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扁鹊

导读:··齐鲁针灸医家,针灸是“齐派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全国乃至海外均具有较大学术影响,为传承他们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弘扬齐鲁针灸学术,本刊自本期开始开设“齐鲁针灸医家”栏目,选取历代在齐鲁行医且在针灸临床和学术方面有重大影响的医家,探析其生平事迹、医学著作、学术思想(特点)、临床经验和对后世的影响,旨在为针灸学派研究、学术探讨和临床应用提供文献依据,扁鹊《难经》针灸学术思想探析,(1.山东中医

第39卷第4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SHANDONGUNIVERSITYOFTCMJOURNALOF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Vol.39,No.4卷第4期第39Jul.2015

7月20152015年年7月

··齐鲁针灸医家

编者按:齐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在稷下学宫、黄老之学等文化的影响下,独具特色的“齐派医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形成。针灸是“齐派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代表人物如春秋战国之扁鹊、汉代之淳于意、晋代之王叔和、南朝之徐叔响、金元之马丹阳、明代之翟良、清代之岳含珍和近现代的杜德五、张善忱等,他们或在山东出生、行医,或师从山东医家,在全国乃至海外均具有较大学术影响。为传承他们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弘扬齐鲁针灸学术,本刊自本期开始开设“齐鲁针灸医家”栏目,选取历代在齐鲁行医且在针灸临床和学术方面有重大影响的医家,探析其生平事迹、医学著作、学术思想(特点)、临床经验和对后世的影响,旨在为针灸学派研究、学术探讨和临床应用提供文献依据。

扁鹊《难经》针灸学术思想探析

张永臣1,贾红玲2,韩

涛1,汤继芹1

(1.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山东济南250355;2.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01)

[摘要]就扁鹊著作《难经》中针灸的学术特点从十二经脉主病的气血先后病说、《难经》对奇经八脉的贡献、《难经》针法、《难经》论特定穴、《难经》腧穴配伍方法五方面进行总结。

[关键词]医家;扁鹊;难经;学术思想[中图分类号]R22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659X(2015)04-0344-04

DOI:10.16294/j.cnki.1007-659x.2015.04.054

扁鹊是秦越人的尊称,先秦时期著名医家,《史记》专为其列传。关于其具体的生活时期,主要有三种观点:春秋早期[1]、春秋末期[2-4]和战国中后期[5-7]。关于扁鹊的里籍,认识不一:宋长贵、邵冠勇[8-9]认为扁鹊是齐国卢人,即今之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人;郭世余[10]、曹东义[11]认为是今河北省任丘市郑州镇药王祖业庄人;郎需才[12]认为扁鹊可能是齐国海边人,也可能是今沧州一带人。笔者认为,由于古代对里籍的管理很模糊,加之文献记载不精确,才造成了诸家的争议。扁鹊极可能是山东、河北一带人,齐国经济相对发达,其早年生活、学医、行医均在此两地,后游历天下,足迹遍布于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地。扁鹊曾在山东行医是不争的事实,故可称其为齐鲁医家。对《难经》的作者问题,学术界也众说纷纭,但认为秦越人比较接近或符合历史事实,即使不是秦越人本人所写,也一定是其学术继承者、虔诚的信徒记其师说而成[13]。扁鹊精通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对中医学,尤其是脉学,做出了杰出贡献。现据相关资料,对扁鹊及其《难经》的针灸学术思想

略述如下。

1提出十二经脉主病的气血先后病说

《灵枢·经脉》的病候分为“是动则病”与“是主……所生病”,然未言明其内涵。《难经》率先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著名的“气主煦之,血主濡之”理论。《难经·二十二难》云:“经言脉有是动,有所生病,一脉辄变为二病者,何也?然:经言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所生病也。”即“是动病”指气病,“所生病”指血病,这是在气血理论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内外病因侵袭人体的经脉,首先会致“气留而不行”,即形成“是动病”。因气为血之帅,血行依赖气的推动,气病必及于血,故二十二难曰:“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从而形成“所生病”。

