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个经济学核心议题,带你聪明地认知世界

“做边际上的理性人,

意味着每花一分钱就要多一分效用。”

---本文约14000字,阅读需10分钟---

灵魂发问

·双11购物节该买日用品还是耐用品?

·年轻人该去北上深还是二线城市发展?

·在大厂内卷有前途吗?还是去体制内?

不知从何时起,“供给和需求”、“机会成本”、“沉没成本”、“边际收益”……这些脍炙人口的经济学术语,仿佛已经“攻占”了我们的生活,成为每个年轻人津津乐道的“语言范式”,在酒局和闲聊中,大家言必称曼昆、言必称“成本-收益分析”,不懂Econ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落伍的标记。

但据我观察,很多学历颇高的朋友,可以粗通一些经济学的概念、并简单运用,但其掌握程度多停留在“装裱门面”(我自己也曾有这个问题),未能把经济学(主要是和我们息息相关的微观经济学)的核心逻辑和模型思维说清楚。

故,我深感有必要做一期经济学入门的讲书以解燃眉之急:不仅让大家在掉书袋时底气更足,也能在做重大人生决策时,能够理性权衡,最后收获幸福的家庭、成功的事业以及自由的生活。

这本《认知经济学》是财经大V——珍大户的新作,豆瓣评分高达8.6,本书虽然很口语化,牺牲了信息密度,但紧密联系了普通人的现实,探讨了诸如该不该买车位、该不该办健身卡这种极其“接地气”的话题,作为一本“新手友好型”的入门工具书,绝对算是合格的。

截止去年,作者的经济类课程已获得全网超10万人付费学习,是她10余年投资管理实战经验总结,希望这本书能帮你打造自己的经济学知识框架,从而理解经济世界的运转规律。

01 经济学核心原理:

意识形态、基本方法和核心逻辑

一个完整的经济学体系的内涵逻辑是钱的循环过程——消费者在市场中购买商品和服务,于是钱通过市场流向了企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收入分配,对拥有不同资源的人分配不同的收入,于是钱又从企业流入一个一个的人。个人再次充当消费者,于是又形成了下一个循环。

但在本期讲书中,我们将尽量贴合原书的目录设置,不关心企业行为和政府宏观调控,而是聚焦于和个人选择有关的19个常见经济学问题,用案例讲解的方式为大家做到“庖丁解牛”。

经济学世界观:经济学研究什么?

经济学家研究对象是人的选择,而金融学作为经济学的一部分,研究关于钱的选择。

经济学的前提假设是相对于人无穷无尽的欲望,我们的收入是有限的,故资源永远是稀缺的。因为无法同时满足欲望,所以我们要“取舍”(Trade-off)。而人都是理性的,所以总能在多个方案中选出自认为利益最大化的方案,经济学便是我们在这一过程中运用的理性工具。

结论:经济学是研究个体如何配置有限的资源,以及这些不同方案会产生的后果和影响。

其中微观经济学就是应用“上帝视角”,检视个人、企业、组织的选择;是用三维世界的视角,俯瞰芸芸众生,观察这个世界的所有人、所有行为的逻辑。

而宏观经济学是从整体角度研究,以“四维视角”,插入时间轴,考察GDP、物价和就业率的数值和变化,它诞生在1929年的经济危机。各国政府最初就是为了研究经济周期,再试图通过各种手段让经济周期平滑起来。

经济学历史观 | “时代横截面”

经济学的过去:经济学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不会永恒存在;经济学不是客观的“科学”,而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利益和诉求。

人类的生产力逐渐拓展,从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每个个体的生产产出能“养活”的人类数量不断增加。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农业社会,土地是一切财富的来源,但“人多地少”是经济结构中永恒的矛盾。每个王朝初期都是人口最少的时期,大家都有田种,都有粮食吃,安居乐业。但人口不断增加,直到一个临界点,土地兼并严重,人均耕地(口粮)下降,一旦碰到洪涝蝗灾,农民就开始挨饿,于是爆发农民起义,人口大量死亡,旧王朝崩溃,新朝代建立,开启新一轮循环。

而打破这一“资源魔咒”的,就是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在17世纪的西欧萌芽,体现为劳动力、设备和市场三者的互动。在不同时期,三者的地位此起彼伏。初期工厂要劳动力,统治者便用严刑峻法引导流浪汉进厂工作;中期设备技术成为关键,议会便出台专利法维护知识产权;后期产能逐渐扩大,便需要海外市场进行商品倾销。顺着这一线索,我们发现经济生产中“土地”逐渐被边缘化,资本主义的要素——劳动力、知识产权和商品(服务)市场成为经济的发动机,作为“上层建筑”的经济学,不断调整自身的“宣传功能”,从“自由放任”到“国家管制”,服务于某一特定阶层的利益。

