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蝉的“美丽”误会

翻阅中国古代典籍,我们总能与蝉不期而遇。让人颇感意外的是,炎炎夏日里聒噪不止的蝉,在古人的心目中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度成为文人士子寄托理想、隐寓身世的重要情感载体。就连那令人厌烦的蝉鸣,在文人的妙笔之下,也变得婉转悠扬起来。然而,蝉在文人心目中享有这样的盛誉,其实源于古人对这种生物错误的认识。



在古人的认知里,蝉是“朽木化成”,起初为爬虫,生活于泥淖之中,破茧而出后仅以雨露为食,不沾染尘世间的一点污浊。《本草纲目》中记载:“蝉乃土木余气所化,饮风吸露其气清虚。”蝉的这一生活习性,恰好符合古人对于品性高洁这一思想境界的追求,加之儒家思想赋予“君子”形象的标准,所以才有了蝉独特的象征意义。

西晋诗人陆云在《寒蝉赋》中归纳出蝉的“五德”—文、清、廉、俭、信,成为对蝉的品节最好的概括:“至于寒蝉,才齐其美,独未之思,而莫斯述。夫头上有緌,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享,则其廉也;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常,则其信也。加以冠冕,取其容也。君子则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岂非至德之虫哉?”

蝉之文、清、廉、俭、信,不就是古代贤臣士大夫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的形象折射吗?在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古人追求的理想人格,在蝉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展现。在古人的认知里,蝉早已不是聒噪的昆虫,而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载体,触蝉生情、借蝉象征在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

仅收录在《古今图书集成》中以蝉为题的唐诗就有28首之多,那些以蝉为点缀的诗文更是不计其数。其中,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三人的咏蝉诗被后人称为唐代咏蝉“三绝”。

虞世南诗云“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借蝉的形象表达出只要立身高洁,无需凭借其他力量的豪气;骆宾王为抒发自己遭受污蔑的悲愤之情,以蝉自比,慨叹“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出于对仕途的不满和对现实的失望,李商隐则吟出“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将满腹牢骚发泄在蝉的身上。

清人施补华对这三首诗有一段妙评:“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借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注:《全唐诗》中虞世南《蝉》的后两句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中记载“居高声自远,端不借秋风”。出现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当时流传的问题,为忠实原文,这里采用原著中的记载)蝉犹如一面心灵之镜,喊出诗人心中的悲愤,彰显文人的铮铮傲骨。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蝉还真不是文人笔下那般。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古人的“一厢情愿”。无论是羽化的成虫,还是蛰伏的幼虫,都以树木汁液为生,成虫会用针刺口器吸食树汁,幼虫则栖息于土中,吸取树根里的汁液,对树木都有害。如果古人知道蝉的这些秘密,还会借蝉抒怀吗?

本文节选自《百科知识》2022.9B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虞世南《蝉》——君子如蝉
“咏蝉三绝”,一并看看?
品读大唐第一咏蝉诗:高风亮节的古人
同是咏蝉,却是别有滋味在心头
各有千秋 各臻奇妙——唐人咏蝉三绝
诗歌意象专题--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