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烈女渡江水徘徊三百年不去 江路子码头文化活标本遗存

往事并不如烟,前尘历历在目。

当我静静站在老武昌府文昌门旧址外烈女古渡那蓬蒿淹没的台阶上,注视茫茫江水,不由想起苏轼的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远处龟山依旧,不禁联想胡适的诗:飞鸟过江来,投影在江水,鸟逝水长流,此影何尝徒?

历史的时光只是转眼一瞬。


烈女渡:里人哀之,立祠江干

第一次听说“烈女渡”是去年夏天。一听这三个字就觉得里面应该有故事。

那是2021年7月16日武汉渡江节,当天24名专业选手从大桥下出发,劈波斩浪,不到二十分钟就游到对岸汉阳南岸嘴。而我们群众爱好者在激流冲击下历时近四十分钟在汉口江滩登岸。当时我就说希望有一天也能游到晴川阁下南岸嘴、游上汉阳的土地。泳友“保温杯”说:听别人讲可以从平湖门上游的烈女渡下水,穿越长江大桥,游上南岸嘴。

我向保温杯打听烈女渡的确切位置和它的来历,他也说不上来,因为他自已还没有去过那里。

这件事从此就留在了我心里。

去年冬天枯水季节,在泳友微信群里看到不少泳友从汉阳门码头出发登上南岸嘴的消息,心里又痒痒了。

我跟保温杯等泳友说,如果能在冬天泳渡长江登上南岸嘴,就能实现三镇横“大满贯”、四季渡江“大满贯”了。自己近年经历了伤病,不想等待以后了。

为帮我实现梦想,二七长江长大桥下的泳友8人陪伴我在牛年冬至那一天,冒着严寒从黄鹤楼下汉阳门下江,在枯水季江窄水缓条件下,历时32分钟横渡,在晴川阁下成功登岸汉阳。兴奋之余,我说:下一个目标烈女渡。


烈女渡:江水徘徊三百年不去

冬天开始,我在各种地图上搜索,总也找不到烈女渡的地名及定位,想尽办法也查找不到它的确切地点。

但在网页上慢慢搜出了不少介绍烈女渡的文章,原来这是三百年前一个多么沉痛哀伤的故事,让听闻者无法平静。

而且也知道了,这里曾经是军事禁区,直到两年前武昌造船厂搬迁,才撤除警戒,到目前也没道路可上烈女渡,地图上也查不到这个地名。泳友只有在冬春季节水位下降时从文昌门附近逆流沿江游泳过去,才能靠岸寻访,而在夏天,烈女渡石碑则被滔滔江水淹没。


石碑下的沉思

由于疫情、由于工作、事务,冬天过去了,春天过去了,夏季也来临,长江汉口水位己较冬天上涨了5米多,看看得又再等待来年了。我在泳友微信群透露了遗憾的心情。

也是为了帮助我和群里几位一样渴望探访烈女渡的泳友实现一个心中愿望,群里的老骥伏枥、和、虚度、俊、海鸥等泳友四下打听、联络,终于找到了文昌门附近两位熟悉游泳线路的泳友师傅,他们愿意带领我们游过江水去登岸。时间定在5月23日下午。

在大家期待中和准备中,泳友老眼又发来了关于烈女渡上游红石矶、江路子的一些文史资料,知道这里是武昌千百年码文化幸存的遗迹,大家寻访的兴致更浓烈了。


前尘往事,历历在目

5月23日,晴。大家吃完午饭就各自从家里出发。1点半左右,约定的时间内14位泳友陆续到达到武昌临江大道武汉音乐学院公交站。

寒暄过后大家沿江堤挡水墙向上游走去。大约400米后,原武汉造船厂就映入眼帘,远远可以看到厂内绿树中百年洋房、钟楼的身影。

据说这里曾经的军工重地已经卖给开发商了,眼前一派拆除工地的景象,只有高大的洋楼像一个不屈的绅士,伫立不去。

我们在厂门外翻过江堤挡水墙,下到旧文昌门附近的江边。


原武昌造船厂外景


临江大道音乐学院站

资料记载:过去武昌流传着一首关于武昌府城九门的民谣:

远望湖广高又高,九门俱用铜铁包。

窝风避浪文昌门,升斗量米平湖门。

迎宾接驾汉阳门,挑鱼卖菜武胜门。

推车抬轿忠孝门,游山玩景宾阳门。

推翻满清起义门,姑姑烧香保安门。

和尚骑马望山门,这是武昌九座门。

窝风避浪的文昌门是长江上游的第一座城门。


文昌门旧照


文昌门江畔

据记载:文昌门位于武昌城西南方向,在原武昌造船厂内,西距红庙矶防水墙约280米。如今解放路南段以西还留有一段文昌门正街。

武昌鹦鹉洲还在时,与这一段江岸正好形成一个江湾,大小船舶都在此处避风。因此才有歌谣中“窝风避浪文昌门”描述。

文昌门象征着武昌古城的文运昌盛,这一带在明代时是文化区,门内有供奉文昌君帝的文昌阁,附近有书院,每逢乡试,考生多从文昌门进城,再到文昌阁登拜。

明洪武二年,文昌门内建起江汉书院,是后来的湖北三大书院之一。

1898年,张之洞在文昌门附近,开办了湖北工艺学堂,后来土木建筑科分入武汉理工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


