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秘的“五”]爱因斯坦与《黄帝内经》
神秘的“五”
  1.邹衍之术宏大而迂。——《史记》
  《尚书》是现存中国典籍中最早最古老的一部,里面收录了上至唐尧、下至西周两千年间的大量史料,其中包括多位远古领袖发表的演讲和许多远古的政府文件。
  《尚书》中十分重视“五”这个数,例如将亲属关系划分为父、母、兄、弟、子五类,称为“五典”; 将美德划分为义、慈、友、恭、孝五类,称为“五教”; 将官爵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称为“五礼” ;刑法分为额头刻字、割鼻子、砍脚、阉割、死刑五种,称为“五刑”;另外还有五礼、五品、五器、五服、五宅……
  从《尚书》开始,对“五”的推崇就一直贯穿在先秦百家的哲学理论中。为什么远古之人对“五”这个数字如此重视?如果我们按照古人认知世界的方式会发现自然界确实有许多事物与“五”有关:
  天上可以用肉眼看见的行星有五颗,因此占星学中有岁星、荧惑、镇星、太白、辰星五星(即木、火、土、金、水五星);
  绘画时任何颜色都可以用红黄蓝三原色调配而成,再加入黑白二色以调配色彩的深浅,因此所有的颜色都可以用青、赤、黄、白、黑五色表达;
  对味蕾产生刺激的物质有四类:糖类产生甜味,酸类产生酸味,盐类产生咸味,生物碱产生苦味,同时当舌头的痛觉神经受到刺激时就会产生辣味,因此味道有甘、辛、咸、酸、苦五味;
  解剖学中,由肋骨包围的重要器官有心、肝、脾、肺、肾五个,所以人体有五脏……
  再加上人手指头恰有五个,这些神秘的巧合一定会使远古的哲学家们认为“五”是天地间一个神圣的数字,认为“五”是万物构成的基础,《黄帝内经》中就十分强调任何事物都可以划分为五大类,在《灵枢•邪客》中说: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
  在对“五”的崇拜思想影响下,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多按照“五”这个数设置行政制度和安排祭祀活动,例如《礼记》记载周代礼制中最高级别的官员有五个,分别叫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以管理百官;《周礼》记载周代的行政级别都按照州、党、族、闾、比五级设置,祭祀的牲畜专用牛、鸡、羊、狗、猪五种……
  对“五”的崇拜必然的会影响到医学理论的构建,因此古代医家不可避免的将人体的调节机制划分为五个独立的要素,并将五个要素与心肝脾肺肾这五个有形的重要官联系在一起,于是在医学理论中“五脏”脱离了它们具体的生理功能,成为了代表调节人体机制的五个抽象符号。
  到了战国时期,齐国哲学家邹衍将先秦哲学对“五”的崇拜推向了极致,依照《尚书》中“五行”的概念,提出天地间万物都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把天文、地理、社会、人体各领域中的事物都按照取象比类的方法划分为五大类,认为万物的运行规律都由五行间的生克制化主宰。五脏也被赋予了五行的属性,但是汉代五脏的五行归属经历了几次变化,在《黄帝内经》中确定为: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五行间的生克关系是什么呢?右图用箭头表示出了五行的生克,也可以用这样一种形象的方式来帮助理解:
  水的浇灌使草木生长,草木燃烧产生火焰,火燃尽后生成土灰,矿土经过提炼可以得到金铁,金铁器物放在室外最容易聚集露水。这就是五行相生的关系。
  水可以浇灭火焰,火可以融化金属,金属刀斧可以砍断树木,树木可以扎根于坚硬的土壤中,土可以筑坝阻挡河水,这就是五行相克的关系。
  邹衍创立的五行学说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遗憾的是我们已经无法了解这一学说产生的过程。从史书记载来看,邹衍对天文、地理、音律、历史等学科都有极深入的研究,并且十分厌恶战国末期儒墨两家学风的败坏。他的研究方法是先通过小的事情验证自己的理论,然后把它推而广之,以至用于论述万物的变化。邹衍的学术成就使得他受到诸侯们的礼遇,到梁国,梁惠王亲自出城到郊外迎接;到赵国,平原君为他擦去座位上的尘土;到燕国,昭王为他扫路、引导,并在碣石为他建造了一所行宫。