结论:在历史上的各个时代,经济学的基本观念始终在动态中不断调整,甚至自我颠覆,我们要用灵活的“时代横截面”思维看待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不要“刻舟求剑”。

现代经济学制度3大漏洞

一、资本与工资的增速不同。以英国为例,该国每年GDP增速约1%,但资本回报率却高达3%,资本多拿的就是劳动者少拿的,代价是英国多年的工资水平停滞,劳动者成为资本家的提款机。为啥?只因生产力会持续提升,从而让各个产业中需要的人口比例下降,最终产生劳动力过剩,从而导致大家的工资收入涨不上去。

二、资本的超额利润。利用供求规律,通过资本聚集垄断某个特定的东西,从而抬高这个东西的价格,获得超额利润。比如奢侈品行业,通过资本不断收购,全球的奢侈品如今都归于三家集团,集中地垄断了供给,价格也抬到了一个有很高利润的水平。

三、资本可以洗脑需求,控制供给。很多人不知道,苹果对在线服务要收32%的费用。举个例子,你看直播,给主播充值打赏,用安卓手机充10元可以买100个直播币。而用苹果手机,充10元就只能买到68个直播币,只要你用苹果,你就要比别人多掏钱,因为苹果在中间扣了32%。

针对以上的3大漏洞,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2大对策来弥补。

第一个是凯恩斯主义。即大政府主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国家应该出手管理,而且国家也有能力。政府通过发行国债,多借点钱,然后亲自花钱去雇人修桥修路,摆脱经济危机。

第二个是是芝加哥学派的货币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当凯恩斯主义开始失效后,货币主义接棒了凯恩斯学派,成为当前的主流思想。货币主义主张,国家啥都不要管,只负责印钱就好了,只要钱印得多,一切问题就都解决。所以到目前为止,美国依然是以货币主义思想为主流,只要一出危机就印钱。

世界各国的经济政策,无非是对二者的各自偏重和结合。

但这两个学派的对策,其本质不过是在拖延时间。他们都假设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早晚会有更多新产业出现,就业和经济秩序最终都会恢复。所以凯恩斯主义通过政府调控,货币学派通过印钱,各自获得缓冲时间。两者本质都是在拖,因为相信人的欲望会不断增加,产生出更多需求,从而创造出新工作岗位。

但问题在于,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吗?如果全人类都立刻信奉“极简主义”生活方式,不消费不借贷,那这两套体系会瞬间崩塌;如果人类在未来逐渐压缩消费、消灭物质欲望,这两套体系的漏洞也会越来越大,直到土崩瓦解。

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资源稀缺的假设上,如果未来人类社会在利用能源方面取得了指数级的生产力增长,比如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那就会使得资源不再稀缺,经济制度本身也就失去了价值。

经济学道德观:实证和规范

我们应该怎样利用经济学工具?我们已经说过,经济学是一种我们用来认知、改造世界的理性工具,故所有经济学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实证和规范。

那些被用来“认识”世界的经济学模型,我们称之为“实证经济学”,其主要研究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主要的功能是解释经济现象以及做经济预测。比如这句话:“国际贸易的存在,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降低了失业率。”跟它相反的一句话是:“国际贸易的存在,转移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导致了更多的失业。”这两句话都是在说这个世界是什么,有什么规律,这种描述就是实证描述。

而那些被用来“改善”世界的经济学模型,我们称之为“规范经济学”,规范表述则是说这个世界应该变成什么样,里面凝聚了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各种价值观,它非常主观。比如“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石化燃料的使用,降低碳排放。” 所以,规范经济学则是以主人翁心态,去主观判断,这个世界怎样才能变得更好。

结论:由于实证经济学的唯一目的是找到客观规律,所以其答案与立场无关,只有正误;由于规范经济学的目的是改造世界,所以其答案与正误无关,只有立场。

无法识别机会成本的3个场景

机会成本是你放弃的“最高价值”。

资源是稀缺的,你不可能拥有一切,所以必须取舍。10块钱,买了一包薯片就不能买饼干,选择薯片后,饼干就是机会成本。

察觉机会成本是一种技能,并非每个人都能掌握,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你面前有一个看似诱人的选项,但因为眼界问题,你看不见隐藏的更好选项。比如你在一家公司做到部门经理,老板很赏识你,给你年薪30万并考察你作为副总人选,此时另一家公司出35万挖你跳槽,但职位属于非管理序列的边缘部门,晋升机会渺茫。很显然,为了区区5万的收入差价放弃职业上升空间,做法并不明智。