2对奇经八脉的阐释

2.1解释奇经八脉的命名奇经八脉的命名主要

反映的是各经的功能特点。《难经会通》云:“任之为言,妊也,统诸阴脉行于腹里,为人生养之本也。”任脉之名突出了任脉具有任养胞胎的功能。《难经·二十八难》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督脉,督即察看、督促之意,强调了督脉对人体诸阳经的总督、统领作用。《难经·二十

[收稿日期]2015-03-14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厅课题(编号:J14WC55)

[作者简介]张永臣(1968-),男,江苏省丰县人,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针灸学文献和临床应用研究。电话:18853109361,邮箱:zhangyc58@sina.com。

344

2015年7月张永臣:扁鹊《难经》针灸学术思想探析第39卷第4期

八难》曰:“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冲脉是奇经中分布最广的一条经脉,并足少阴、阳明之脉,渗三阴、灌诸阳,联络于任、督二脉,故有“血海”“十二经脉之海”之称,病候也表现出“逆气”之状。《难经·二十八难》曰:“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难经会通》曰:“带之为言束也。总束诸脉,使不妄行,如人束带而前垂,故名。”带脉之名指其具有约束纵行经脉的作用。《难经·二十八难》曰:“阳跷脉者,起于跟中。”“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跷脉之名反映了跷脉与下肢运动有关。《难经·二十八难》曰:“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维者,维持之义,此脉为诸脉之纲维,故曰维脉。维脉之名说明其在人身主要行使对阳经和阴经的连络、调节作用。

中督脉时,常因经气阻滞脊柱、头面或筋脉肢体,表现出头痛、神昏、项强、腰脊强直疼痛、俯仰辗转困难等症,久病精气亏虚会出现脑髓亏虚、头晕目眩、腰脊酸软等症状。《难经·二十九难》曰:“任之为病,其内苦结,男子为七疝,女子为瘕聚。”《难经经释》说:“结,坚结凝滞也。任脉起胞门行腹,故为内结。”任脉病证主要涉及胸部、腹部、泌尿生殖、咽喉等处,病候主要有疝气、带下、瘕聚、月经不调、不孕不育、产后疾病、睾丸肿痛、咽喉疼痛、肺部疾病、胃脘痛、肛肠病证、虚损等。《难经·二十九难》云:“冲之为病,逆气而里急。”冲脉受邪后常致经气厥逆上冲,出现腹部胀满、拘急疼痛、气机向上攻冲等病证。后世医家在《难经》的基础上对冲脉的病候又不断补充、完善。《圣济总录·虚劳里急》曰:“虚劳之人,肾气不足,伤于冲脉。其证腹里拘急,脐上至心下引痛,不能食,身寒而栗也。”《难经·二十九难》曰:“带之为病,腹满,腰痛溶溶,若坐水中。”带脉经气不利时会出现腹部胀满、腰部疼痛的症状。《脉经·平奇经八脉病》曰:“左右绕脐腹,腰脊痛,冲阴股也。”《难经·二十九难》曰:“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跷脉失常后会出现肌肉筋脉痉挛拘急,或弛缓痿废的病证。《难经·二十九难》:“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阴阳维脉失常会出现寒热、心痛、神疲肢倦、抑郁、目眩、全身酸楚疼痛、胸腹疼痛等病证。

2.2梳理奇经八脉循行及与奇恒之府的关系奇

经中阴阳跷脉和阴阳维脉分别有两条,任、督、冲、带都仅有一条。据《难经·二十八难》所述,奇经八脉中除带脉是环腰而行外,其他都是从下向上纵行,但在循行中也有并行、交会、交叉的联系。不仅奇经间有沟通,其与正经也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督脉、阳维、阳跷脉与人体的阳经相连;任脉、阴维、阴跷脉与人体的阴经相连;冲脉与阴经、阳经皆有联络;带脉环行于腰部,与多条阴经、阳经交叉。在脉气上,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相通,故而有八脉交会穴。奇经和正经通过这些交叉、交会形成了一个复杂、有序而周密的经络体系。奇经八脉间无表里关系,与五脏六腑的联系也多是借助分支或他经的交会而实现。任、督、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即“一源而三歧”。督脉“并于脊里”“入属于脑”;冲脉为十二经之海,渗贯气血,与脉相联;带脉“起于季胁”,与胆经绕腰一周。可见奇经八脉与女子胞、脑、髓、骨、脉、胆等奇恒之府联系密切。

