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都东方伊甸园在双流(二)

--双流“都广之野”地貌与圣经描述相似

瞿人犁石/图文

                              

                    浮雕《广都樊乡美景》

《圣经.创世纪(前编 太古史)》对伊甸园是这样记载的:上主天主在制造了天地日月、雨水、青*、蔬菜、树木、庄稼、野兽、飞鸟和水中游物等之后,说要照自己的肖像造人,于是造了一男一女。男的叫亚当,女的叫夏娃。祝福他们说:“你们要生育繁殖,充满大地,治理大地,管理海中的鱼、天空的飞鸟、各种在地上爬行的生物!”为此,上主天主在伊甸东部种植了一个乐园,将亚当与夏娃安置在了里面。有一条河由伊甸流出灌溉乐园。其河分四支:一为丕雄,环流产金的哈威拉全境。那地方的金子很好还产珍珠、玛瑙;二为基红,环流雇士全境;三为底格里斯,流入亚述东部;四为幼发拉的河。上主天主将人安置在伊甸乐园内,叫他耕种看守乐园。天主吩咐乐园树上的果可吃,知善恶树上的果却不可吃。亚当、夏娃在狡猾的蛇的耸涌下,偷吃了禁果,结果眼开发觉自己是赤身露体。于是两人产生爱情并结合有了人类的后代。亚当与夏娃偷吃禁果违背了天意,于是被天主逞罚赶出伊甸乐园耕种土地。并派革鲁宾、火剑防守去生命树的路,阻断了亚当、夏娃的最后人神通路。

《圣经》记载的上主天主在伊甸东部种植的这个乐园,是一个非常美丽和漂亮的地方。这里有生命树和智慧树,天上阳光雨露滋润,地上河里流的是金,淌的是珍珠、玛瑙,百花盛开,万物生长,天空任鸟飞,地上百兽跑,人兽共处,鸟语花香,是一座人间的乐园,人间的天堂。在这座天堂似的“人间乐园”内,人们自觉勤恳地劳动,尽情地发挥聪明才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们无忧无虑地享受着人生天乐。

那么,《圣经》记载的这个伊甸东部乐园究竞在哪里呢?双流最有资格向世人说,双流的“都广之野”与《圣经》的描述极为相似,她就在双流,就是双流这个早被《山海经·海内经》认定了的西南黑水之间的“都广之野”的广都“樊乡”。

先从历史文献看。《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其城方三百里,盖天下之中,素女所出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种,鸾鸟自歌,凤鸣自舞,灵寿实华,*木所聚,爰有百兽,相群爰处。此*也冬夏不死……有九丘,以水络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榍,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嗥爰过,黄帝所为。

这段精彩文字描述的大概意思是,在四川西南黑水的地方,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那是一个人们十分仰羡慕和向往的人间“天堂”。方圆有几百里宽,这里有漂亮的姑娘。当时朝庭分管农业的大官后稷十分看中这个地方,认为在生公务繁忙不能分享,分附下属在自己死后也要葬在这里。这里气候温和,水利资源丰富,土地湿润、肥沃,不需要费多大力气,百谷都会获得丰收。每年两次播种,即小春和大春。盛产膏菽、青稻、膏黍、膏稷,人民富裕,社会安定,没有犯罪。鸾鸟在这里自由自在生活,凤鸟在这里翩翩起舞。人死了安葬这里也是一种享受。不仅如此,这里四季如春,夏不热,冬不冷,连*木都愿意在这里安家相生相聚,尽情生长。百兽乐意和喜欢在这里相群爰居,繁衍生息。这里是一个神奇之地,还有九丘,皇帝专门在这里种植了通天的建木大树。

《双流县志》光绪三年版对这一地域美景作了记载。记载说:双流当时的情景被国史采择,双流和成都平原是“沃野千里,地脉膏腴,风俗敦庞,生息蕃聚,絃歌播於庠序,耕织安於闾阎,双邑派衍二江,境依近辅,涵濡礼让,履蹈升平其中,崛起忠孝节烈之俦,豪杰功名之士,与夫文垂金石,勋炳旗上,足令后之人可师可法,可感可兴”。

杨升庵《山海经补注》考证:“黑水广都,今之成都”。《蜀王本纪》考证:“蜀王本治广都之樊乡”。这两处考证记载都明确表明这个“都广之野”的“樊乡”人间“天堂”,是在川西坝子的成都平原广都县境内。双流县志光绪版为此还专门明确记载了广都“樊乡”一目。

那么,这个“樊乡”的具体位置又在哪里?《蜀王本纪》说得很清楚,“蜀王本治广都之樊乡”。那么应该就是双流县南十八里的牧马山九倒拐蚕丛王瞿上城的周围地方了。蚕丛是古蜀开国第一王,在瞿上城最早建立了蜀国。都广,就是广都,即双流县的前身。今人蒲孝荣著《四川政区沿革治地今释》中,明确广都为秦置县,“广都樊乡”(今双流县境东),昔为蜀国都”。对此,《双流县志》对“樊乡”早作过明确记载:“樊乡,在双流汉广都县界”。现双流县境华阳镇古城村还保留着“广都古城”遗址。应该说,樊乡,就是以九倒拐蚕丛王瞿上城为中心,以牧马山为中轴,北至温江、郫县,南至黄龙溪、华阳,东至中和、成都,西至新津、祟州等,或更宽的大片广都土地。