二、商业社会中来自外界的洗脑。假如有一个物品,我们预期它会持续地涨价,每年增长10万,2020年它值50万,到2024年会值90万。那么,2020年让你花80万买,你怎么计算你的盈利和亏损呢?在商业社会中,商家会天花乱坠地给你宣传,说5年后它肯定值90万,你现在花80万买,5年后就能赚10万。如此一来,很多人真的就冲过去买了。然而我们在经济学上要算机会成本,要算放弃的东西。如果你本来能用50万买到,结果你非要花80万不可,等于你多放弃了30万,这就是亏了30万。你本来能赚40万,现在只赚10万,这就是亏损30万。

三、预见性问题。你未必能在决策时精准判断你放弃了什么东西,因为预判这种东西是高度抽象的。比尔盖茨在就读哈佛期间,辍学创办微软,在今天看来他辨析了当时不辍学的机会成本——失去微软,但在当时雾里看花的情况下,两个选项都是透明不可知的。我们也难以判断,盖茨若不辍学,是否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著名作家茨威格在描写“断头王后”玛丽早年奢侈浮华的生活时,写下了非常有名的一句话: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这个价格,就是机会成本。

PUA的本质:TA在夸大你的机会成本

我们常见的PUA有两种场景,一个是在恋爱关系中;一个是在职场关系中。

恋爱中,PUA的做法一般是先包装一个不错的外在。第二步在开始能够跟对方聊下去之后,找到对方的缺点,比如外貌、出身等,时不时进行贬低。第三步在对方渐渐适应后,开始加大贬低力度,同时抬高自己。不断说自己的优点,不断说对方的缺点,最后把对方洗脑成功,让他相信自己一无是处,能遇到你,简直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第四步,洗脑差不多的时候,不断地要求对方通过付出来证明自己的爱。第五步,等把对方所有的资源榨干,就开始启动分手。普通缺德的人,是通过制造矛盾,然后再把责任推到对方身上,以此达到分手的目的。

职场中的PUA也是同理。举个例子,如果你的一个工作成果刚交差上去,你的上司就来训你,说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你看看你做的什么玩意儿。这个时候他是在搞PUA吗?如果他下面继续说,你看你什么都做不好,也就只有我这儿能容忍你,你出去了连口饭都找不着,这就是在缩小你的视野和选项,也需要引起警惕。

其实这二者的套路核心,就是限缩你的视野,限缩你的选择。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一定会有很多的选择,会有很多条路可以走,所以人生才丰富多彩,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而PUA实际上就是要洗脑你,说你是个垃圾,在外面没人要,他(或者公司)是你唯一选项,离开他你就无路可走,所以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你都只能接受。他们想赚的,就是你的代价。

想要跳脱出去,只要想清楚一点,即认识到人生有无限种可能,你绝对不会只有一条路,如果你发现身边有人在试图限缩你的视野和选项,一定要提高警惕。

警惕:沉没成本究竟让你损失了多少?

沉没成本就是你已经付出、无法收回,且确认无效的努力和尝试,俗称“打水漂”。

我们在做决策的过程中,用机会成本的方式去思考,是去考虑每个选项将要失去什么,这种“将要”代表着未来。沉没成本则是我们已经失去了哪些,这种“已经”是指过去,过去是无法改变的,我们没必要盯着过去看。

比如我们生活中买东西,总会遇到买错的时候,尤其是女生喜欢逛街买衣服,买回来发现穿不了,然后又舍不得扔,只好在衣柜里挂着,这个就是沉没成本在影响你。因为不管你扔不扔,花掉的钱也退不回来了。但是你把它继续挂在衣柜里,不仅占用了空间,还时时刻刻提醒你这糟糕的回忆,得不偿失。

普通人在生活中,总爱忽略“机会成本”,无法看到“本可以得到的”,却总念念不忘“沉没成本”,斤斤计较于“已失去的”。因为人性总是有弱点的,我们总是不愿承认自己曾经的愚蠢,而且对着任何损失都有着天然的厌恶:失去100元的痛苦程度,总比得到100元的愉悦程度要高。

策略:我们怎样利用“沉没成本”远离呢?其实很简单,比如在恋爱中,引导另一方“增加付出”比你单纯的做癞皮狗更加有效;在人际交往中,去找那些帮助过你的人,再度寻求帮助,基本都能获得回应,但找那些你帮助过的人却未必;在面对重大决策时,要忘记曾经的代价,默认自己手中的一切都是“白得”的,将目光聚焦于边际收益和机会成本,而非“已经打泼的牛奶”。

北大经济学家薛兆丰曾说:“沉没成本不是成本,只有'边际’才值得理性人关注。”

让你我都成为关注边际的聪明人吧。

聪明人这样决策 | 边际成本:“卷”得刚刚好

生活中有这样一部分决策,是关于“程度”和“数量”的。比如你要买一辆车,那么是买10万的呢,还是15万、20万的呢?坐飞机,是坐500元的经济舱、1000元的商务舱,还是2000元的头等舱呢?

