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爆破英雄的故事之一】血拼小张庄,八路军吃了没有火炮的亏

网络图片

1940年8月中旬,2团攻打蒙阴县小张庄受挫。


守敌为这时还未投降日寇的国民党顽固派吴化文的一个营,装备精良,火力炽盛。


200多户人家的小张庄,被一圈石墙围裹着。有人说那墙两人多高,有人说三人来高,一人来宽,墙外有条护城河似的小河。战斗最激烈时,水都红了。


2团连攻5天未下。

网络图片

一位旅(有人说这时还叫支队)领导决定组织'奋勇队 ',即今天人们常说的'敢死队',成员为党员和班排长,死打硬拼,一定要拿下小张庄。


重机枪咕咕咕,轻机枪嘎嘎嘎,还有'金鼓齐鸣':有人说集中全团的号兵吹冲锋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集团军军史》(下称《40集团军军史》)中说,是'集中骨干敲锣打鼓助威爬城'。


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天地间好像都被这声响填塞了。


枪林弹雨中,奋勇队一波又一波,奋勇向前。


《40集团军军史》中说:'部队伤亡数百人','部队的战斗情绪受到严重挫伤'。


有老人说:部队打仗靠谁?就靠这些党员和班排骨干啊。


有老人说:山东8年,没有比这一仗再惨烈的了。


敌人也被这种不要命的劲头吓破胆了,扔了小张庄跑了。


由于历代匪患不断,沂蒙山区村庄,少有不像小张庄那样修筑围墙的。而在更广阔的空间,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战乱频仍,溃兵有时比土匪还可怕,山东省和全国各地也就跟沂蒙山区差不多,修筑围墙以图自保,许多四角还有炮楼。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红军时期就打土围子,那种反动地主武装据守的土围子。有的真是土围子,有的是像小张庄这样的石围子,有的是砖墙,像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高大坚固的城墙,缩小版而已。

1940年后,日军所到之处,除了加固围墙外,在据点和交通要道还筑有碉堡,钢筋水泥的,砖混结构的,八路军和老百姓称之为'炮楼'、'乌龟壳'。

网络图/日军炮楼

这种'乌龟壳'式战法,就是窥准了八路军没有火炮,无法攻坚。

长山县北城门上炮楼里,住着4个鬼子,在城里无恶不作,就是不出来。天一黑,这4个东西就在炮楼里喝酒唱歌,八路军干瞪眼没辙。有人想出个办法,买通炊事员,下毒。以往鬼子吃饭,都让炊事员替他们站岗。这个炊事员胆小,下上毒就跑了。

鬼子起疑,用饭喂狗,把狗毒死了。最后还是买通伪军,把鬼子骗出来消灭了。

7支队,即现在的1团,蔡家栏子起义后不久,攻打昌邑县姜家泊村。战前准备的梯子、门板都用上了,其实根本用不着。土围子,不厚,现找几把锹镐创挖个洞就进去了,连还拿锄头的农民都知道。白白牺牲两个人,战后大家这个懊悔呀。可初经战阵,那当口知道的、不知道的,慌乱中都是一个字:'懵。'

而今已是'老一团''老二团'了,不说身经百战,也久经血火了,对小鬼子的'乌龟壳'和应为冷兵器时代的产物的坚固围墙,还是没辙。

1944年9月葛庄歼灭战,1团缴获1门三八野炮。这是鲁中军区的第1门野炮,之前缴获的都是迫击炮。'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唱着容易,那得拿多少命换啊?鲁中军区兵工厂就开动脑筋,研究怎样把迫击炮改成平射,对付敌人的炮楼和围墙。

资料图/1944年鲁中军区在葛庄战斗中缴获的日军山炮

最后一次试验是1940年月,两发炮弹,射出20多米,一发落地爆炸,一发哑弹。

这时已是1团4连指导员的李洪奎,和许多官兵跑去观看,那心都提到嗓子眼儿。共产党、八路军不讲迷信,那一刻也都在默默祈祷,恨不得自己变成炮弹从炮口飞出去,想去哪儿去哪儿。

山东纵队兵工一厂,曾研制出比歪把子还好的鹅脖式机枪,迫击炮改平射却一直未能如愿。一是迫击炮就是曲射炮,把抛物线变直线,等于从根本上改变它性能,谈何容易。二是缴获炮弹很少,需要自己制造,而土法上马、经常在山里搬家的兵工厂,无论怎样不懈努力,实难过关,砂眼很多,极易炸膛。

'土八路'的兵工厂造不出平射炮,官兵自己想办法。

1团缴获两发三八野炮炮弹,宝贝呀,可炮弹不能自己飞啊?沂蒙山连根铁管子都难找,有人琢磨枣木最硬了,找棵粗大的枣树做成炮筒,把炮弹装进去,用铁钉激发底火。还真就鼓捣响了,轰的一声,连炮筒子也七零八落地飞了出去。

资料图/八路军官兵研究攻打日军炮楼的战法

2团做门榆树炮,把炮筒用铁皮、铁丝包裹、缠紧,装上火药、铁钉、秤花。这榆树炮是扛到阵前放的,轰击蒙阴县李家宅子的伪军,炸伤几个,'八路军有炮了',还真的威慑、震撼了敌人。这榆树炮幸亏是先试验,后实战,点火后人躲出老远。因为那铁钉、秤砣不光往前飞,那炮膛也同时炸飞了。

游击战经常是夜袭,打响前叫夜摸,悄悄地摸近敌人,越近越好。个人的饭缸子,炊事班的锅盆铲子什么的,能轻装的就轻装,非带不可的就用衣服、麻袋什么的包裹起来,免得碰出声响。快接近敌人了,那是连大气儿都不敢喘的。可2团攻打新泰县张家栏子伪军据点时,1连的队伍里有人竟然抱着几只大公鸡。那要是突然叫起来,岂不是比李洪奎站岗时唱歌还可怕吗?

攻进村后,敌人退守一个大院。院墙一人多高,大公鸡一下子就扔过去了。那鸡像拖条辫子似的绑根麻绳,浇上煤油,点着后扔过去的。那鸡感到生命受到威胁,顿时疯狂起来,拖条火龙,嘎嘎叫着窜上柴垛,飞上房顶,顷刻间烈焰熊熊,敌人只剩下逃命的份儿了。

这'火鸡'原是准备突破围墙时用的。围墙高,距离长,鸡是活物,你往里扔,半道上说不定扑棱哪去了。

有人想到火箭。做把弓,箭头绑上棉球,蘸上煤油点着后,往炮楼的射击孔里射。

有人还发明了'化学武器',也离不开火。把干辣椒碾成面,选上风头把堆秸秆点着,就把辣椒面往上撒,期待把炮楼里的鬼子呛得找不着北时,一拥而上有时风向突变,倒把自己弄得鼻涕眼泪,喷嚏连天。

网络图片

祖徕山及各地起义,诞生了一支支冷热兵器混杂的队伍。而今'老一团''老二团'已经告别了冷兵器,却依然缺乏攻坚利器。全国各地的八路军、新四军也难例外。盛产好汉的齐鲁大地,读过书的没读过书的军人,好像也只能从古书古戏的冷兵器时代,寻求点破解之道。那个'金鼓齐鸣',也不应是即兴之作。

真的,除了强攻硬打,就没招了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战血史:平民的村庄 英雄的气概——渊子崖
在抗日战争中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摧毁日军的碉堡?
八路军缴获一门山炮,日军提出用40枪换回被拒绝,这是为什么
日军曾写信向新四军讨要被缴火炮:你猜回复是啥?
八路军用枣木造炮,行不2
李梓斌将军:抗日楷模渊子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