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旧时呼伦贝尔市宫观庙宇

关帝庙  清雍正十二年(1734),修筑呼伦贝尔城,内陆汉族工匠、郎中、相士等各行各业技术人才纷至沓来,汉族人口比例逐渐上升。随着道教传播,道教信徒也随之增加。清嘉庆元年(1796),呼伦贝尔城副都统衔总管衙门在驻军营盘附近修筑悬挂蒙古文牌匾、内藏蒙古经卷的关帝庙。清道光六年(1826),由布特哈总衙门副都统松阿、乾清门行走常兴、总管吉坤泰等人倡议,由布特哈八旗官兵集资,在总管衙门驻地(今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后宜卧奇村)建关帝庙,一高二低7间正殿,5间东配房,三进大门,草盖、砖面、围以松木板栅,正殿内供关帝(关羽)泥塑像,两旁立有关平、周仓泥像,店额上挂有历代总管题写的:天中日午、乾坤正气、忠孝神仙等匾额。

祭祀活动是清代官场时尚,一些重点寺庙由官修、官祭。如海拉尔市关帝庙、羞岳庙等均列为呼伦贝尔地区中心庙,每年祭祀费用由呼伦县(今海拉尔市)列支核销,使官祭与道教活动及民众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民国初期盛行官吏祭祀,呼伦贝尔副都统贵福和兴安北省省长凌升,曾于每月农历初一、十五日(朔望斋日)沐浴斋戒,在卫队簇拥下乘马车到关岳庙上香祭祀。上行下效,每月初一、十五日成为官府各级官员不成文例行祭日。一年中还有庙会、吉祥道场和超度亡灵等活动。各地民众每逢庙会或祭日也前往庙观烧香磕头,祈求降福禳灾。

老君庙、娘娘庙  民国21年(1932)前,扎赉诺尔煤矿工人于今农贸市场处建起一座老君庙。日本侵略军侵占扎赉诺尔煤矿后,改称护矿寺,后又重建。据调查,庙里无塑像,只供有老君牌位,众多煤矿工人定期带着香烛果品前往叩拜供奉,以求平安。民国26年(1937),在满洲里市区铁道北六道街建吕祖庙一座,供奉吕洞宾。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四月十四日(吕祖生日)有庙会,信徒200余人。同年,在市区铁道北五道街建娘娘庙一座,称后土行宫。庙内塑有娘娘坐像一尊,后两侧有2使女,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和三月十五日举行庙会。庙会期间,除上香礼拜活动外,还要演戏并有商贩摊点交易等活动。

民国36年(1947),呼伦贝尔岭东农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道教、佛教被视为封建迷信,发动群众砸毁神像,寺庙被拆除或做它用。呼伦贝尔岭西由于牧区实行民主改革政策,一些道观庙宇幸存下来,僧人道士仍进行正常宗教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类寺庙中神像、法器、经卷等被查抄、毁坏,道观寺庙均被拆毁或挪作他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建民:全国各地关帝庙楹联面面观
城市印象 | 北京历代帝王庙
长春关帝庙—昔日的庙宇群
兖州古佛寺道观初考
记事文学:远古的台儿庄(八)庙会贸易
乌鲁木齐的“红庙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