每到这个时刻,我们就要思考,我们增加一部分投入,能带来多大额外价值?

利用边际思维思考问题的精髓在于,你要合理比较边际成本(比如多出的买车钱),和边际收益(更高级的车带来的功能升级)哪个更大。

如果你多花5万元购车款,能得到你需要的加热真皮座椅、天窗和电子巡航功能,那这个决策就是理性的。反之,你用不上,或者觉得这些不值5万,那就不必破费了。

又比如,有的大厂崇尚加班文化,Leader不走,组员也不能走,熬的越晚,绩效越高。但人要睡觉,不可能天天彻夜不归,所以要分析“内卷”的边际收益,你是做全组倒数第一个走的人呢?还是倒数第二个走的人?还是倒数第三个?这个顺序和绩效有多大的相关性?你愿意损失多少的个人休息时间换钱?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总结:所谓边际分析,就是忽略存量(你有多少),而只关注增量(你再付出一些,能得到多少)。当这部分增量可以相对低成本的发生,那就促使其发生,反之亦然。

优化重大决策的3个步骤

一、明确预算约束和可行选项。预算约束的意思,就是你所有掌握的、无法再突破的资源。因为资源是有限的,你所有能投入的东西都是有限的。然后,在预算约束下会有很多的可行选项,最重要的是把你能想到的所有可走的路都找出来,最好写在纸上,越多越好。举个例子,比如你收入不高,要回趟老家,预算1000元,飞机票1500,高铁800,绿皮400,那很显然,飞机直接pass掉,你最后是在高铁和绿皮中权衡。

二、权衡选项:成本—收益分析,给各个选项“估值”。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天平出来,左边是成本,右边是收益。在天平的左边,考虑成本的时候,我们纳入考量的是所有的机会成本,不要受沉没成本的影响,天平右边是潜在的收益。还是回老家的例子,高铁和绿皮的差价是400,但好处是可以节约5个小时,并且乘坐体验更舒适,那你此刻的决策本质就是给自己这5小时的时间,和一个更舒适的座位定价:如果值,那就高铁;如果效用不够,那就绿皮。

三、明确条件的动态变化:激励。成本收益比不是一成不变的,关于它的改变,我们统称为激励。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叫正向的激励;而反过来增加成本降低收益,叫负面的激励。还是回老家的例子,如果航空公司推出“会员日”活动,机票降价为700,还提供接送机服务,那你可能就得重新衡量:机票成本已经低于高铁,体验也很好,比绿皮“贵”出的300似乎很值得,最终你决定买机票回家。这个过程中,航空公司给你提供了“正向激励”,最终导致你改变了决策,收获了更大“效用”。

结论:重大决策值得你用更大的心智资源去投入分析,参照上述3步的理性框架,可以让你在变化的世界中,尽可能以较少的成本,收获更多的效用。另外,当你遭遇了负面行为,记得对外输出“负面激励”。比如工作中遇到甩锅,不说报复他,起码要摆个脸色,增加他下次故伎重演的成本,老好人是最容易被人拿捏的。

我预判了你的预判:群体均衡

买房买车,这些都是静态、孤立的决策,每个决策者之间不会有互相影响。但世界是复杂和动态的,在有些情况下,别人的决策会影响到我们的决策,我们在决策时必须预判别人的想法。

比如著名的“剧场效应”是说,剧场里的前排观众,为了让自己看得更清楚,纷纷站起来看戏,后排的观众视野被挡,无奈也站起来看戏,最后大家并没有看得更清楚,还受累站起来。这就是个体未能有效判断“群体均衡”的结果——内卷对集体而言毫无意义。

还有一个著名的现象叫做“搭便车”,也是“群体均衡”造成负面影响的结果。比如大学宿舍里大家都不想打扫卫生,都想着会有人看不下去主动承担清扫,然后自己坐享其成。最后的结果就是寝室变成了垃圾堆,每个人都受害。

结论:在很多没有受过经济学训练的人看来,参与“内卷”、搭人家的“便车”是一种有吸引力的做法,但在集体的意义上,由于所有决策者都会参与反复博弈,这种小聪明久而久之就会“钝化”为俗套、愚蠢的做法,最终伤害每个人的利益,我们要永远记住,人生这场游戏中,我们并非唯一的玩家。

赶紧自查:普通人常犯的3大归因谬误

社会科学的本质是寻找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然后抽象出一定的模型,来指导我们改造世界。

但说起来简单,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从A→B的简单因果,而充满了A B C→D E这种复合式因果链条。比如“光照 水分 二氧化碳→氧气 有机物”的植物生长模型。普通人其实很难分辨真正发挥作用的因子,而往往被表面的、短暂的联系而蒙蔽。

例如,以下归纳了3种普通人常见的归因谬误,赶紧来看看你有没有躺枪吧!

