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继续胡侃一下新能源车(3)

心水已久的本田飞度镇楼

这个话题早年间已经写过两篇了,这次算第三篇。我的水平也就一般,毕竟不是专业的,只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分析需求。

研究这个问题最早的时候是因为我换了工作,通勤距离比较长,需要买一辆通勤车,当时家里已经有一辆b级车,所以这个通勤车定位就是两箱小车,a0级,省油,必要时也能带一家人出去玩。

我现在对车的分级已经大致明白了,当时却是完全小白。

汽车等级一般为:A00级、A0级、A级、B级、C级、D级六个级别,国内一般它们分别称为微型车、小型车、紧凑型车、中型车、中大型车、大型车。A00级车的轴距在2.0~2.3米,A0级车在2.3~2.5米,A级车在2.5~2.7米,B级是2.7~2.9米,C级2.8~3.0米,D级3.0米以上。轴距就是前后两个轴之间的距离,轴距越大一般来说舒适性越好。

当时电动汽车还方兴未艾,所以没考虑电动汽车,买的还是传统油车。因为考虑自己手比较生,所以打算买自动挡车。这样就过滤掉了当时大部分国产a0级车,因为当时这个级别的国产车一般自动挡变速器技术不过关。

这样当时的选择就只有合资车,然后就是简化到在本田飞度和大众polo之间做选择。这两个车型在当时看来都差不多。

其实当时我比较喜欢飞度,那段时间上班,经常看见一辆蓝色小飞度从我身边一晃而过,就像一道蓝色闪电一样。所以私底下对飞度非常期待。但是亲戚比我懂一些,说飞度这种日本车,铁皮普遍非常薄,德国车比较安全一些,家人也都比较赞同,最后买了polo。

然后这么多年以来,我却越发觉得当初选择其实是错了。

Polo跟飞度其实反应了欧洲和亚洲人两种不同的生活理念。欧洲人比较讲究自由,所以一般来说没有带老人出行这种考虑,所以polo后座空间非常狭窄,一般来说小孩子坐还行,大人坐就有点不够。而日本人的理念比较接近中国人,所以飞度比polo窄一些也长一些,这样飞度的后座就宽敞很多。后来用polo带我爸妈出去玩的时候,他们有时候抱怨腿部空间,我就说,你看这辆车可是你们选的,当初如果按我的说法买飞度,就不会这样,日本车普遍空间很足。

在省油和其他方面两者差不多,但是空间上差异太大了。从这点上来说,用一辆a0级车,做出了不输于b级车的空间,所以飞度不仅仅是颜值高,简直是工业设计的奇迹。虽然日本这个民族非常可恨,但不可否认那一代日本人中间还是有很多天才的。对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飞度可以作为第二辆车,而对于家庭条件差一些的,只买一辆a0级别的飞度就够了,也可以带的下全家人,而且空间还很富裕。所以说,优秀的工业设计就是真正的惠及社会大众的。

当然飞度也有它的缺点,就是确实不如欧洲车耐撞,开polo6年以来我出了3次事故,两次被追尾一次被侧撞,让我明白马路是一个非常魔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你会遇到各种各样脑子不正常和智力有缺陷的人,有时候你停着不动也会有人撞上你,事后还想跟你平分责任……好在都没人受伤,车修修也还能继续开,如果是日本车估计至少是维修成本会高一些。

后来我还研究过有没有可能改装一下polo增加后座空间,几经折腾还是放弃了。因为我发现polo后座靠背是卡在后轮前挡板上的,因此后排座椅是完全没有后移空间,这下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说轴距是决定车舒适性的关键指标了。最后我所做的就是把前座靠背上所有的附着物包括座椅套和小挂包都拆了下来,这样至少在当前条件下让后座空间做到最足。

再后来就出现了现象级的国民级小电车五菱宏光mini,这是一辆a00级别的小车,说实话从设计的角度其实很平常,只是把成本降到了最低。

我一直觉得就是纯电车其实还是适合a00级小车,因为电车无论续航多少,都不能脱离充电桩太远,所以开着一辆电车去自驾终归是不现实的,这样电车就是一个简单的通勤工具。当然,从通勤的角度来说,电车比非电车还是强很多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最早我还是倾向于混动车的,但是后来一位朋友告诉我,就是混动车看似集合了油车和电车的优点,实际上同时也集合了油车和电车的缺点。

电车的缺点是购置成本高,优点是使用成本低,用电的话一公里只要几分钱,但实际上还有一个很多人没注意到的优点就是维护成本也很低。主要是电车没有复杂的齿轮箱,因此不需要经常换机油。所以电车几乎不需要怎么保养。而混动车一般来说购车成本也高于油车,用车成本平时倒是足够低,但保养要和油车一样保养。所以实际并不合算。