3针法

3.1强调左手(押手)的作用《难经·七十八难》

曰:“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当刺之时,必先以左手压按所针荥输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又云:“左手见气来至,乃内针;针入见气至,乃出针。”可知:左手进针前可以起到探明穴位、取准穴位、便于进针、减少穴位疼痛或不适感的作用,进针后可以起到候气、催气的作用,得气后利于补泻手法的操作,出针后可以按压针孔实施补泻或避免穴位出血。

2.3阐述奇经八脉的蓄溢、调节功能《难经·二十

八难》曰:“比于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故圣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环周。故十二经亦不能拘之。”人体十二经气血满溢时则会归藏于奇经之中,犹如降水较多时水流就会循沟渠储藏至湖泊中一样。同样,当人身需要气血时,奇经八脉就会将所存气血外输于十二经脉而充养周身。奇经八脉在蓄储、外泄中对十二经气血进行调节,自成体系,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难经》此番论述颇为经典,后世常加以引用。

3.2强调针刺深浅要适应四时季节《难经·七十难》

认为,针刺的深浅需顺应四时阴阳的升降变化,春夏宜浅刺,秋冬宜深刺。并提出“春夏必致一阴”(即针由深出浅)和“秋冬必致一阳”(即针由浅入深)的针刺方法。原文曰:“春夏者,阳气在上,人气亦在上,故当浅取之;秋冬者,阳气在下,故当深取之。”又进一步指出:“春夏温,必致一阴者,初下针,沉之至肾肝之部,得持一阴也;秋冬寒,必致一阳者,初内针,浅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气推内之阳也。”

2.4总结奇经八脉的病证特点《内经》对奇经八

脉的病证论述较为简约,《难经》则更加全面而具体。如《难经·二十八难》曰:“督之为病,脊强而厥。”当邪

345

3.3阐发迎随补泻法《难经·七十二难》曰:“所谓到十二穴,兑骨即掌后锐骨,神门穴在此。

《难经·六十六难》解释了五脏“以输为原”的道理,曰:“十二经皆以输为原者,何也?然:五脏输者,三焦之所行,气之所留止也。三焦所行之输为原者,何也?然: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

《难经·六十二难》云:“腑者,阳也。三焦行于诸阳,故置一腧,名曰原。腑有六者,亦与三焦共一气也。”说明了五脏“以输代原”,六腑经脉专设原穴的道理,腑独有六,乃因六腑属阳,三焦之气常运行在阳经之间,因而六腑设有原穴。

迎随者,知营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也。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这是根据营卫气血、表里阴阳理论对迎随含义的阐述。迎,指的是泻,逆着经脉循行方向而刺;随,指的是补,顺着经脉循行方向而刺。后世发展为经脉逆顺补泻法。

3.4强调营卫补泻法《难经·七十六难》云:“当补

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营置气……营卫通行,此其要也。”具体论述了从卫和营取气的方法。“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说明在进针得气后,将针推进下插,以从卫分引阳气深入为补;摇动针身,由深向浅抽提,以从营分引阴气外出为泻。补法从卫分取气,由浅向深按插,即从卫分引气深入以纳之;泻法从营分散气,由深向浅抽提,是从营分引气外出以散之,后世发展为提插补泻法。《难经》重视营卫,根据营卫的分布,而决定针刺深浅。如《难经·七十一难》曰:“刺阳者,卧针而刺之;刺阴者,先以左手摄按所针营俞之处,气散乃内针。是谓刺营无伤卫,刺卫无伤营也。”这既阐明了根据营卫分布决定针刺深浅,同时也说明针刺深浅之时的具体操作手法。它进一步阐发了《素问·齐刺论》“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的观点,对于临床的具体应用更具有实际操作意义。

4.3首次提出八会穴概念《难经·四十五难》云:

“腑会太仓(中脘),脏会季胁(章门),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血会膈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膻中)。”八会穴与其所属的八种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有着密切关系,当八种脏器组织出现病变时,均可反映到相应的会穴,因此可以通过望诊、切诊八会穴协助诊断疾病,并应用八会穴治疗相关的脏腑组织疾病。八会穴还用于主治热病,即四十五难所云:“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难经经释》云:“热病在内,则邪气已深,不可浅治,故必从其气所会聚之处攻取其邪,乃能已疾也。”

