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闽侯县青圃灵济宫

    青圃灵济宫在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青圃乡。始建于五代,初名大王庙,明代永乐十五年 (1417)重建后赐名灵济宫。传说明永乐皇帝的母后身得疑难之症,后颁诏天下,寻医求治,闽侯青圃人曾神孙揭榜进京医治,手到病除,永乐皇帝龙颜大喜,逐赐令重建青圃大王庙,建成之时并御手其额“灵济宫”,时该宫建筑壮观,规模宏大。现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圃灵济宫主祭道教民间俗神二徐真人,从两宋时期以来,就是福建著名的民间道教圣地。明代时因明成祖朱棣崇信,使闽侯青圃灵济宫达到兴盛的顶峰,明成祖曾专门拨款修建灵济宫,宫庙建筑异常雄伟壮观一时。当时灵济宫的管理者们非常自豪在山门上嵌刻上“欲观北京皇帝殿,先看青圃慈济宫”的对联。可惜由于历史变迁,明代的建筑多已不存,现存的明代建筑仅为全木结构的碑亭,以及下面的明成祖朱棣御赐的石碑、石龟跌。现大殿为民国年间重建,殿内众神造像多为本世纪80年代所造。

    改革开放后,灵济宫才开始又恢复青春。1988年青圃灵济宫被村民收回,村民们还自发地集资维修宫内外建筑,并重新造像布置灵济宫神殿。如今,修葺一新的灵济宫,建筑面积约有2460平方米。沿石条相彻的大道向上,迎面是一道上书“升平人瑞”的石碑坊,上雕人物花草树木,刻工精美,为明代遗物。走过碑坊便是一座阁楼式山门,上书“金鳌门”三字。山门后就是挂有“闽侯青圃灵济宫”牌额的庙堂。 庙堂为前厅后殿式布局,厅殿连为一体,没有明确界限,主要陈设是戏台、阁楼式看台及神殿。前厅约占整个庙堂面积的三分之二,为日常村民演戏酬神和信众神诞聚餐之所。灵济宫这种厅殿连为一体的庙堂布局在福建民间宫庙中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这种建筑陈设也充分说明了民间宫庙不仅仅是民间信仰开展的宗教场所,而且也是村民的公共聚会之地与公共文化娱乐之所。 灵济宫后殿,即神神,正殿立“御封洪恩上帝”碑额,正中供奉二徐真人身着明代帝王装的“金阙洪恩真君”和“玉阙洪恩真君”造像,左右为其二像的金身塑像。正殿左右有两偏殿,分别名为“永安宫”与“注生堂”,供奉二徐真人的父母与其两位夫人。延伸至前厅内的左则与右则殿堂供奉着二徐真人的部下。左则为左相、吏部、礼部、刑部、春报等四位“御前官员”,以及查大元帅、岳大元帅、魏大元帅、马大元帅等四位当年随二徐南下的将领;右侧为右相、户部、兵部、工部、地府使者、秋报等四位“御前官员”,以及边大元帅、许大元帅、赵大元帅、魏少爷(左侧魏大元帅之子)等四位当年随二徐南下的将领。 灵济宫庙堂大门外左侧为木构建筑式样“御碑亭”,高7.2米,由20多根大木柱立地支架,亭上盖青色小瓦,四角蚩吻兽头。据专家考证,该碑亭具有辽金时代北方木亭的风格,在南方能见到,实属罕见。木亭结构牢固,虽经500多年的风雨,但保存仍较完好。亭内的石制龟蚨背驮高大“御碑”仰首而伏。“御碑”是明成祖所赐,麻石质料,碑身高4.2米,宽0.6米,厚0.42米,碑顶半圆,上刻篆字“御制洪恩灵济宫之碑”,碑文为楷书字体,由于由碑亭保护,碑文大部分字仍可清晰可读,约有720字。碑文两旁饰以蝙蝠图案,花样精美。碑下的龟座高1.4米,作伸颈昂首状,龟体石料红白相间,光滑似镜,可惜上面已布满细坑,龟吻部分已没有了。据说是因为龟身上的石粉可治家畜之病,特别是治生猪的病。因此,附近乡民经常用刀来刮取石龟粉末给猪吃,以致于龟体受到损伤。看来文物保护方面的宣传要加强。今天,为保护这些明代的文物,闽侯县及福建省已将灵济宫列为县级(1989年3月立)和省级(1991年3月立)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徽宣城徐氏祖源:不独声名昭日月 永同地久与天长……
虞世南《东庙堂碑》二
唐代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彩版二种) 放大版 93张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唐代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彩版二种)
虞世南楷书《孔子庙堂之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