一、先后或同时发生的随机、孤立事件。比如你出门前摔了一跤,随后天就开始下雨,你便认为下雨是由摔跤导致的。听起来很荒谬,但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不少见,比如学术界有一句著名的谚语,用“200年以来海盗数量的减少,导致了全球变暖的发生”来讽刺那些用大样本挖掘,来对事物强加因果的研究者。

二、省略了中间变量的因果关系。比如夏天裙子销量和冰激凌销量都很高,有人就说裙子的销量增加导致了冰激凌的大卖。很显然,这两个现象的本质,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夏季气温升高,就好像一个妈妈生了两个孩子一样,妈妈和孩子之间有因果关系,但孩子之间只有简单的并列、相关关系。

三、反向因果关系。简单说,就是将A→B的因果关系,误解为B→A。比如新闻报道说,经过大量数据统计发现,节食会导致更高的肥胖发生比例,所以建议想要减肥的朋友,千万不要节食。这个建议,很明显把因果关系找反了,体重超重的人更容易选择通过节食去减肥,而不是节食减肥导致体重超重。

结论:因果关系一定意味着相关关系,但相关关系未必意味着因果关系。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总被看似简单、线性、偶然的动听故事所迷惑,而不能保持准确理性。所以在认知上永远保持谦虚,是我们避免自己“错的太离谱”的第一步。

大家都在聊的马斯洛需求层次

需求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的。他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成五类,并且是由下至上,一层一层逐层产生的。这五种需求是一个金字塔的结构。

最底层的是生理需求,比如阳光、温暖、食物、水、睡眠,这是人最基本的需求。最基础的生理需求是必须最先得到满足的,如果基础需求都没得到满足,此时的人就只想着吃饱穿暖,所有的智力、行为都会只围绕着吃饱穿暖这件事服务,就没法衍生出更高的需求。

第二层是安全需求。生理需求持续满足之后,人们会产生安全需求,比如人身安全、健康、职业安全、财产安全、资源安全、家人的安全等。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二者都是物质层面的需求。物质需求获得满足之后,人会产生更高层次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

第三层是社交需求,也被叫作对归属和爱的需求,是指我们开始需要社会联系,需要有团体归属感的需求,对亲情、爱情、友情的需求。网上有一个话题,问单身男女,先脱贫重要,还是先脱单重要?处在不同需求层级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不同需求层级上的人,是无法互相说服的,就像是白天不懂夜的黑。

第四层是尊重需求。这种需求包括自我的认知、自尊的提升、对他尊的认知、对权力的需求,等等。我们在学生时代,为了融入同学群体,很多人都伪装过自己。别人都喜欢周杰伦,喜欢AJ球鞋,喜欢日本动画,你不喜欢,只能装作自己也喜欢;你的朋友都去酒吧,你不想去,但为了迎合朋友,你会做自己内心并不想做的事情。这一时期你没有自我,因为你还处在第三层,还在寻求社交需求的满足。

到了第五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生追求,追求人生价值、理想抱负,达到不凡的目标,成为伟大的、有影响力的人。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的方式因人而异,但可以预见的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很难完全实现,换句话说,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没有终点。

结论:五层需求,是自下而上、逐级产生的。小孩子给个玻璃球玩,就满足了,而成年人想要的会越来越多,物质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追求精神,精神还会层层递进,难度逐渐上升。五层需求不是单独存在的,人们会同时存在多层需求,但在某个时期只会有一层占主要的动力。处在低阶需求的人,理解不了高阶需求的人,这也是为什么不同阶层的人之间对话,总觉得“鸡同鸭讲”的原因。

超实用:小区的车位10万一个,该买吗?

有很多有车的朋友在搬新家之后,都面临一个问题:小区的车位该买呢?还是租呢?

一部分人支持买,认为停车位的面积配上公摊,足足有二三十平米,建筑成本一平几千块,买到就是赚到;有的人认为停车位的空间成本已经摊入全小区的房价,买到就是占了所有业主的便宜;稍微专业一点的人按租车位的价格除以车位售价,来计算车位的租售比,得出便宜与否的结果。

但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只看停车位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来预测它升值的潜力。

我们都知道,小区一旦建好后,车库数量就固定了,无法随着价格而变动。所以小区车位的供给是一条竖直的线,而业主对车位的需求量,随着价格的升高而减少,是一条倾斜向下的曲线,反映在图片上长这样:

可以看到,车位数量相对越少,垂直的供给曲线越靠左,单个车位越稀缺、价格越高;反之越靠右,价格越低。例如,如果在一个有1000户人家的小区里,提供100个车位,那么每个车位价格就由支付能力前100名的、有车、且有稳定停车意愿的较富裕居民共同决定;如果有200个车位,就由前200名较富裕居民共同决定,以此类推。

物以稀为贵,在哪里都是真理。

那什么样的小区,车位显得“相对稀缺”呢?