所以说在我看来,普通插电混基本都是迟早要被淘汰的,混动车的出路还是dmi。

当然电车的缺点是初始购置成本太高,举个例子就是比亚迪海豚,这个车其实设计上是模仿飞度的,也是瘦长的车体大空间的a0级别小车,但售价要10万元级别。而同级别的燃油车一般都在8万元以内。如果买手动挡会更便宜些大概6万左右。对了我当初买polo的一个原因是当时听说飞度只有1.5排量,而polo是1.4和1.6两个版本,而1.4polo比1.6飞度便宜一些。但后来我才发现其实飞度是有1.3排量版的。对我这种通勤党来说,对加速之类的性能毫无需求,只要能开就行。如果我要再换车,我是宁可换一辆6万元的手动飞度,而不会去买10万块的电动海豚的。

而宏光mini招人恨的地方在于,它扯掉了几年前一众电车车企骗补的遮羞布。告诉大家,a00级小电车的成本就在3万以内,那些补贴完以后卖6万,补贴前卖12万的a00级小电车纯粹实在扯淡。

但是我对宏光mini这类小车的设计实在接受不了,太丑了。就是一个小火柴盒。而且比较不能接受的就是三门四座这种设计,这种车就是polo的简化版,后座空间不够坐大人不说,上下车不方便也导致老人不可能上到后座。所以这种车后座也只能带孩子。而比如说想带父母出去玩,这种别就会遇到巨大的问题,如果做副驾驶的话只能坐一个人,如果坐后座的话,老人上下车又实在不方便。

其实既然后座没有带大人的功能,还不如像知豆一样放弃后座来换取一个更短小的车身,这样可以在半个车位的空间停下,特别是停在路边的时候简直不要太方便。

最近几年,市面上出现了很多2手的2座小电车,只要2万元上下,而且基本没怎么开过。我猜测是当年车企为了骗补贴造了一大堆车,然后又用共享汽车之类的骚操作卖出去,骗完国家的补贴以后,又以2万元左右的成本价从二手市场卖掉了。

因此我有幸也弄了一辆这种小车开过几次,感觉是确实挺好,购车和用车成本都非常低,停车无敌方便,特别是它可以前后停在马路边,因为它的长度大体上不超过一个停车位,这就是短轴距车的好处。唯一缺点是因为轴距短,所以颠簸时的体验比polo差很多。我终于弄白了大众造polo时候的思路,他们其实本来就是在设计一辆两座车,后座只是为了改善行驶品质而存在的,是为了把驾驶员摆在重心位置,而不是真的为了坐人。

说实话停车在大城市很多时候是刚需。所以这种车比a00级四座车其实更让我喜欢。感觉以后家庭其实有一辆a级卡罗拉或b级车,混动dmi或油车,再加一辆这种小电车就够用了。

当然在我看来,这个级别的小电车,始终没能解决我的一个需求就是带两个老人短途出行,而这个需求在东方人的家庭观念中还是有的。

所以我设想了一种三座三门小车,感觉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我当年做过那种依维柯,发现他因为车身比普通车要宽一些,因此副驾驶是双座的,就是说他前排是3个座位。感觉其实两门小车完全可以这样,车身仍然很短,不改变轴距,但稍微加宽一下车身到polo的宽度,取消中间换挡杆改为知豆那样方向盘换挡以取消间隔,把前排座椅再打通,这样虽然只有一排座位,但足够坐下三个大人,而且腿部空间也非常足。这样一个人带两个老人出行完全没问题。这种车停车比2门4座小豆腐块要方便的多,而带人的能力不输于2门4座车。当然行驶品质会差一些,毕竟轴距短是硬伤。

再后来又一个现象级的事件,就是比亚迪出了第五代混动技术,把dmi的油耗降到了3升以内。以前日本人的dmi油耗一般是4升多一些。据说已经用在了比亚迪秦l和新款海豚上。这确实是个很好的消息,科技的进步速度真快,很多以前的观念都跟不上时代了。

这样一般一个家庭,有一辆混动b级车,再有一辆前面我说的三座小电车就可以了。或者说如果dmi海豚可以像秦一样降价到飞度和polo的水平,那确实是很完美的选择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小两相宜 当全新Polo Plus遇上途昂X
春已至夏未来,欧拉R1带你解锁赏春新姿态!
音频丨大众朗逸新锐,是低配德原朗吗?
六代POLO来啦!隐忍八年终逆袭,空间全面超越飞度,六万买小高尔夫
花15万买大众高尔夫?这些人到底图什么?
轴距缩短排量小个性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