  五行学说显然被后来的传人大大歪曲,《史记•封禅书》就说后世方士们对五行学说极为推崇,但却不能通达邹衍的原意,所以将各种怪诞虚妄的东西附会于五行学说之上的事情不可胜数,因此我们今日已经难以了解邹衍学说的原意。邹衍创立的五行学说究竟出于哲学、术数上的推演,还是对大自然的系统观察?是古人的凭空想象,还是对天地规律的深刻洞察?由于史料的缺乏,这都成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2. 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素问•生气通天论》
  现在我们已经扼要但清晰的勾勒出了《黄帝内经》描绘的人体图景,这是一幅由复杂到简单,由具象到抽象,由微观到宏观的图景:
  人体由三百六十五个基本功能单位“节”构成,这些功能单位被一个复杂的血管网络联系在一起,“气”与“血”在网络中运动以保持人体的正常功能。“十二经脉”这个抽象概念的引入,将整个繁杂的人体图景大大简化,使得医家们原则上只需要掌控十二条“绳子”就可以调节人体周身气血,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然而“五脏”概念的提出,又使掌控人体的要素由十二个简化为五个,这五个要素并非具体器官,而是人体无形无象的五种调节机制。
  更为重要的是,中医理论中人体是与天地、自然、社会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五脏”则是将人体与外部世界联系的纽带。五行学说将天地间万事万物都划分为五类,五行与五脏有一一对应关系,这就为古代医学认识人体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提供了一种便利的说理工具。
  《黄帝内经》中大量论述了自然和社会环境怎样通过五脏对人产生影响。
  心肝脾肺肾都有一个“窍”通往外界,使得人体能够感知世界:肝开窍于目,使人能观五色;心开窍与舌,使人能尝五味;脾开窍于口,使人能食五谷;肺开窍于鼻,使人能闻五臭;肾开窍于耳,使人能闻五音。另一方面五脏又主宰着人的各种行为:肝主言语呼喊、心主嘻笑、脾主唱歌、肺主哭泣、肾主呻吟……因此 “五脏”是人体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核心。
  《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说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认为天地按照五行的道理产生了世间万类,为人类提供了各种食物,因此食物、药物的气味不同,会对五脏的产生不同影响,《黄帝内经》中利用五脏理论大量论述了五味对人体的影响,例如《素问•藏气法时论》就详细论述了一套用蔬菜、水果、肉食补养五脏的方法,对五谷、五果、五蔬、五畜的五味属性进行了划分(见附表),认为肝病宜食甘,心病宜食酸,脾病宜食咸,肺病宜食苦,肾病宜食辛,尤其用有毒药物治疗疾病以后必须及时用这些食物合理搭配来补益精气。
  五味 五谷 五蔬 五果 五畜
  甘 粳米 葵 枣 牛肉
  酸 小豆 韭 李 犬肉
  苦 麦 薤 杏 羊肉
  咸 大豆 藿 栗 猪肉
  辛 黄黍 葱 桃 鸡肉
  人生活社会之中,人对各种社会事件的反应会直接体现在情绪变化上,而五脏的一项主要功能正是产生各种情绪反应,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另一方面情绪的变化会直接对五脏造成伤害,因此社会环境又通过对五脏的影响损害人体健康。《黄帝内经》中情绪与五脏的对应关系是:肝主怒;心主喜;脾主思;肺主悲;肾主恐。社会事件引发的情绪变化对五脏状态产生影响,这使得人体生理与社会环境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四时往来、昼夜交替都会对人体产生直接影响,《黄帝内经》认为这种变化直接体现在对五脏功能的影响上,并且从人的气色和脉象上反映出来。对气色来说:春季发青,夏季发赤,秋季发白,冬季发黑;对脉象来说:春季脉弦,夏季脉勾,秋季脉浮,冬季脉沉。
  面色随季节的周期性变化被今天的研究证实,1993年湖南省中医学院分别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天,对某武警支队战士及该校教师、学生102人的面色进行了测量,用“色差计” 测量每个人额和左右颊三个点的颜色,“色差计”可以自动分析出颜色的明暗度和色度,用客观数据来描述气色变化。实验数据表明春季面色稍青,夏季面色红润有光泽,冬季面色灰暗,这都与中医理论相符,只有秋季面色略黄少光泽和《黄帝内经》的描述不同。