答案就是车位配比较低的老小区。以魔都为例,20世纪90年代建设的小区里,车位配比往往只有1∶0.3,就是每10户才配3个车位。那么这个小区的车位价格就是由10户里最有钱的那3户来决定。上海东方曼哈顿是经常因为天价车位而上新闻的一个小区,早些年是因为车位涨到了60万,这几年是因为车位涨过了100万。

2000年到2017年的小区,一般被叫作次新房小区。这一时期建的房子,基本已经是板楼结构的电梯房,但当时停车位规划较为落后,有地下停车场的小区依然较少,很多小区车位配比在1∶0.6以下,基本等于车位由前50%的人来决定价格,车位也不会太便宜。

结论:我们的建议是先看车位配比,如果低于1∶1,大部分情况下值得买,低得越多越值得早买,除非这个小区人均收入太低。相反,如果高于1∶1.5,大部分情况下是不值得买的,因为价格基本涨不上去,而且可以租到车位。

啥是PPI?啥是CPI?喜闻乐见的经济周期

CPI是“消费者价格指数”,衡量的是社会总体,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物价水平。消费者,即日常生活中每一个需要购物的人。我们日常生活中面临的物价变化,会影响到CPI,所以跟广大老百姓高度相关。然而CPI指数不够灵敏,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钱是不得不花的,人们对价格的反应并没有那么灵敏。

PPI是“生产者价格指数”,衡量的是一堆工业品价格的平均变化水平。生产者与消费者相对应,指的是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商家。商家每天都面临着成本压力,所以对价格的反应会更敏感和准确,看PPI能够看出整个社会的整体供需周期,因为价格由供需的力量决定。

如果经济环境不好,整个社会消费不足,商家的库存就会越堆越多,那么商家必然要减少进货数量,或者减少原材料的数量、生产的数量,等等。这就会导致PPI价格持续下降,所以我们从PPI的下降趋势,能感受到经济较为萧条。

相反,如果经济环境比较好,每个人的消费变得更活跃,那么商家的库存就会不断减少,商家会想着开始扩大经营、增加进货量、囤积原材料、增加库存,等等,这些操作会抬升物价,于是PPI的价格开始往上走。

所以,从PPI向上的趋势中能看到经济较为活跃。这种周期性的变化永远存在,而周期的长度——上升趋势或者下降趋势,短则一年半,长则两年多,周而复始,永远在变化。

启发:一定要意识到这种供需小周期的存在,长期低谷和长期火热都是不可持续的。长期低谷会导致很多供给退出,市场长期火热会导致很多新增供给进入,制造出动态的群体均衡:在经济低谷状态和经济火热状态时,因为不断有人改变,供需一直在动态变化,所以没有形成均衡,这种状态不可持续,所以千万不要去追热度。

其次,做事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下周期,甚至提前预判周期。比如你想扩大经营,新租一个店铺,不要等到经济火热的时候,用高租金、高转让费去抢商铺。

02 经济学与消费者:

消费者选择模型、时间与风险、行为经济学与弹性

颜色经济学:红|黄|黑代表啥信号?

红色,它是一些果实成熟的颜色,看起来非常有食欲。除此之外,它还是血液的颜色,当你剧烈运动之后,血流加快,肤色会变得更红,所以红色也是一种有行动力、有活力、有力量感、有激情的颜色。

黄色,也是一些成熟果实和油脂的颜色,看起来有食欲、有营养。除此之外,它还是阳光的颜色,能够让人感觉到温暖、安全,具有亲和力。红色加黄色等于橙色,所以橙色兼有两者的一些特质。

绿色,是非常常见的大自然颜色。如果是食物,它代表的是蔬菜的颜色,会让人感觉到非常健康。绿色还代表着森林和草原,代表着清新的空气、优美的自然风光,远离城市的嘈杂。绿色也是一种生机勃勃的颜色,能够传递出旺盛的生命力,各种运动品牌、户外品牌,都可以广泛地使用绿色。

蓝色,是天空和大海的颜色,代表着无边无际、广阔、深邃,所以蓝色会给人传递出成熟、智慧、有胸怀、有担当。因此,蓝色是男性非常喜欢的一个颜色,符合当前社会对男人的要求。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社会对男性的要求变成单纯的肌肉和力量,那么恐怕最受男性欢迎的颜色就会变成红色。因为蓝色代表着冷静、智慧,所以诸如IBM、英特尔、惠普、Facebook等高科技企业,以及一些银行的标志就是蓝色。蓝色还是傍晚降临前的颜色,所以从温度上来看,蓝色是偏冷的;从声音上来看,蓝色是安静的,适合一个人安静地休息。

