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贴敷治呃逆验方7则

导读:

贴敷疗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适用于内、外、妇、儿诸科疾病,但必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辨证施治。其在内科病症中常见的适用范围有感冒、哮喘、咳嗽、疟疾、中风、高血压、痹证、失眠、胃痛、呕吐、呃逆、咯血、尿潴留等。今天推送介绍贴敷治疗呃逆的验方验案。

//////////



贴敷治呃逆


主编/田从豁、彭冬青

呃逆俗称“打呃”,由气机逆乱所致,可分虚、实两类。实证者,如胃寒,则呃逆声音沉缓有力,喜热饮,中脘冷胀,纳呆便溏,苔白润,脉迟缓;如胃热,则呃逆声音响亮,连续有力,喜冷饮,烦渴,便秘,苔黄,脉滑数;肝气犯胃,则呃逆常因情志而作,睡时停止,醒时又作,胸脘痞闷胁痛,苔薄白,脉弦。虚证者,脾胃阳虚,则呃逆声低弱,气不持续,面色少华,手足欠温,纳呆便溏,舌淡胖,脉濡;胃阴亏耗,则呃逆断续而急促,口干烦渴,饮食不进,形体消瘦,躁动不安,舌红少苔,脉细数。西医学认为,呃逆是一个常见的生理现象,因为横膈膜痉挛收缩而引起。胃、食管功能或器质性改变,外界物质,生化、物理刺激均可引起呃逆。

本病以胃中寒凝为多见,处方以温中行气为主法,方以公丁香、母丁香、刀豆壳、柿蒂、木香、沉香行气降逆止呃,配以附片、茴香、干姜、肉桂、食盐温阳祛寒,蜂蜜补脾和中,调和诸药。兼夹胃火上逆者加黄连、栀子等清火之药。嘱患者配合深吸气,然后憋住,尽量憋长一些时间,然后呼出,反复进行几次,疗效更佳。

贴敷方

1.丁香姜附散(《中华脐疗大成》)

主治:虚寒呃逆。

处方:丁香、木香、干姜、附片、羌活、茴香各12g,食盐适量。

用法:将前6味药混合共碾成细末,贮瓶密封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以温开水调成糊状,敷于脐孔上,盖以纱布,胶布固定。再将食盐炒热,用布包裹,趁热熨于脐上,冷则再炒再熨,持续40分钟。每日2~3次。

2.丁柿韭积散(《家庭脐疗》)

主治:胃寒呃逆。

处方:丁香、柿蒂、韭菜子、枳壳各等量。

用法:上药共压粉。取药粉10g,以醋调为膏涂脐。

图:韭菜子(图片来源《一味药补肾虚》

3.复方丁香散(《中医脐疗大全》)

主治:呃逆。

处方:公丁香、母丁香、刀豆壳、柿蒂、油官桂各10g,面粉适量,黄酒适量。

用法:将上5味中药混合硏为细末,过筛后加入面粉适量拌匀,再加入黄酒适量调和,使软硬适度,制成2个小圆形药饼分别贴于脐中、肾俞穴上,盖以纱布贴紧固定。每日换药1次,10日为1个疗程。

4.丁姜蜜(《中华脐疗大成》)

主治:呃逆久发不愈。

处方:公丁香10g,姜汁、蜂蜜各等量。

用法:混合捣烂成膏贴于脐孔上,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10日为1个疗程。

5.丁香桂沉散(《中华脐疗大成》)

主治:脾胃阳虚型呃逆。

处方:母丁香、肉桂、沉香各15g,食盐、麦麸各适量。

用法:将前3味药混合共碾成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填满脐孔,盖以纱布,胶布固定。再将食盐和麦麸合在锅内炒热,用布包裹,趁热熨于肚脐处,冷后再炒热再熨。

图:母丁香

6.二香萸姜散(《中华脐疗大成》)

主治:顽固性呃逆。

处方:丁香、沉香、吴茱萸各15g,生姜汁、蜂蜜各适量。

用法:将方中前3味药混合共碾成细末,贮瓶密封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加入姜汁和蜂蜜调成膏状,直接敷于脐孔上,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现代医案

蔡氏在临床中采用吴茱萸醋调后贴敷足三里、膈俞、胃俞、肺俞、肾俞等穴治疗呃逆28例,并与654-2针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的14例进行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临床选取2010年1月— 2012年3月就诊于南阳医专二附院内二科的呃逆患者 42 例,其中男 23 例,女19 例;年龄 24~74岁;病程最短 3 日,最长 3 年;患有胃炎者 15 例,胃溃疡 6 例,胃癌者8 例,十二指肠溃疡者 4 例,脑血管病者 5 例,心血管病者 4 例。按就诊单双日顺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 28 例与对照组 14 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呃逆发作频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取双侧足三里、膈俞、胃俞、肺俞、肾俞穴。患者取舒适体位,穴位消毒,将吴茱萸粉用醋调后贴敷在以上穴位上,1次/d,每次10~18h。对照组用654-2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每侧1 mL, 1次/d。两组疗程均为 7d。疗效标准为治愈:呃逆停止,随访 1 月以上无复发。显效:呃逆基本消失,随访偶有复发,但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有效:呃逆较治疗前发作频次减少,持续时间缩短。无效:呃逆无变化甚至加重。治疗结果:治疗组28人,治愈20人,显效4人,有效2人,无效2人,总有效率92.86%,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按释:本案所治疗的顽固性呃逆多是久病或术后的患者,此类患者多因过食生冷,突然吸入冷空气,寒气蕴蓄中焦,损伤胃阳,浊气不降,气逆动膈;或因情志不遂,气郁化火,肝火犯胃,胃失和降;或因体质虚弱,心血亏虚,津液不足,胃失润养,胃气不降,膈动气逆而致呃逆。均由于正气亏虚、气机不利、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引起。吴茱萸性热,味辛、苦,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功能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主治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等。通过临床观察,取吴茱萸单味药穴位贴敷法,其优点在于单人操作,方便易行,药物廉价,安全可靠,而且患者痛苦小,易接受,且效果显著,大多患者于贴敷后30~40 min时呃逆逐渐停止,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特效方法

总评:呃逆病位主要在中焦,由于胃气上逆动膈而成。呃逆的辨证施治,须先辨虚实寒热。常见证型有胃中寒滞型、胃火上逆型、气逆痰阻型、脾胃阳虚型、胃阴不足型。本病轻者可自愈。少数危重病人晚期出现呃逆者,是元气衰败,胃气将绝之征象,预后不良。

[1]蔡欣.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顽固性呃逆28例疗效观察[J].国医论坛,2012,27(04):3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 【中医治疗呃逆常用三则处方】—...
丁香柿蒂汤
呃逆诊治精粹
呃逆(膈肌痉挛)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
打嗝老不好试试丁香柿蒂汤 – 经方派
每日一对:丁香配柿蒂,止呃逆之要药主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