  《黄帝内经》还依照五行的生克关系构建了一套推算时间对五脏功能影响的方法。在古代计时方法中一年十二月和一天十二时辰都可以用十二地支表示,每个地支都固定的五行属性(见附表)。根据五行的生克关系就可以对疾病的发展作出预测:春季和清晨属木,所以“肝气”( 代表“肝”的功能,以下类推)最旺,脾属土,土受木克制所以脾气就最弱;夏季和中午属火,所以心气最旺,肺属金,金受火克制所以肺气最弱;同理,秋季和傍晚肺气最旺而肝气最弱;冬季和子夜肾气最旺而心气最弱。根据这套理论,如果属于“心”病,就应该在属于火的夏季及中午时病情减轻,水克火,所以在属于水的冬季和子夜病情加重;如果属于“肝”病,就应该在属于木的春季及清晨病情减轻,而在属于金的秋季和傍晚病情加重,根据这套理论就可以预测疾病的发展。
  地支 时间 月份 五行属性
  子 23点、0点 十一月(大雪-小寒) 水
  丑 1点、2点 十二月(小寒-立春) 土
  寅 3点、4点 正月 (立春-惊蛰) 木
  卯 5点、6点 二月 (惊蛰-清明) 木
  辰 7点、8点 三月 (清明-立夏) 土
  巳 9点、10点 四月 (立夏-芒种) 火
  午 11点、12点 五月 (芒种-小暑) 火
  未 13点、14点 六月 (小暑-立秋) 土
  申 15点、16点 七月 (立秋-白露) 金
  酉 17点、18点 八月 (白露-寒露) 金
  戌 19点、20点 九月 (寒露-立冬) 土
  亥 21点、22点 十月 (立冬-大雪) 水
  因此无论是人的感官、思维、情绪、起居,还是气味、食物、季节、昼夜,都通过五行理论与五脏联系在一起,五脏成为了沟通人体与外部世界的桥梁。
  下面的示意图描绘了《黄帝内经》的人体观,在这幅图景中五脏是联接人体和外部的纽带,同时又通过十二条经脉主宰着周身上下的生理功能。
  
  
   3. 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藏,乃病藏,寒伤形,乃应形。——《灵枢•寿夭刚柔》
  中医的医学观中人体的生理不是孤立于外部世界、孤立于自然和社会而存在的,四时、昼夜、家庭社会关系、情绪变化、起居饮食等等对人体健康有决定性影响。与现代医学不同的是,在还原论指导下现代医学通常把疾病的病因归结为细菌、病毒、癌细胞、血栓等微观因素,而《黄帝内经》则认为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是一切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如《灵枢•口问》所说:
  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
  (大意是:一切疾病的产生,都是由于气候的变化、性生活不当、情绪的剧烈变化、饮食和起居习惯不当。)
  《黄帝内经》中有一套完整的疾病生成理论,这套理论中百病的生成都是气候及人的行为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按照《黄帝内经》的描述,它们作用于人体的规律大致是这样的:(以下讨论根据《黄帝内经》的记载整理而成,但这些内容散落各篇,引述原文将占用大量篇幅,所以这里只述其大意)
  “风为百病之长”,风雨寒湿等气候因素的改变,会使疾病侵入到人体的肌肤腠理,这种外侵的疾病被称为“邪气”,有的疾病进入人体后就会马上表现出各种疾病的症状,如恶寒、寒战,而有的人外感疾病之后不会马上表现出来,会潜伏在体内。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大量统计学研究表明,天气骤变之后呼吸道疾病的发作律会显著增高,咳嗽、感冒、发热的人数就会急剧增加,这可能就是风雨外伤皮毛腠理这一理论形成的基础。
  如果不及时进行养护调理,“邪气”则会层层深入,依次由皮肤深入到肌肉筋骨,或者沿着络脉、经脉的顺序逐渐影响到脏腑的功能。疾病深入到不同的阶段,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如疾在皮肉筋骨之时就会表现痒、痛、痹、麻木不仁、痈疽等等,而疾进入脏腑,就会出现腹泻、腹痛、肠鸣、积水等等内脏病变,也有的会聚集在脏腑之间,形成各种肿块血瘀(积聚)。也有的疾病则会深入体内后潜伏下来,可能没有任何表现,等待适当时机再发作出来。总之一旦疾病由外而内侵入人体,“变化无穷,不可胜数”。
  《黄帝内经》认为,风雨寒湿等气候因素只是使“邪气”侵入人体的诱因,之所以疾病能够层层深入,最后危及到人的生命,主要是由于“五脏”的功能虚弱。自外而内侵入人体的疾病并不可怕,如果五脏脏气充实,侵入五脏的“邪气”也会传导到“六腑”,因为“六腑”的功能是将大小便、汗液(上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形成汗液)等排泄物排出体外,邪气进入六腑后疾病就容易痊愈。相反,如果五脏虚弱就会使那些停留在皮肤、经脉、六腑的“邪气”深入,当它们侵入五脏时,再要治疗就很困难了。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