白色,这是容易被其他颜色浸染的颜色,所以白色给人的感觉是干净的、无瑕的、纯洁的、整洁的,这个颜色更可能是无声的、无攻击性的,甚至衍生出了善良、仁慈、圣洁、高雅等含义。

金色,自然界中其实很少有天然的金色,常见的只有黄金,所以金色给人以豪华之感。因此,各种高级酒店往往会有金色元素,一些产品用金色包装也会更容易让人相信这个东西很贵。

黑色,是夜幕下的颜色。夜幕下我们的视线范围、行动范围都会受到压缩,这是一种被限制住的、受制于人的感觉,所以黑色带有统治者的氛围,能够带来权威感。黑夜总是隐藏了太多的秘密,所以黑色也会带给人神秘感、未知感、危险感。一个穿着黑西服的人,会让人猜不透。所以我真的要给很多人提一个建议,平时尽量少穿黑衣服,尤其是房产中介,着装上就有很大的失误,想要让别人信任你,最好穿蓝色的衣服。

结论:因为不同的颜色蕴含着信号,人们会受到这种信号的影响,去选择跟自己接近的,或者想要的,所以商品一定要重视这种信号的传递,从而影响到消费者的决策。

影响你消费行为的3个根本逻辑

经济学家在研究消费者的选择时,就只抽象出了最主要的三个因素,分别是消费者的偏好、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用白话来讲:第一,你喜欢什么?第二,这个东西多少钱?第三,你有多少钱?通过这三个因素,经济学家创建了一个最基础的消费者选择模型。经济学家相信,在偏好、价格、收入这三个条件都确定的情况下,人们一定会做出他们最满意的选择。

收入:收入是社会根据你对他人贡献的大小,所给予你的、购买他人劳动的能力凭证。收入是社会成员间交换劳动产品的比例根据。有人每天工作5分钟,就可以交换多数人工作8小时的劳动成果,这是因为较高的工作效率,TA能够给其他人带来更大的效用。收入高的人呢对商品价格不敏感,能够更加自由的通过消费行为获取最大效用。

价格:每一项商品、服务都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为了获取他们我们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部分用于交易的财富损失,我们称之为价格。由于欲望无限,而财富、收入有限,我们每个人的每次购买行为都是互斥的,比如这个月发了工资1万元,你可以选择买个新款苹果手机,也可以选择去东南亚旅游,选了A就不能选B,不同的消费行为之间,根据价格不同,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互斥关系,理性人会根据不同商品服务的价格、效用的比值(俗称性价比)来决定消费行为。

效用:我们为啥购买商品、服务?因为它们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满足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经济学家给这些各种各样的满足统一取了一个名字,叫作效用。任何使你感到满足的事物,都能给你带来效用。交房租有了地方住,这件事能带来效用。捐钱给失学儿童,这件事也能带来效用。人并不仅仅是为自己着想,有些人的效用,是建立在帮助别人的基础之上的,效用来自偏好。效用不一定与数量呈正相关,因为存在“边际效用递减”的状况。如果能使每一分钱花到不同产品上时,带来的单位效用均等,便可以形成效用最大化的结果。

结论:如何获得幸福,或者说如何将人生的总效用最大化?第一是提高收入,这是所有消费行为的基石;第二是在收入限制内寻找单位效用最大的商品、服务。人生最糟糕的消费是“拿着较低的收入,花了大价钱购买真实效用较低的产品”,比如月薪5K,还经常买奢侈品包包的、被营销洗脑的“精致穷女孩”;人生最好的消费,是在较高收入的支撑下,自由的选择真实性价比较高的耐用型产品,比如“极简主义”消费观,事实上,一些极其富有的人,比如巴菲特、马斯克也是这样做的。

买房、投资、存款 | 利率是什么?

利率的本质是对风险的补偿。你要买房,但拿不出全款,银行可以借你,但怕你欠债跑路,所以要根据你的信用资质,来评估你顺利还款的概率。如果你在体制内工作,收入稳定,不大可能赖账、破产,银行就愿意给你较大的授信额度和较低的利率;如果你是个无业游民,天天好吃懒做,那银行就可能怀疑你的还款能力,收取更高的利率并给予较小的放款额度。

金钱的跨周期配置,我们叫做金融,在融资的过程中,利率扮演着标记风险的契约作用,也就是:现在的钱×(时间补偿系数 风险补偿系数)(即利率)=未来能收到的钱

时间补偿:本质是放弃货币一段时间使用权的机会成本,贷出去的时间越长,机会成本越大,这种机会成本又跟通胀的预期、经济增长的预期、时间长度、人们的闲钱多少、供需等很多因素相关。

