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新领导上任,第一件事往往是大面积调整干部?

在职场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一个地方或部门的主要领导变动之后,往往会先沉寂一段时间,然后就是大规模地调整干部,这仿佛已经成为了职场惯例。

那么领导变动后为什么要大面积动干部呢?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事。我们先看个小故事:

海主任外放任局长后,后发现局里的干部死气沉沉的,一点活力和竞争意识也没有,对安排的工作不是敷衍应付,就是得过且过。海主任也不着急,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开展党建活动,每周学习研讨,间或组织外出学习,学习完毕后必定要讲一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二件事,以科室为单位组织走访调研,每到一处,就发一篇关于某个业务开展的思路想法。调研完了,编了一本小册子分发到各科室,叫战略发展汇编。

第三件事,调来了全局干部资料,然后有条不紊地找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个别普通干部谈话。

三个月后,海主任召集党组会研究干部调整事宜,动作有三:一是几个年纪比较大的副局长改任党组成员,职级升一级,年长的科长腾出位置、改任职级;二是将2个年富力强、能力突出的科长提拔为副局长,其余的科长职务不变、职级升一级;三是其他岗位干部进行轮岗,同时空出一个党组成员和两个科长位置竞争上岗。

此次调整后,大家的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工作效率和质量都明显好多了。

领导调整后,动干部总体来说有三点理由:

一、改变思维惯性,增强整体活力

职场要想往上走,最硬核的筹码除了“天线”外,就是政绩,要出政绩要有两个要素:一是好的思路,必须新领导定,如果沿用前任的想法体现不出自己的水平;二是好的队伍,新思路提出来不容易,落实好更难,因为每个人都会有惯性思维,干部思想不统一,单位就如同一盘散沙,连个拳头都握不紧,更别提什么组合拳。

毛主席也说,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

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有两条路径,第一旧瓶装新酒,第二换个新瓶子。

旧瓶子就是原有的干部体系,那些在原有政策体系中,摸爬滚打了多年的领导干部,早已适应原有的管理模式、政策、资源、文化等,现要一下子启动“新思想”,不少人肯定转不过来弯来,轻则水土不服,重则抵触反对。

海主任的头两步大家可以借鉴下,第一步开展党建活动,让大家收收心,通过这种正能量的活动逐步将自己思想唱出去;第二步调研,分段分步调研,每一项都提点看法,整体改有难度,那就一步步来,一两个月调研完了,各科室也慢慢接受了新领导的观念。

然后是整合,系统出一本书,大家都学学我的“新政”,潜移默化中将自己的一套思路推了下去,不知不觉中打造一个全新的组织文化体系,为新思想落地,提供温床。

至于换瓶子,第三点我们再展开。

二、坚持目标导向,增强竞争力

一个单位最好的状态不是团结得如同一块铁板,是竞争互补关系。

干部在一个岗位待久了,或者一个单位长时间不动干部,危机意识会下降,进而产生慵懒散思想。调整到新的岗位,改变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和工作节奏,干部被逼得要去学习新的东西,活力自然就增强了。

而每个单位,一般都有这么四种人:跟得上新思想,但执行力有问题;思想暂时跟不上,但执行力没问题;思想左右摇摆,执行力很强;思想和执行力都跟不上,这种基本可以放弃了。

所以,对这些人要区分对待。

思想能跟上,能力跟不上或思想暂时跟不上,能力能跟上的都给机会,让他在工作中成长;思想能跟上,但墙头草的,能力越强越坏事,最好的办法就是换人。

海主任的这次干部调整,倡树了3种用人导向:一是能干活的给位子,比如提拔重用的副局长、科长;二是肯干活的有位子,留下竞争名额,只要肯干、想干组织就考虑安排,让大家看到希望;三是不干活的腾位置,倚老卖老不干活的直接改任职级,通过提拔重用、内部竞争、边缘化处理,增强干部的危机意识。

思想有了,导向树立起来了,选哪种人合适呢?

就海主任看来,有三种人最适合的:一是跟海主任一起奋斗过来的队友、下级,抱歉这些人很难调过来;二是年富力强、富有朝气的年轻干部;三是原有体系中有能力但是没有被重用的“老人”。

那么如何选呢?为什么要选这些人呢?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

三、做到人岗相适,增强执行力

我们再看海主任做的三件事,党建活动每次研讨,海主任参加;分科室调研,海主任参加;个别谈话,海主任参加。

三项工作海主任都亲历亲为,为什么呢?因为一方面是熟悉工作,另一方面是近距离观察干部,谁能干事谁不能干事,近距离观察最客观。

特别是谈心谈话,不仅看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看你的忠诚度,只有把自己信得过的人安排到关键岗位,自己的工作思路和举措才能很好地被落地执行。

在选人用人方面,可能有不少人会吐槽,领导不都喜欢用自己的“近亲”么!

以前海主任也有这种误解,后来做了“一把手”后,慢慢改变了这种看法,因为“近亲”虽然更熟悉,但是能稳稳当当干点活的干部却更合格。

我更喜欢将领导用人的思路称之为“近缘”考核。

什么意思呢?

核心岗位、高级岗位永远会留给领导信任的人,这点毋庸置疑,因为这些岗位的人,领导不仅要信任思想,还要信任执行力,只有这样才能不坏事、干成事。

选拔这种人的最佳途径,就是那些自己接触过的人或者主动接触自己的人。

近距离接触有助于了解一个人的品行、态度、能力等综合素质,最为重要的是那些冰山下的素质,为一个人的画像提供完整的要素。

这也是我为什么鼓励大家主动接触领导的原因,平时有事没事多到上级单位、领导面前走动走动,多汇报,多沟通,因为见面跟不见面直观印象完全不同。

只有增加你的曝光度,领导才会对你有印象,一旦有合适的岗位,才会推荐你或者给你匹配。

前提是自己得行,其次有人说你行,最后说你行的人得行。

有人会问我,行的人我知道,我觉得自己也行,但是怎样让他说我行呢?

抛开“潜规则”,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小阳谋:

找到行的人,创造机会问他:“完成这件工作,我是这样想的,1……2……3……,您看我的思路对不对,我还需要做什么?”

这时领导会为你会的主动思考高兴,也非常乐意给你指导,这样你不仅增加了你的曝光度,锻炼了思维能力,而且还获得了领导一对一授课的机会,最重要的让他加深了你的印象。

富兰克林说过,帮助过你的人,会持续向你提供帮助。

这个方法你不妨试试!

最后,我再想谈谈最重要的一点心得体会,就是:品行>性格>能力。虽然能力和背景很重要,但越向高处走,个人素质排序对品行的要求越高。

我给各位体制内朋友的建议是:小胜靠智,大胜靠德,用阳谋才会更长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级主任科员相当于什么职务?
干部提任领导职务的优势与劣势
43岁科长被要求辞去现职,转任一级主任科员,是好事还是坏事?
职级套改后,提拔晋升变慢了吗?
给部队领导写完讲话,我的内心是崩溃的
中层领导干部需要提高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