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龙汤

黄龙汤

作者:www.wfjfyj.com  发布时间:2012-01-17  新闻来源:  浏览次数:354
【组成】 大黄(12g) 芒硝(9g)  枳实(5g)  厚朴(24g) 当归(15g)  人参(10g)  甘草(6g)
【用法】 水二盅,姜三片,枣二枚,煎之后,再入桔梗一撮,热沸为度(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攻下通便,益气养血。
【药理作用】 具有促进肠胃蠕动、阻止肠内水分吸收、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中医证】 阳明热结,气血两虚证。自利清水,色纯青,或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腹痛拒按,身热口渴,神疲少气,谵语,或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神昏肢厥,舌红,苔焦黄或焦黑,脉虚。
【西医病】 肠梗阻、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等病的临床表现符合阳明热结、气血两虚证者。
【方证分析】 本方所治之证乃阳明热结,气血两虚所致。阳明热结,邪热迫津从旁而下,则自利清水,色纯青;阳明热结,腑气不通,燥屎停滞,则大便秘结;浊热内结,壅滞不行,则脘腹胀满,疼痛拒按;阳明热盛于外,则身热;阴津不足,则口渴;气血虚弱,则神疲少气;邪热侵扰心神,则谵语,或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神昏肢厥;舌红,苔黄,脉虚数,皆为阳明热结,气血两虚之征,治当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方中大黄泻热通下,为君药。热结便硬,芒硝咸寒软坚散结;气机壅滞,枳实、厚朴,行气导滞,共为臣药。热伤阴血,当归补血润肠通便;热伤气,人参益气补虚;生姜辛开调畅气机;桔梗宣畅气机,共为佐药。甘草、大枣益气,既助人参益气,又兼防泻下药伤气,并能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诸药配伍,以奏泻下热结,益气养血之效。
配伍特点:泻下药配行气药,热结因气而通畅;补血药配益气药,气能生血,血能化气。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是治疗阳明热结,气血两虚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大便干结困难,或自利清水,色纯青,神疲少气,舌红,苔黄,脉虚数为辨治要点。
2.加减用药:若热甚者,加金银花、连翘,以清热解毒;若血虚明显者,加熟地黄、白芍,以滋补阴血;若气虚甚者,加白术、黄芪,以补益正气等。
3.注意事项:阴虚火旺者慎用本方。
【附方】  
新加黄龙汤(《温病条辨》) 细生地五钱(15g) 生甘草二钱(6g) 人参另煎,一钱五分(5g) 生大黄三钱(9g) 芒硝一钱(3g) 玄参五钱(15g) 麦冬连心,五钱(15g) 当归一钱五分(5g) 海参洗,二条(2条) 姜汁六匙(6匙) 以水八杯,煮取三杯。先用一杯,冲参汁五分,姜汁二匙,顿服之。如腹中有响声,或转矢气者,为欲便也。候一二时不便,再如前法服一杯;候二十四刻不便,再服第三杯。如服一杯,即得便,止后服。酌服益胃汤(沙参、麦冬、冰糖、细生地黄、玉竹)一剂。余参或可加入。功用:泻热通便,滋阴益气。主治:阳明热结,气阴两虚证。大便干结,神疲少气,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焦黄或焦黑燥裂。
黄龙汤与新加黄龙汤均用大黄、芒硝、人参、当归、甘草,均能治疗阳明热结、气血两虚证。黄龙汤中又用枳实、厚朴,旨在突出以泻下药与行气药并举,治疗病机兼有气机壅滞者;而新加黄龙汤中又用生地黄、玄参、麦冬等,旨在突出以泻下药与滋阴药并行,治疗病机兼有阴津亏虚。
【方论选录】  
何秀山:“故用大承气汤急下以存阴,又用参归草枣,气血双补以扶正,此为气血两亏,邪正合治之良方。”(《重订通俗伤寒论》)
【方歌】 
黄龙汤中大承气,当归人参与甘草,
煎加姜枣与桔梗,攻下滋补疗效好。
,脉虚数为辨治要点。
2.加减用药:若热甚者,加金银花、连翘,以清热解毒;若血虚明显者,加熟地黄、白芍,以滋补阴血;若气虚甚者,加白术、黄芪,以补益正气等。
3.注意事项:阴虚火旺者慎用本方。
【附方】  
新加黄龙汤(《温病条辨》) 细生地五钱(15g) 生甘草二钱(6g) 人参另煎,一钱五分(5g) 生大黄三钱(9g) 芒硝一钱(3g) 玄参五钱(15g) 麦冬连心,五钱(15g) 当归一钱五分(5g) 海参洗,二条(2条) 姜汁六匙(6匙) 以水八杯,煮取三杯。先用一杯,冲参汁五分,姜汁二匙,顿服之。如腹中有响声,或转矢气者,为欲便也。候一二时不便,再如前法服一杯;候二十四刻不便,再服第三杯。如服一杯,即得便,止后服。酌服益胃汤(沙参、麦冬、冰糖、细生地黄、玉竹)一剂。余参或可加入。功用:泻热通便,滋阴益气。主治:阳明热结,气阴两虚证。大便干结,神疲少气,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焦黄或焦黑燥裂。
黄龙汤与新加黄龙汤均用大黄、芒硝、人参、当归、甘草,均能治疗阳明热结、气血两虚证。黄龙汤中又用枳实、厚朴,旨在突出以泻下药与行气药并举,治疗病机兼有气机壅滞者;而新加黄龙汤中又用生地黄、玄参、麦冬等,旨在突出以泻下药与滋阴药并行,治疗病机兼有阴津亏虚。
【方论选录】  
何秀山:“故用大承气汤急下以存阴,又用参归草枣,气血双补以扶正,此为气血两亏,邪正合治之良方。”(《重订通俗伤寒论》)
【方歌】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产后便血5年,多方求医不愈,黄龙汤一剂即效
《方剂学》学习笔记71
【泻下剂:黄龙汤、新加黄龙汤】七
黄龙汤:补气补血
每日学一味药——黄龙汤(泻下热结,益气养血)
颜正华黄龙汤治疗便秘医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