文昌门江畔

也许人越到老越爱念旧,不禁喟叹:建起一座城,或许需要一千年,毁掉一座城,或许只要一年或一月。真希望有识的开发商留下一点城市的根脉、文脉,别让码头文化了无痕迹。


武昌造船厂拆除工地

站在文昌门附近江边,远眺汉阳门武汉长大桥、巡司河口鹦鹉洲大桥,江面开阔,波浪起伏,远处汉阳龟山雄崌,蔚为壮观。


禾美和保温杯

今天的“领路人”是唐师傅、郁金香师傅,两位是一老一少一男一女,唐师傅已经七十多岁了,今天由他扛红旗游,我们跟着游,郁金香则负责殿后。

唐师傅说,这片水域是个洄水窝,离岸约百米内有上下游近两百米长的洄水,去程很好游,大家离开岸边四、五十米以内往上游顺着洄水游就行,但回程有些技巧,一下水就必须抢水游到离岸一百五十米开外,跳出漩涡洄水,往平湖门方向往下游一段,又得马上往掉头往文昌门岸边游。

形象地说,就像有三条同心的抛物线,若游在最近的一条抛物线就会在江水中徘徊打转,难以靠岸;游在远处一条,就会被抛出去,冲到下游去;只有掐准中间的一条拋物线,才能顺利游回岸边。


唐师傅、郁金香师傅







江面开阔,蔚为壮观

时间到了2点半,唐师拉着绑着红旗的游泳圈打头出发,大伙跟着游,老骥伏枥边游边水上摄影,郁金香殿后。










大家先向江心游去约40米,然后转向西南上游方向,顺着洄水划水并不吃力,但因对陌生水域的戒备心理,我还是紧跟着红旗,对长江的敬畏从来不敢放松。

刚感到有些乱流、波浪,领头的红旗己转朝向岸边,烈女渡的台阶己出现在眼前,我们用了不到10分钟就顺利登上这三百多年历史的码头石岸。

烈女渡登岸

清人王椷《秋灯丛话》刻本载录了烈女的故事:“马烈女,江夏人,父故,母再适李姓。李艳女美,调之拒且防,盛暑未尝浴。李佯远出,甫就浴遽归,排闼入。女号呼乃遁,羞愤投环,救免。夜溺于江,三日尸浮起,貌如生,康熙癸未六月也。里人哀之,建祠江干,名其渡为'烈女渡’。”


公元1703年的那个酷热的夏天,康熙盛世,繁华的城市,凄凉的身世,苦难的生活,残酷的境遇,马姑娘无法抗争,只能绝望地跑到江边上吊(投环),被人救下幸免。然而万念俱灰,悲愤难平,又深夜投江,“三日尸浮起,貌如生”。一朵刚刚绽放的鲜花,被无情的江水吞没,青春刚刚开始,就这样凋零。这给文昌街邻里带来多强的震撼、多烈的冲击、多大的悲伤!这悲伤让街上人们为她聚资立祠竖碑,既是同情和致哀逝者,也是控诉恶者,告戒后人。




烈女渡江面全景

蒿草淹没的烈女渡石阶

武汉方志学者胡全志曾撰文:烈女渡与汉阳城、鹦鹉洲隔江相望。数百年来,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为连接武昌、汉阳二镇的古渡要津,无论是过江摆渡武昌、汉阳,还是远行上至巴蜀,下至苏皖,人们多在此码头登船、上岸。大革命期间,讲习所学员由烈女渡搭船前往两湖各地农村,大搞打土豪分田地运动。当年毛泽东畅游长江,也曾由此下水。

渡口上筑有大型石砌平台,呈圆弧状,可容百余乘客在此观江、候船。为防止人多拥挤、负重歇脚,登岸坡道分为三层,石阶垒砌得宽散平缓,以便上下。此渡口全貌只有在枯水季节才完全露出,丰水期则淹没于水下。


一个名字,因为遇见,让人怜惜;一段故事,因为回忆,让人沉思。

三百年来,市民客商士绅学子贩夫走卒在此拾级而上,何止千万人,当他们看烈女渡石碑时,那些为人父母、为人子女的人,心灵怎能不为之一次次震撼?这石碑是哀思,是控诉,也是告戒。三百年不绝的哀思,就像码头下那片巨大的洄水久久徘徊不去。


《武汉文史资料》鹏喜、孙宁所撰的《珍藏在武昌造船厂的一段记忆》中记道:有一次,原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陪同毛主席由舾装二码头下水时,毛主席驻足凝视江岸,略有所思地告诉王任重,以往这里有个渡口,叫“烈女渡”,岸上还有一座“烈女祠”。他说着,指着前面的一个矶头说,现只有这个红石矶还在。王任重和周围陪同人员无不钦佩毛主席对武昌地方掌故了如指掌。事后武船职工沿红石矶岸边仔细踏勘,果然在江水退潮后发现了一块刻石,“烈女渡”三字清晰可见。