4特定穴

4.1阐明俞募穴治病机制俞募穴是脏腑经气聚4.4指出五输穴的五行属性和主治《灵枢·本输》

结、转输的枢纽,《难经·六十七难》指出:“五脏募皆在阴,而俞皆在阳者,何谓也?然: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滑伯仁也认识到了脏腑腹背经气的联系,其《难经本义·卷下》云:“阴阳经络,气相互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阴病行阳,阳病行阴”的理论揭示了脏腑俞募在生理上经气可以由阴行阳,由阳行阴,阴阳互通,维持相对平衡;在病理上五脏疾病可出行于阳分,六腑疾病可入行于阴分;在治疗上阴病可以针刺在阳的背俞穴,阳病可以针刺在阴的募穴。据此意旨,得出脏病取背俞、腑病取腹募的取穴方法,丰富了俞募穴理论。王叔和受《难经》启发,在《脉经》卷三、卷六列举了背俞穴与腹募穴同时配用的处方。《图注八十一难经辨真》云:“阴病行阳,当从阳引阴,其治在俞”,“阳病行阴,当从阴引阳,其治在募”,也是此意。

仅指出肺出于少商,为井木;膀胱出于至阴,为井金。《难经·六十四难》补全了十二经五输穴的五行属性,并加以概括,即“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输土,阳输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为何是“阴井木,阳井金”?《难经·六十四难》解释曰:“阴井乙木,阳井庚金。阳井庚,庚者,乙之刚也。阴井乙,乙者,庚之柔也。乙为木,故言阴井木也。庚为金,故言阳井金也。”

五输穴主治病证的系统阐述见于《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这是根据五输穴五行配属,结合脏腑生理、病理总结出的,它概括了五输穴的主治特点。后世医家对此进行了注释,如《难经本义》曰:“井主心下满,肝木病也。足厥阴之支,从肝别贯膈,上注肺,故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心火病也。输主体重节痛,脾土病也。经主喘咳寒热,肺金病也。合主逆气而泄,肾水病也。”从经文中可以看出,《难经》把五输穴的主治与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联系在一起。

4.2完善原穴理论《灵枢·九针十二原》和《灵枢·

本输》篇中就载述了十一条经脉原穴的名称和位置,但缺手少阴心经原穴的名称及位置。在《难经·六十六难》中,所载“心之原”还是“出于大陵”,另增“少阴之原出兑骨”,原穴由《灵枢·本输》篇的十一穴发展

5腧穴配伍方法

346

2015年7月张永臣:扁鹊《难经》针灸学术思想探析第39卷第4期

5.1补母泻子法根据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理季五脏五输配穴法。如《难经·七十四难》论述:“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者,何谓也?然: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荥者,邪在心;季夏刺俞者,邪在脾;秋刺经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肾。”这实质上是根据五输穴均以井木为始,与一年的季节顺序相应而提出的季节性选穴法。

综上,《难经》八十一难中有三十二难涉及针灸学内容,在阐述经脉、络脉、奇经八脉、俞穴、募穴、八会穴、五输穴以及补泻针法、得气、主治病证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内经》虽然已有奇经八脉的相关论述,但内容多散见于各篇,未成体系,且各篇论述内容之间常有不同,未把这些经脉归为一类。《难经》首提“奇经八脉”之名,二十七难至二十九难集中探讨了奇经的概念、作用、循行起止及主病内容,明晰了奇经概念与功能,概括了督脉、任脉、冲脉循行,补充了带脉、跷脉、维脉循行,完善了奇经主病理论,自此奇经八脉理论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呈现于中医理论之中。第六十九难至八十一难讨论了针法和特定穴的相关问题,完善了俞穴、募穴、原穴、八会穴、五输穴的内容,尤以五输穴的论述较多,六十二难、六十三难、六十四难、六十五难、六十八难、七十三难、七十四难均有论述。认真梳理《难经》针灸学内容,对当今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郎需才.扁鹊活动年代及事迹考[J].中医杂志,1980,25(4):68.[2]王利器,王贞珉.汉书古代人物表疏证[M].济南:齐鲁书社,