  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
  ——高明的医生当疾病在皮毛肌肤时就把它消除,而疾病进入五脏使就只有一半的人可能活下来了。
  那么伤害五脏功能的因素有哪些呢?《黄帝内经》认为伤害五脏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情绪的激烈变化,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其次就是人的饮食起居等因素,例如劳倦过度、暴饮暴食、酒醉入房、久处湿地、汗出当风则易伤脾胃;用力举重、房劳过度、汗出浴水则易伤肾;身体受寒或过食冷饮则伤肺;有所大怒大恐、摔跌坠堕则易伤肝;过于愁忧恐惧则易伤心。
  因此《黄帝内经》强调医生在诊断疾病时要综合考虑各种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通过综合分析气候的变化以及病人的情绪、起居对人体的影响来确定疾病发生的原因。例如在《素问•解精微论》中特别提及了医生看病时应该了解的几个问题:“悲哀喜怒,燥湿寒暑,阴阳妇女……卑贱富贵,人之形体,所从群下”,大意是要询问病人的情绪状况、气候变化的影响、性生活的情况、女性患者的月经情况,甚至包括病人的社会地位、病人与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可见疾病的产生离不开人与社会、自然的关联,医生在诊断与治疗疾病时必须综合考虑病人的个性、社会地位以及气候环境等因素。正如《灵枢•顺逆肥瘦》所言:
  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 4无问其病,以平为期——《素问•三部九侯论》
  因此,在《黄帝内经》理论中,维护五脏之间的平衡关系是祛病延年的关键所在,维持五脏功能的正常是中医治疗一切疾病的终极目的,如《素问•三部九侯论》所言:
  无问其病,以平为期。
  不管什么样的疾病,只要把五脏的关系调节平衡就可以了。只要五脏脏气充实,外侵的邪气就不会深入而伤及性命,藏伏在体内的各种疾病也有可能自行痊愈。
  那么如何诊断五脏的功能出现了问题呢?如何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呢?
  《黄帝内经》讲述了大量诊断五脏功能状态的方法。
  以望诊而言,可以通过病人的气色判断,肝病则面色青、心病则面色赤、脾病则面色黄、肺病则面色白、肾病则面色黑,也可以通过鼻部皮肤的变化判断(参见《神奇定律》一章“《灵枢•五色》望诊图”)。
  以切诊而言,肝病则脉弦、心病则脉钩、脾病则现鹊啄脉、肺病则脉浮、肾病则脉沉,再如可以通过人体多个部位的脉搏变化判断五脏的功能:太渊脉侯肺、神门脉侯肺、太冲脉侯肝、太溪脉侯肾、冲阳脉侯脾胃(如图)。另外后世还发展了一种通过“寸关尺”分析五脏变化的方法(参见《神奇定律》“寸关尺诊脉法示意图”)
  以问诊而言,肝病多有两胁疼痛、善恐易怒的症状,肾病多有腰疼、腹胫肿等症状;肺病多有肩背痛、喘咳逆气等症状;脾病则身体沉重乏力、腹胀腹泻;心病则善悲、胸中痛、胁背肩甲痛等症状。
  当然,以上只是简要的列举了一些诊断五脏疾病方法的例子,在具体诊断疾病时,就要根据四诊合参获得的信息,结合病人的病史、体质等因素,再依据医生的经验对五脏的状态作出综合判断。
  一旦准确判断出五脏的状态,在治疗时就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用针灸的方法刺激相应的穴位,或者用药物对脏腑进行补写,这就是整部《黄帝内经》的核心治疗观,就这么简单。就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言: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高的医学道理一句话就讲清楚了,抓不住要领则啰啰嗦嗦讲不完,有一句谚语:“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这说的只是中医理论的大框架、大原则,将这些知识具体运用到临床中时,就会发现疾病的变化纷繁复杂,仅仅依凭大原则是远远不够的。但就好比探险家的地图、航海家的罗盘,“无问其病,以平为期”“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这些医学思想为疾病诊疗及医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5.