这是又一段熠熠生辉的故事。


老码头的尽头是垂直而上壁立的江岸,地势极为险要。我们沿着船厂围墙外不足一米宽小路向上游走去,开阔的江面释放了压抑的心情,大家在船坞等处留影纪念。





从码头闸口,我们进入了昔日的船厂重地,依然可见作为禁区的痕迹。

整个厂区都是一派拆除工地的破败景象,只有那即将拆除的老钟楼形单影只。





厂史纪念区保存完好,似乎不会拆除。毛主席曾在这里十四次下江游泳,这里有伟人的塑像和那首著名的《游泳》诗石碑。







一段沧桑的中国史,一段激情澎湃的岁月,一段辉煌的科技史,一段近代造船史、海防史,在武昌造船厂厂史区留下了仅有的缩影,但愿它一直保存下去。


老骥伏枥在二码头附近

走出厂区,我们来到了二码头。站在江边,左侧方江岸隐约可见巡司河出水口,前方是鹦鹉洲大桥,右侧岸边就是心心念念的红石矶。



红石矶江路子

红石矶江路子完好无损


唐宋既筑长堤,元明每加修治

资料记载:红石矶位于武船二码头附近,即巡司河出江口下游约二百米处,上有人工加筑的大块红砂石防水墙。在这些红砂石砌的壁垒上,有一道奇特的水上风景线和人文密码,那就是一排排等距离、等高程砌筑在红砂石壁里的质地坚硬的花岗岩方石,每块方石均凸于石壁,朝江水上游的一面凿有凹槽,这种显眼的坚石俗称“江路子”,为旧时船夫逆水行舟用来借力撑篙的支点。不管水涨到哪个高度,上面都可以看见露出水平面的“江路子”。


武昌咽喉

资料记载:此处为长江南岸回流处,堤岸险要,这一带常闹水患,因此,自古就在武昌黄花矶、红石矶等原天然矶石上人工加筑这道厚厚的大块红砂石砌筑的防水墙,绵延此段堤岸,借以巩固堤防。历史上,官府还曾在险要处铸过四头铜牛(也铸过铁牛)以“镇水”。《武汉城镇合图》,平湖门到文昌门沿江之间有“皇华馆”、“铁牛厂(旧时“厂”通“场”)”,文昌门外江边有“红庙矶”。1883年《湖北

资料记载:省城内外街道总图》中,文昌门外江边有“红庙矶”。原铁牛厂不存,仅有“皇华馆”(“皇华”通“黄花”)。 清乾隆元年(1736年)湖广总督史贻直在《请修武昌江岸疏》中说:“武昌为楚江省会……唐宋既筑长堤,元明每加修治,垒以巨石,保以松桩,锢以铁液,镇以铁犀”。具体年代、地点,仍待稽考。


时间过得飞快,大家在船厂二码头与红石矶时嬉闹、留连,谈论江路子来由,不觉己过了下午三点半。

在唐师傅、郁金香师提醒下我们决定不再逗留,从二码头下水游到文昌门下游原出发地。

郁金香告诉大家,这里是∧形地形和水流,出发时先对难鹦鹉洲长江大桥中心桥墎游,尽量游开离岸远一些,但过了∧的尖尖就要开始调头折往岸边游了。时机要掌握好,折早了就会被冲回、在江里打转。

郁金香先出发,我看到她虽对准桥墎下水,但实际轨迹并没有向桥墎行进,下水才一秒被冲向下游,成为一条拋物线。

我等到唐师傅的红旗下水后立即跟着出发,不知是水流太急还佩戴不好的原因,眼镜马上进水了,忙乱中一手抱住浮球,一手控水调节眼镜,再游时眼镜起雾,朦朦胧胧看不清方向,只能紧盯着模模糊糊的红旗游,红旗向哪我向哪。这时有人喊:往岸游,周边几位立即调头,可是不到半分钟就感觉不对,水流朝向上游方向。又有人喊:折早了,还要往外游,大家又再次调头游向江心。虽在江中,但还是联想到马烈女为何投江三日后仍在原地浮尸、面目如生,不禁感摡:江水在此徘徊三百年不去!

约一分钟,红旗再次转向江边方向,我用尽力气跟着红旗,几钟后顺利靠岸,虽然有些狼狈,但也沉浸在终于达成了探访古渡愿望的兴奋中。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光似水,岁月如歌。往昔成追忆,文化即生活。端午节到了,且吃粽子怀念屈原去!

(2022年6月3日端午节整理)

(摄影:老骥伏枥、和、老眼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咵武昌 | 武昌“绝版”古迹烈女渡、红石叽探考
武汉没修桥时,火车怎么过江的?
老武昌的十座城门 起义门尚存 多数成地名
HA | 华中雅集 | 51 # 一触古今,看武昌古城老九门的前世今生
武汉100多年前的照片,再不看就再也没有了······
《再说长江》解说词*第二十集 江湖武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