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脉医学与“血脉论”孰是孰非 4
 
参考文献
 
1 毛良.《足臂十一脉灸经》的脉是“感传线”吗?.上海针灸杂志,1985(4):33-35.
2 毛良.古医书的“脉”是血脉非“灸疗感传”.中华医史杂志,2002,32(2):125-127.
3 毛良.《论衡》血脉学内容及其医史价值.中华医史杂志,1988,18(3):135-138.
4 毛良.我对经络及其学说起源的看法.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9):31.
5 毛良.古医书《脉书》诠释.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10):44.
6、7 李伯聪.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21-131;182-190.
8 张云翔.鑑古通今·推陈出新--——专家访谈.中国中医药报,第1版,1997年7月16日.
9 刘澄中.绵阳双包山汉墓出土的经脉漆木人形浅论.故宫文物月刊,1998,16(3):78-89.
10 长滨善夫、丸山昌朗[日](承淡安译).经络之研究.上海:千顷堂书局,1955,14-49.
11 张绘伍.经络敏感人临床实验报告.黑龙江针麻研究.1973(1):15-25.
12 陈克勤.发现“经络现象”二例.中医杂志,1964(5):22-26.
13 刘澄中.临床经络现象学.大连:大连出版社,1994,271-278.
14 刘澄中.大陆经脉史学研究的新检讨——从经脉现象、出土脉书与经脉木人谈起.新史学,2000,11(2):75-144.
15 孟昭威.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及其展望.中国针灸,1982(4):27;(5):25.参见:孟昭威.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及发展.针灸研究进展.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9-14.
16 李鼎(主编).经络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3;135-138.参见:李鼎(主编).经络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3;135-138。
17 王雪苔.中国针灸源流考.针灸针麻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543-552.
18 王雪苔(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针灸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33-40.
19 胡翔龙.金针之魂——经络的研究.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6;23-33;41-85.
20 马继兴.马王堆出土的古医书.中华医史杂志,1980,10(1):41-46.
21 马继兴.双包山西汉墓出土经脉漆木人型的研究.新史学,1997,8(.2):1-57.
22 马继兴.双包山汉墓出土的针灸漆木人型.文物,1996(4):55-65.   
23 康  殷.文字源流浅说(增订本).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196.参见:康殷.文字源流浅说.北京:荣宝斋,1979,460-461.
24 康  殷.古文字形所反映的商周时期的针、灸、熨(火烙)疗法.中国针灸,1984(5):46-56.
25 李建民.死生之域——周秦汉脉学之源流.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2000,提要,1-43.
26 赵恩俭主编.中医脉诊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1-26;166.
27 焦顺发.经络感传现象的初步研究.经络敏感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155-192.
28 沙洛(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穴区带研究小组).经络现象的初步研究.山西医药杂志,1974(2,增刊):10-46.
29 刘澄中.循经性疼痛与循经性異感·80例报导.针灸针麻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533-539.参见:刘澄中.循行性感觉病·80例临床报导.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12):711-713.
30 薛崇成.大脑皮层体感觉运动区病损时自发的经络感传现象·附四例报告.天津医药,1978,(11):508-511.
31 金凤汉.关於经络实质的研究.医学科学译丛·针灸专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55-60.
32 廖育群.中国古代医学不知“心脏跳动”.医者意也·认识中国传统医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2003,108-117.参见:廖育群.中国古代医学对呼吸、循环机理认识之误.自然辩证法通讯,1994,16(1):42-49.
33刘澄中.季钟朴学术思想与中国的经络研究——以“辩证唯物论指导中西医结合”一文读後感.医学与哲学,1999,20(6):3-6.
34刘澄中.季钟朴学术思想及其影响.季钟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4, 274-280.
35程之范.医生为什麼要有医学史知识.中华医史杂志,1999,29(1):56-58.
36刘澄中.高等临床神经学.大连:大连出版社,1996,53-118.参见:刘澄中.临床经络现象学.大连:大连出版社,1994,311-331.
37 Bender, MB.The phenomenon of sensory displacement. Arch. Neurol & Psychiat, 1951,65(May):607-621.
38薛崇成.循经感传现象与大脑皮层——应用针刺检查顶叶功能并观察幻肢.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5, 18(6):357-360.
39薛崇成.循经感传现象与大脑皮层——应用针刺检查顶叶功能并观察幻肢.针灸针麻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471-480.
40 廖育群.中医不叫科学,未尝不可.哲眼看中医.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7-94.
41 刘澄中、张永贤.经脉医学与针灸科学.台北:知音出版社,2005,1-803.参见:中国经络网(www.jingluo.com.cn)专著浏览网页与“三民网路书店”(www.sanmin.com.tw)。
42刘澄中、张永贤.经脉医学·经络密码的破译(附赠光碟:临床经脉现象).大连:大连出版社,2006,1-261.参见:中国经络网(www.jingluo.com.cn)专著浏览网页.
 
作者单位:116011  大连,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本文刊登在《中华医史杂志》2006年10月,第36卷,第4期,第231-238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结构针灸刺脉术的源流、发挥及应用
杨峰|既立其真,更穷流变——“血络”考论
经络是什么?
经络理论研究
以气解经络——读《针灸心法浅谈》体会
治水与治病:针刺疗法的诞生之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