现在,我们再从双流“都广之野”的历史地貌考查论证。双流古代史上有一条古河洪江,县志及其它文献没有发现有相关记载,这是我在1998年双流东升镇龙江村一个百亩沙石埸开挖考察发现的。从石埸开挖埸壁留下的痕迹,看得出这条古河洪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苍桑的历史时期。粗略估计它的生存年代自低在万年以上,或许更长。从我拍摄的二十米深的埸壁剖面照片明显看出,洪江古河床分为九层(据勘测九层下面仍然是石头),每层砂石厚度不一,石头的大小差别很大。层次越薄,石头越小,层次越厚,石头越大。从底到上,石头由大变小,最上面的一层最小。我又上沿东升双港村龚家寺,九江龙池寺,一直到温江三义桥、涌泉乡一带和下沿洪江村原永福油厂,白依村五洞桥,丰乐村联益公司制药厂,黄水板桥、应天寺脚下,再沿牧马山脚至黄水、新津花园埸一带考察,上下四十多华里,明显呈献一条几百米宽的低洼地势,这完全是一条大江河的走向。

这条洪江古河发源于岷山深处。奇巧的是这条洪江水从都江堰流出来后,也分四条河,即杨柳河、走马河、清水河、沱江河,以下再分若干支流,在广都土地上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自流灌溉体系。这与《圣经》描述的上主天主在伊甸东部种植了一个乐园,将亚当与夏娃安置在里面。有一条河由伊甸流出灌溉乐园。其河分四支:一为丕雄,环流产金的哈威拉全境。那地方的金子很好,还产珍珠、玛瑙;二为基红,环流雇士全境;三为底格里斯,流入亚述东部;四为幼发拉的河的记载是何其相似。河名虽然不一样,但形势一样。难道这是历史偶然的巧合?广都大片土地,正因为有了这纵横交挫的河流灌溉,才成为沃土,成为物产丰富的天府之国。

再看《山海经·海内经》在描述这个“人间天堂”的广都“樊乡”时称,这里有“九丘”,正好与双流牧马山的丘陵地势相符。更称奇的是,蚕丛瞿上城地处牧马山“九倒拐”,这里山丘绵绵,道路曲曲弯弯九道大拐,又正好合“九”字。

其它还有更多相似之地。子德先生将《圣经》描述与双流“都广之野”情形作了对比。他说,伊甸园有夏娃、亚当。都广之野则"素女出焉",有大嗥(即伏羲);伊甸园气候温润,有许多结满果子的果树,奇花异*,一片自然花园,而且没有攫食其他动物的猛兽,芬芳四溢的野地和*坪上,羊群啃着嫩*,羊羔和狮子在嬉戏,一只优雅的花鹿喜欢豹子的金色斑点,便追逐它。都广之野则是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种,"爰有百兽,相群爰处",野兽们之间没有弱强食,只是一起嬉戏玩耍;伊甸园的中心,有一棵高大挺拔的生命树,结满鲜润金色的仙果,生命树的旁边,则是智慧树或称分别善恶树。 都广之野中,有不死树灵寿木,并且开满了花,挂满了果,都广之野的中心,有一棵异常挺拔高直的"建木"。黄帝亲自照料,既是众帝上下的天梯,又是用于考察太阳升落的。

子德先生上面提到的在“都广之野”的中心,有一棵异常挺拔高直的"建木" 。我再次查阅《双流县志》光绪版,在“艺文”篇中,发现刘沅在《禅那院古柏》一文中,记载了一棵神奇的古柏大树。文中是这样记载的:“汉时庙柏蜀芙蓉,风霜兵焚无遗踪。黄虎西来林莽尽,异哉此树何繁农?我闻神物有神护,贼徒剪伐曾惊怖,睛天朗日起风雷,虬枝尽作蛟龙怒。上有盘带之长蛇,又有噪日之群鸦,鸦群相亲不相害,岂容斤斧横相加?童童复荫五百年,古杆苍苍色更鲜!云影淡随流水去,先人邱龙云溪前。常从天半遥相望,烟雨云涛森万状,可怜独立向平原,年深转觉精神壮。乃知荣落自分途,山川闲气无时无,青青一解春秋老,树犹如此况人乎?”

刘沅这首诗,虽是以树喻人,但他诗中却是记载了广都有一棵大神树。难道这也是偶然?以上这些表明有关"都广之野"的记载和《圣经》对伊甸园的记载是出于同一源流。如此多的一致,是不能以偶合来解释的,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双流的“都广之野”就是人们苦苦寻找的“伊甸乐园”。

注:此稿刊载《千古蚕丛路  苍桑话双流》一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寰宇地理之人间伊甸园
【自然景观-人间伊甸园》【珍藏版】
咖啡厅(Café)店面室内设计方案前期准备
艺术还可以这样玩:不忍直视的“怪诞”
上帝开辟的乐园
惊喜地发现:我寄居养老在亚当和夏娃的伊甸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