  现在,我们已经描绘出了整个《黄帝内经》理论的大框架,尽管还有很多非常具体的医学知识我们还不了解,但并不妨碍我们站在哲学的高度对中医和西医的疾病诊疗思想作一番有趣对比。
  从疾病的诱发原因看,西医大多把疾病的成因归结为病毒、细菌、血栓、基因这些非常具体的微观物质。而中医则认为气候变化、情志不调、起居饮食失当引起五脏功能的失调,这是引发疾病的根本原因——西医重视微观,中医重视宏观。
  从疾病的诊断看,西医重视各种实验室的化验指标,白细胞数、血小板数、血糖水平、甲状腺素水平、炎症因子水平……,通过化验指标来确定病人的微观病因。而中医则重视人体的宏观表现,通过望闻问切来判断五脏及十二经脉的状态,同时还特别关注病人的饮食、睡眠、寒热感受、情绪状态等状况。——西医重视仪器的客观变化,中医重视病人的主观感受。
  另外在西医的诊断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病人感觉浑身不舒服,但西医的任何化验指标都没有异常,那么西医就认为这个人没病。而中医则认为饮食、睡眠、寒热感受、大小便,无论哪一方面出现异常,都意味着脏腑平衡失调,都需要进行及时调理。
  从疾病的治疗看,西医认为杀灭细菌、抑制病毒、消除血栓、修复基因,这才能从根本上治愈疾病。而中医的核心观念则是:“无问期病,以平为期”“六经调者谓之不病,虽病谓之自已也”,以调节五脏及十二经脉的平衡为疾病治疗的关键,认为只要机体功能保持平衡,疾病都可以自愈。
  曾经听过一个比喻,非常贴切的形容的中西医在治疗思路上的差异:人体生病就好比一根木头放在屋子外头,由于风吹日晒,上面逐渐开裂、腐烂、发霉。西医的做法是用铁丝将开裂的地方捆起,将腐烂发霉的地方挖掉。但是木头还是整日风吹日晒,过一段时间又会出现新的问题。而中医的治疗方法通常是把木头抬到屋子里,在温度湿度合适的环境中,木头就不会再开裂、腐烂、发霉的过程也就随之停止了。——西医重视清除病因,中医重视恢复平衡。
  从疾病治愈的标准看,西医把彻底清除病因作为治愈的标准,例如癌症患者癌细胞全部消失、乙肝患者大三阳转阴、冠心病患者血栓被消除……,中医则把病人的气色、脉象、饮食、睡眠、大小便等等都恢复正常视为疾病治愈的标准,在美国行医的中医师倪海厦,根据自己的行医经验提出“倪氏六准则”,可以帮助读者理解中医医生对治愈标准的理解:
  第一:正常的胃口,不会超量吃,也不会没胃口,饮食津津有味,一日三餐有正常的饱与饿感。第二:每天早上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上大号,如果没有就要注意了。第三:一天小便五到七次,夏天出汗多自然小便就少些,冬天出汗少自然尿就多些,小便颜色呈淡清黄色。第四:每天睡觉一觉到天亮,没有失眠或无故会半夜醒来等现象。第五:一年四季无论在北方或是南方,每天晚上睡觉时双脚必须露在外面,一盖被就热的受不了,长年都感觉头面冷而手足温热。第六:每天早起时都有阳反应,男人要勃起,女人要感觉双乳很敏感。
  中医与西医的治愈标准完全不一样,因此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现象:西医通过手术、化疗等方法把疾病治愈了,但是病人会长期出现厌食、失眠、怕冷、低热等症状。中医通过中药的调理使得病人的饮食、睡眠、大小便都正常了,精神矍铄、面色红润,但是去医院检查,大三阳还是大三阳、肿瘤还是肿瘤,病人处于带病生存的状态,一旦调理不当、起居失常,疾病就有恶化的可能。
  正因为中西医是站在完全不同的角度审视疾病的发生过程,所以今天试图用还原论指导下的现代医学来理解中医理论时,就出现了鸡同鸭讲,难以沟通的局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医的渊源和对中医学发展的思考(一)
【纪念方药中百年诞辰】一位为中医药学术发展构建顶层设计并践行的医家
传统中医对养生的认识
心主神明”之我见
张翼远:神奇的中医,望而知百病
人体脏腑概说,通往中医神奇之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