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2)简释伤寒论阴阳自和

     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脉浮数者,是有表当以汗法祛邪从表出。若下之,身重、心悸者,是气血两虚,气虚不运则肌肤停湿,乃发身重血少则心悸。气血俱人不可发其汗,正气复,当能自汗出愈。所以这样,因尺中脉微,此是里血液和津液俱不足,待表里实,津液自然会平复,便能自汗出愈。

    身重、心悸者,若发汗,伤津耗血,津血更亏,故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应是指下之后,发生身重、心悸者,虽然表证未解,也不可发汗,必须先补养荣血,荣血复则卫气复,荣卫复则津液自和,津液和者,必能自汗祛邪,这是身体的自卫特性。自汗出则表邪出,故自汗出,表病愈。

 

    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凡病,是指伤寒诸病,经汗吐下后,若亡血,亡津液,其人阴阳自和者,必能自愈。阴阳自和,应是指血液和津液自和。血液和津液自和者,其人身体自能祛邪出外,无论是表邪还是里邪,表邪则从自汗出,里邪则从呕吐出,或从大便、小便出。

阴阳气自和者,血液和津液得复,必有能力祛邪出外而自愈。

 

此两条深刻揭示人体内血液与津液是祛除疾病的根本物质。血液与津液不和则得病,血液与津液平和则康健。所以,《伤寒论》反复论述不可妄汗、妄吐、妄下,徒伤津血,须明确疾病的表里,攻其病位所在。病在表者,法当发汗,如麻黄汤、桂枝汤;病在里者,法当吐、下,如瓜蒂散、承气汤;病在中者,法当顺其病势,或从汗解、或从下解,如白虎汤、黄芩汤。攻除诸病,皆应中病即止,不可过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希恕老先生讲伤寒 58凡病 若发汗 若吐 若下 若亡血 亡津液 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远怀说伤寒(34)——条文卌九、圩、圩一、圩二
心下悸的病机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26
临诊碎玉《伤寒论》第6条
牢记此四条,轻松辨表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