论,《难经·六十四难》按照五行相生关系,每条经各有一“母穴”和一“子穴”。“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难经·六十九难》提出了“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补泻法,即“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假令心病,泻手心主输,是谓迎而夺之者也;补手心主井,是谓随而济之者也。”泻可取心包(火)经的输(土)穴大陵,补可取心包(火)经的井(木)穴中冲,这是“本经补母泻子法”。肺虚可用脾(土)经穴位,补脾经输(土)穴太白;肺实可用肾(水)经穴位,泻肾经合(水)穴阴谷,这是“子母经补母泻子法”。此外,还有“同名经补母泻子法”,即某经有病,可取与之同名的经脉腧穴来治疗。如心阴不足所致心悸、失眠,取同为少阴之肾经穴,心属火,木为火之母,取肾经属木穴涌泉可补之以补心阴;足厥阴肝经之实证,取同名经手厥阴心包经的腧穴,肝属木,火为木之子,取心包经火穴劳宫可泻之以泻肝火。

5.2泻南补北法泻南补北法是根据五行生克制

约规律而制定,实际上是取用五输穴的方法。这是治疗肝实肺虚之证,要用泻心火、补肾水的方法;不是泻火补土,而是泻火补水。《难经·七十五难》曰:“经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何谓也?……东方肝也,则知肝实;西方肺也,则知肺虚。泻南方火,补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得平木也。”泻南补北法可说是对“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补充。

1988:425.

[3]温如杰.扁鹊生存年代考[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86,10

(2):52.

[4]曹东义,郭双庚,王振瑞,等.扁鹊生活年代考[J].天津中医药

大学学报,1995,14(1):28-32.

[5]何爱华.秦越人(扁鹊)事迹辨证[J].中医药学报,1986,13(1):

5.3刺井泻荥法井穴位处指(趾)端,肌肉浅薄,

难以实施补泻手法,故《难经》提出了刺井泻荥法,即当取井穴施泻法时,可以取荥穴代替,主要适用于慢性病的实证。如《难经·七十三难》曰:“诸井者,骨肉浅薄,气少不足使也,刺之奈何?……当刺井者,以荥泻之。”这实际是一种取穴的方法,即须泻井时,采用“实则泻其子”的方法,取荥穴以泻之。《难经经释》云:“诸井皆在手足指末上,故云肌肉浅薄。气藏于肌肉之内,肌肉少,则气亦微。不足使,谓补泻不能相应也。”《难经》中未言及补井之法,明代汪机《针灸问对》曰:“若当补井,则必补其合。”因此有“泻井须泻荥,补井当补合”之说,这是五输穴子母补泻取穴的又一种用法。如取肺经的井穴少商施泻法时,可以取荥穴鱼际代之;取肺经的井穴少商施补法时,可以取合穴尺泽代之。

51.

[6]卢南乔.山东古代科技人物论集[M].济南:齐鲁书社,1979:3.[7]章次公.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集释[J].新中医,1959,10(9):23.[8]宋长贵.扁鹊(秦越人)籍贯考[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6,10

(1):46-47.

[9]邵冠勇.扁鹊籍贯问题源流考[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6,10

(2):50-51.

[10]郭世余.对扁鹊里籍的点滴吾见[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4,

13(1):22-23.

[11]曹东义,高洁明,孟庆生.就扁鹊里籍再答温先生[J].河北中

医学院学报,1994,9(4):6-8.

[12]郎需才.扁鹊籍贯的探讨[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85,4(1):

21-22.

[13]张瑞麟.《难经》作者之我见[J].中华医史杂志.1999,2(2):114-

5.4四季五脏五输配穴法《难经》根据五脏应四

116.

季阴阳,以及五脏与五输的五行相属关系,提出了四

34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经》与《难经》针刺补泻理论之区别
针灸素难要旨(高武)
子午流注说难
一-4-3-2-2 中医 ---- 医术 ---- 疗法 ---- 针灸
扎针灸该怎么选穴位?
针灸学绪论-青笋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