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第三章藏象学说

     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阴,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故形藏四,神藏五,合为九藏,以应之也。

      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闰,愿闻阿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或焉。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帝曰:请遂闻之。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诠释;古人以“甲子”纪天度,甲子一周为六十日,是为一节。每年三百六十日,分为六节。《素问直解。卷二》去:“六节者,天以六为节。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六十日而甲子周,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藏,藏也。指藏于体内的脏腑。象,征象,形象之意。王冰注:象,谓气象也。言五脏虽隐而不见,然其气象性用,犹太可以物类推之。根据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推之,脏腑居于体内,而形象表现于外,从外而知内,所以叫做“藏象”。

      经篇乃论岁运之总纲,天之十干,成六六之节以应一岁,而天之十干,化生地之于行,地之五行,上呈天之六气。帝曰:寒暑燥湿风火,在人合之奈何?岐伯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是在天之六气,在地之五行,五味,而又化生人之五脏也,然人之五脏,地之五行,皆由十干所化,故曰:‘六节藏象论’也。

      天以六六之节,人以九九制会:六六,就是六个甲子,每个甲子数是六十,六个甲子则为三百六十日,成一年,正合周天的度数。九九,指天有九野,人有神藏五(心肝脾肺肾)和形藏四(胃、小肠、大肠、膀胱),合为九藏。以及耳,目,口,鼻,前后阴合为九窍。

      天有十日:天,指天干。天干有十,用以纪日,故曰天有十日。十者成数之极,天地之至数也。天有十日,如一月之数凡三十,一岁之数凡三百六十,皆以十为制也。后人察其象,作十干以纪之: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九州:谓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其生五,其气三:五,指五行。其生五,谓天之阴阳化生地之五行。三,指三阴三阳之六气。自阴阳以化五行,而万物之生莫不由之,故曰其生五。然五行皆本于阴阳,而阴阳之气,各有其三,是谓三阴三阳,故曰其气三。其生五,皆本五行之气而生也。其气三,天气,地气,人气也。

 

     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天、地、人之气,皆有三阳三阳,故曰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在天之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在地之六气,即木、君火、相火、土、金、水;在人之六气,即脏腑三阴三阳之气。以此三气,三而三之,以成天之六气,地之六气,人之六气也,天之六气者,以冬至后得甲子,少阳王;复得甲子,阳明王,复得甲子,太阳王;复得甲子,厥阴王;复得甲子,少阴王;复得甲子,太阴王,所谓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也,地之六气者,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此地理之应六节气位也。人之六气者,脏腑三阴三阳之气也。

冬至后得甲子

复得甲子

复得甲子

复得甲子

复得甲子

复得甲子

少阳王

阳明王

太阳王

厥阴王

少阴王

太阴王

冬至后二个月

后二个月

后二个月

后二月

后二月

后二月

农历12月22—2月22日

 

 

 

 

 

 

 

 

 

 

 

 

 

 

 

 

 

     形藏四,神藏五:形脏者,藏有形之物也。神脏者,藏五脏之神也。藏有形之物者,胃与大肠,小肠,膀胱也。藏五脏之神者,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也。盖五味入口,藏于肠胃,津液藏于膀胱,以养五脏之神气,故以形脏、神脏、而合为九脏,以配地之九野,九州也。按脏腑各六,止五脏藏神;肠、胃、膀胱、受盛水谷;胆乃奇恒之腑,不藏有形;三焦虽主决渎,乃无形之气,而亦不藏有形者也。故以九脏在内,以应九野,九窍在外,以应九州。

     候、气、时;候,物候,即万物随时令变化之情状。气,指节气。三候一十五日为一个节气。“时“即指季节。春夏秋冬每季三月,合六个节气。日行天之五度,则五日也。日有十二时,五时则六十时,是甲子一周,五行毕而气候易矣。故五日为之候。而一岁三百六十日,共成七十二候也。气,节也,岁有二十四节,亦曰二十四气。一气统十五日二时五刻有奇,故三候谓之气。岁有四时,亦曰四季,时各九十一日有奇,积六气而成了。故谓之时。

      时立气布:时立,岁立四时春、夏、秋、冬。气布,有二说(我选一说):一说五气分布五时,如春气主木,夏气主火,长夏气主土,秋气主金,冬气主水,周而复始,如环无端。

    候亦同法:候,即五日谓之候的“候“,指节气而言,不惟周岁之气为然,即五日为候,气亦迭更,故曰候亦同法。候亦同法,指治病者,人与四时之气相应,亦当随时施治也。不能候时以施治,则不得谓之医也。

     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加,即指各年主客加临之期,盛衰,虚实,亦指运气之太过与不及,当年运气,有加临、有盛衰、有虚实。

     本段讨论了六六之节,九九制会,用以“正天之度,气之数“的问题,对于日月运行、置闰以及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都作也了正确的论证。这些记载,从天文学的角度看,也是十分精细和准确的,而尤其重要的经文中“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的观点,亦即将天文、气象、医学三者密切结合的观点,至今看来,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者老师讲《神农本草经》――(11)大黄
“人体五运六气”新辨 - 中医基础版 - 爱爱医-华人医学论坛 - 医学专业交流与执业医...
《我译《素问》——六节藏象论(第9篇)》
中医入门歌诀
经络图与子午流注图
膳食养生12:中秋时节话健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