刚开垦阶段。在帕金森的问题上,当一个病人同时去看两位老师时,谁说的对?谁对帕金森的认识更加到位?其实不然,唯有效果说明一切,因而,即便现代医学,最后也是在接受循证医学的检验,而非单纯机制的研究(事实上很多机制的研究都是不完整的)。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称中医治疗乃是黑箱,而今天看来,现代医学的治疗,并不一定就更好,诸多疾病认识中,少数疾病知道一些机制(黑箱中的亮带),而多数疾病依然是全黑(对机制不清楚或不确切)。那些曾经用来嘲笑中医的说法,今天用来形容现代医学,也同样恰当。
回到正上师兄的文章,今天,从大医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我认为,第一首要是把已经能做好的事情做好,把还可以提高的水平提高。
现代医学的成功,在于其抗生素、免疫疫苗接种等具有代表性化学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案的使用使得很多的恶性的、大规模的疾病得以大大降低甚至消灭。截至目前,中医可以解决的问题,深入学习中医的人会发现,是非常多的。那么如何有一种方法,能够把这样一些反复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把有效方法推广给所有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一种彻底的解决,则同样功不可没。从一个疾病开始。
现代医学走的科学路线,为何解决的问题极其有限,是有其原因的。今天科学方法和技术,能够处理的变量,依然非常有限。随机对照可重复的RCT实验,能够作为模型来证明一些科学问题的比例,是非常少的。再来,限制于实验本身常常并不是在人展开,不是在现实生活中的人展开,放在动物身上证明的实验结果,用于人类上,是需要完全的重新证明的,这在药物研发上是共识的观点。而今天在说我们对于人的认识更加清楚时,不如说是我们对于动物模型的认识更加清楚。
关于科学中,作为客观性衡量的指标,其“客观性”和是否能代表“客观性”,也常常是科学研究中一直都在争论的地方。
所以,真理到底在哪里呢?这是我们内心真正的困惑。我们给了领域外的人一个既定的认识,而这个认识是建立在“未可知”或者“模糊”的基础之上的。这样领域外的人听到了是“确切”,而实际上,是“模糊或未知”。
在这样一种不确定性中,我们如何继续行走在医学之路上呢?也就是,当确切不可得,逻辑不可推,问题不可深入的时候,我们能否解决问题?
患者等不到疾病彻底研究出来的时候,就需要安慰和治疗。于是,现代医学以“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去作为一种职业道理推行。在中医里,“怪病皆为痰”等等论述,也常常成为鸡比菇问题的“专业避风港”。
到底医学出路在何方呢?我们有缘再续。
篇尾按:文章附图电影《霸王别姬》中“贵妃醉酒”,诚如京剧在不同政治场景,不同人物中的传承、困顿和延续,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同样是醉翁不解意。美人远去,霸王亦江东自刎,医学何取何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医的原创性医学发现
表型组学与中医药创新发展
争了几十年!这场关于耳鸣和耳聋的中医争议到底咋回事?
推荐一本顶刊,影响因子高达7+新晋1区TOP期刊,审稿最快2个月,你不容错过!
中西医的根本区别
中医透视西医疾病 中医透视西医疾病——帕金森的病源本质简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