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以前的“饮子”|经方故事
 汤、熟水、渴水之别
     ——唐宋保健“汤”、“水”三题之二
                    汤一笑

     史学者常把宋元的保健饮料“汤”、“熟水”、“渴水”等混为一谈,其实它们之间还是有显著区别的。读者也常想当然的以为这些保健饮品都是加甜味料的“甜饮”,其实并非如此。

      “汤”基本就是复方汤剂,所以一般载于方书,如《局方》中就有此类“诸汤”、南宋《十便良方》有“有益诸证名汤”。但大多所治宽泛,无突出的主治,大凡一般心胸胁肋腹胃不适、食欲不佳、精神不爽等皆可通用,或者用于所谓的调气顺气之类。宋人风俗“客至点茶,送客点汤”,显然已经将这类药汤当作类茶的饮料,相对于宋以前方书中偏于疗疾的“饮子”之类,当然更加“饮料化”了。不过既然是药汤,还是有稍偏于调理之意。“汤”还有其他一些显著特点,其一是用甘草和盐调味,《局方》中的“诸汤”26方,基本全部使用了甘草和盐,只有一方未用盐(可能是疏漏),单从重量看,盐常比甘草还多;因宋人朱彧《萍州可谈》说:“今世俗,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汤取药材甘香者屑之,或温或凉,未有不用甘草者,此俗遍天下。”所以一般学者多以为“汤”只用甘草调味,罕有人注意到其实是以甘草和盐(及姜)共同调味,作为一类药汤,高频率地使用甘草并不奇怪,高频率地使用盐才特别。甜味一般难以压制咸味,为什么要加盐?这显然是饮茶法的影响,因为古来茶就是羹粥类的食品,当然用姜葱盐等调味,唐代陆茶神虽反对茶汤加辛香料,但仍保留了盐调味,一般以为宋代饮茶是不加盐的,事实并非如此,宋代的茶还多是加盐的,黄庭坚《煎茶赋》有“去藙(即食茱萸)而用盐,去橘而用姜。”苏轼《和蒋夔寄茶》云:“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盐和姜可能正是宋代茶汤最基本的调味料。明末张源《茶录》中还在批评“水中着咸”是“点染失真”。苏诺在其博士论文《古代保健“茶汤的医学史研究》中归纳宋代保健饮料“汤”的特点是“甘香药成屑,甘草共点汤”,实际是“甘香药成屑,盐草共点汤”更准确些。苏氏诧异于此类汤多用盐,但并未将此视为特点之一,那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此类汤其实是在“模仿”茶饮。“汤”之“未有不用甘草者”也未必是因方剂“十方九草”的传统,也可能是模仿茶的表现,因为茶就有“甘草”之称,“草中之甘,无出茶上者”,而茶神陆羽又被五代士人呼为“甘草癖”,见宋初陶谷《清异录》“甘草癖”条。

     其二是多使用香药和食料。其三是药味较少,多在五味左右(含调味料)。其四是,“汤”基本都为粉剂沸汤点服,与点茶法相同,属于热饮,可见宋代的保健“汤”不论调味还是冲服法都模仿当时的饮茶。

     而“熟水”则更偏于享受和调理,一般是以单一香料(香药、香花、香草、香叶等)制作而成,属于香饮,所以有时也被称为“香熟水”。《事林广记.别集》中有“造熟水法”:“夏月凡造熟水,先倾百煎滚汤在瓶器内,然后将所用之物投入,密封瓶口、则香焙矣。若以汤泡之则不甚香。若用隔年木犀或紫苏之属,须略向火上炙过,方可用,不尔则不香。”又如宋代的“沉香熟水”,是用茶瓶倒置收集燃点沉香的烟气,再迅速倒入沸水密闭浸泡而成。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宋元古书中提到“熟水”的地方,大多是涉及香料的,或追求味道香美的,当然也会有例外。“熟水”更象是饮茶风尚社会背景下的“新异茶饮”。一些学者认为“熟水”是放冷后喝的冷饮,我则认为它冷热饮皆可,因为即是香饮,热饮才香,否则就不香了,而且“熟水”一词原本就是指沸水。南宋史浩《南歌子 熟水》有云“泻出温温一盏、涤烦膺。”明代《遵生八笺》中提到“花香熟水”,就是用一二盏浸花水兑入一壶滚汤中溢香饮用的。我所见资料,暂未见“熟水”有另外加入调味料的,实际是否有另加调味还有待考究。香“熟水”罕见作为方剂出现在宋元方书中,作为送服丸散的汤水倒是常见。

     至于“渴水”,多使用乌梅、杨梅、五味子、木瓜、里木(柠檬)等酸甜生津之物(多为果实)熬煮成浓浆备用,熬制时一般还要加入糖或蜜。饮用时兑水稀释服用,有时还要另加入一些香料,凉热任意,但多用于冷饮(加冰雪或入井冰凉)。显然“渴水”纯粹就是饮料了。一些文史小文常把“渴水”视为宋代饮料,这是有问题的,因为“渴水”一词大概最早出现在元初,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此词在宋代已经出现。元初佚名著作《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说“渴水番名摄里白”,“摄里白”又叫“舍里别”,应是阿拉伯语的音译,英语冻果汁水就是sherbet ,发音相同。舍里别“凡果木之汁,皆可为之”。从名称看,元人好饮此物的风尚不是学自宋人,而是蒙古铁蹄从阿拉伯地区带回来的。宋代当然也有此类饮品,但不使用“渴水”称呼,也不独自成类别。如周密《武林旧事》卷六〈凉水〉中提到的鹿梨浆、木瓜汁、荔枝膏水、金橘团等,可能就是此类东西,其中荔枝膏水很可能就是《事林广记.别集》中记载的荔枝浆渴水,它不是用荔枝果制作的,而是用乌梅、缩砂仁、桂、生姜汁、丁香煎汁加糖熬成膏保存,饮则兑水稀释,可能味道类似荔枝味。鹿梨浆也可能是鹿梨加糖熬制的糖浆的稀释饮品,鹿梨果实含糖量达15—20%,且能健胃、止痢。木瓜渴水也是元代流行饮品。这些可能都具有历史的承继性。

     陈元靓元初所作《事林广记.别集》“茶果类【汤  水 果】”中,“诸品汤”、“诸品熟水”、“诸品渴水”就是同在一处分别表述的,并未混合,可见古人是在意于其区别的。关于三者的不同区别,未见有近人留意于此。当然古人在某些语境中也常有将“汤”或“熟水”用于泛指,宋人有时也将两者混为一谈,可以互指。

     宋代爱把加工过的药食称为“熟”物,如“熟药”指炮制加工过的药物或成药。沸水称为“熟水”,如《圣济总录》中,很多丸散提到用“熟水”送服,即是用开水送服,如果这种送服“熟水”是加料的,有时也会称“某某熟水”,如薄荷熟水、麦门冬熟水、竹叶熟水、蜜熟水、生姜蜜熟水、砂糖熟水等,但可能更多时候会称“某汤”或“某饮”。宋元之所以把流行的一类“香饮”也称为“熟水”,大概是因为这类香饮常可“代熟水饮之”(《局方.缩脾饮》)。而这类“香饮”能被称为“熟水”(之前一般指开水),也足见其流行程度之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种中医药保健饮品
当茶人看《梦华录》时,我们看的是什么?
这个炎夏,跟着古人品饮解暑汤
《梦华录》中的宋人茶事
宋朝人喝的饮料,比《梦华录》里的还要多
《梦华录》里最甜的,竟不是“顾盼CP”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