风险补偿:本质是对潜在债务违约风险的一种弥补。不同的人借钱,违约的概率不同,主权国家的10年期国债利率尝尝被认定为“无风险收益率”,但企业会倒闭、个人会赖账,二者都没有这种信用背书,所以银行要对所有人收取一定费用,才能弥补产生坏账的个案。

结论:利率的本质是对金钱跨时空使用权的定价,由于你通过贷款提前享受了未来的收入,这种“贴现”行为需要支付一定的溢价,来对冲贷款方承担的本金损失风险。利率概念是现代金融学的基石之一,是社会凭借信贷机制不断发展生产力的制度保障。

房贷方案咋选?等额本金|等额本息

等额本金是指一种贷款的还款方式,是在还款期内把贷款数总额等分,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本金和剩余贷款在该月所产生的利息,这样由于每月的还款本金额固定,而利息越来越少,借款人起初还款压力较大,但是随时间的推移每月还款数也越来越少。

等额本息是指另一种贷款的还款方式,指在还款期内,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贷款(包括本金和利息)。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是不一样的概念,虽然刚开始还款时每月还款额可能会低于等额本金还款方式的额度,但是最终所还利息会高于等额本金还款方式,该方式经常被银行使用。

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也一样,只不过是大头的钱,在什么时间点来还。选等额本金,还款压力在前几年,平均借款时间更短,因此看起来像是利息更低。等额本息,是每个月还一样的钱,它的平均借款时间要更靠后一些,看起来利息高了点。

那么具体到每个人,应该怎么选呢?

比如你是做销售工作的,你预计这几年自己年富力强,收入很高,但是过几年干不动了,收入会下滑,那么就应该选择等额本金,把压力放在前几年,并且还要把贷款期限缩短,不要贷30年那么久,有闲钱要提前还款。相反,如果你现在工资不高,但是预期未来会逐年上升,那就应该选择等额本息,并且尽可能贷更长的时间,不需要提前还款。

选择等额本息,或者等额本金,穿越时空之后,就算看起来数字不一样,但是价格依然是平的、合理的。所以怎么选要看自己手头资金的宽裕程度,分析在哪个人生阶段的偿贷能力更强。

可怕的非理性:普通人的3种思考谬误

1、过度自信。过度自信是指一个人总是容易高估自己的知识、能力、判断以及所掌握信息的准确性,或者总对未来抱有过分乐观的态度。这种过度自信在人类学上普遍存在。过度自信的诸多现象中,最常见的是高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觉得自己比普通人强。科学家们做了很多有意思的调查。一个关于司机驾驶水平的调查表明,超过90%的司机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超过平均水平。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如果大家都高于平均水平,那么谁会低于平均水平呢?

2、叫“框架效应”。它有点类似于,同样的信息,如果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听者会得到不同的信号。比如正话正说,别人得到的是正面印象;正话反说,别人得到的就是负面印象,人们的思想就像是被画出来的框子圈进去了一样,大家都只在框架内去思考。比如加油站对信用卡付费的用户加收0.6元手续费,换种表述,是对现金支付的用户给予0.6元优惠。前一种说法会让用户愤怒,后一种说法会让用户舒服。

3、偏向于维持现状。因为做决策是一项耗费脑力、精力的事情,所以很多人可能不知不觉地接受默认的选项。比如美国的养老金非常少,所以很多公司都推行退休储蓄计划,建议大家把工资的一部分自动划入退休账户,这部分钱的数值需要由自己决定,手动填写。很多人懒得填,于是这一项金额一直是0元,这增加了未来风险。经济学家建议,不妨提供一个初始数值,每个人有权限随时更改,如果不改,则按照初始数值自动储蓄。结果证明,很多人确实懒得改,也可能不知道该改成多少,于是便按照默认数值开始了储蓄。

结论:人们总是过度自信,人们总是过分注重细枝末节,人们总是不愿意改变自己的观念。人们在某些情况下确实是不理性的,对此我们要有清晰的认知。

读后感悟

经济规律并不是铁一般的定律,只是当前社会经济关系下,所形成的一种社会规律。但只要当前的社会不发生重大的转型,经济规律就会一直起作用,在每个人的工作、创业、经营、消费、竞争等过程中发挥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经济学或许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最有用、最实用的一门学科——掌握经济学视野几乎是一门“稳赚不赔”的买卖。

当建立了这样全局而又详细的框架和脉络之后,你看世界的视角,就会变得不一样。所以我真诚的希望,这本书只是你学习经济学的起点,也是我们承认自身生物性、非理性,从而变得耐心、谦逊和智慧的开端,正如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曾言道:

“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俞军 · 之道
经济学十大原理
时间管理中的经济学原理
“狗尾巴”和“狗身子”的学问
生活中的经济学之2:边际收益递减
关于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概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