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教在青阳县的发展

     据旧县志记载:西汉元封年间(前110—前105)沛人窦子明为陵阳县令,后登九华山,结茅以居,穴石为丹灶炼丹。“三年丹成,有白龙下降负之而去”。刘向《列仙传》有记。
  三国时道教人物赵广信,曾来九华山采药炼制“九华丹”。晋代道教丹鼎派创始人葛洪也到过九华采药炼丹,今葛仙洞、炼丹井是其遗址。
  唐代,道教达到全盛。旧传当时九华山为道教的“七十二福地”之三十九位(陈蔚:《九华纪胜幻。女冠道士激增,宫、观大量出现,规模较大的有唐王朝赐额的九华山开元观(开元中建,“诏以馆元真”)。仙坛宫(天宝间建)、甘贽道庄(贞元间建)等。其中以乾宁年间(894—898)创建的延华观最负盛名,相传观中道士赵知微有“仙术”,他曾在凤凰岭岩下植桃千树,乾道中朝廷征诏不出,御赐以“碧云星冠、青霞羽衣”。其弟子皇甫元真亦以“棋格无敌,黄白术复极元妙”著称。本县其他乡镇,也先后兴建宫、观多处,主要有保宁观(旧名崇德观。南唐天顺间建,今县农机厂所在地)、吕祖祠(在九郎墩)、武圣宫(在木镇街口)、崇真观(后唐天顺二年建,今为陵阳职高校址)、东山道院(在沙济谢村)及南阳乡境内的塔院等。
  两宋以后,本县道教由盛转衰。九华成为佛教名山,昔曾炫赫一时的延华观、甘贽道庄分别成为佛门的沙弥庵和龙门寺。而一批全真派道人(即出家道士)仍坚持授徒传教,从事采药、炼丹、辟谷、服气等道术,以办香会与布施为生,并与官绅交往密切。明朝建立的云峰堂、玄夷堂、九华正院和太极洞、古仙洞、燕子洞等,都是全真道人聚居修炼之所。明万历年间,官方特设五溪行馆,置道士专司接待来往官绅。名儒王阳明曾与伏虎洞松毛道人及名道蔡蓬头交往,并赠有诗词。
  清室独崇佛教,本县道教渐趋衰落。至民国,仅九华山的太极洞、犀牛望月、白云观、燕子洞、古佛洞及陵阳乡境内的道僧洞、新河乡观音洞、酉华乡仙人洞等处住有道人,香火冷落,生计维艰,终于不得不依附佛教,形成释、道合流。一些寺庙宫观,和尚与道士杂居,女冠与尼姑共处,道僧洞外住道士内往僧人,胜曼精舍、大慈庵则既奉三宝,又供佛陀,道人户籍也被列入九华佛教会的名册。据《安徽省民国二十三年度年鉴》统计:境内有道观8座,道士13人。时最大的道观为崇真观,该观旧名招隐宫,位于东山湾招隐山下陵阳河东岸,依山面水,环境清幽。始建于后唐,有泉从石中流出,因此宫名招隐,泉曰隐真。宋治平中赐额。俗有“双髻仙”歌记入旧志。明初,观中道士鲍宏有异术,曾游张真人府,授“知事”职。金陵(今南京)魏国公徐宏基令祷雨,立应。众皆敬仰,观中香火旺盛一时。后经战乱圮败。民国时期,陵阳缙绅筹资修缮,并建新房屋多处。
  建国初,部分道观已易名寺庙为僧尼所居,部分道观经兵乱毁废或改建它用。时本县尚有正一道人(即在家道士,又称伙居道士)10余人。正一道士散住各乡镇,定期斋戒,崇拜鬼神,画符念咒,主要奉持《玉皇经》、《道德经》和《正一经》,在民间进行祈祷斋蘸及丧葬超度等宗教活动。有的还娶妻生子,平时以送符箓、打斋蘸、驱鬼降妖、超度亡魂、扎丧事纸物为主要收入。后大多病故,少数改从他业。近年来虽少数人在民间有所活动,但范围很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丹蹊访道游记之北京白云观见闻记
温州道教、道观的那些事儿
五岳中唯一一座佛道共生的圣山
为什么王屋山是道教第一洞天?
《哈尔滨百年过影》连载(二十):道·道教与松峰山道观
临海道教历史[转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