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建筑:雀替有哪些功能?

相传北魏年间,国家战乱,烽烟四起,有一位老妇人,在丈夫战死疆场、儿子替父出征后,每天只与雀儿为伴。

一天夜里,大雨倾至,破旧的房屋受大雨冲刷,檐梁摇摇欲坠,此时妇人已然沉睡。与妇人相伴的雀儿见状,立马飞到枋与柱间,化作一只木鸟,支撑整座房屋,雀替之名由此而来。

“雀替”是清式名称,在宋代的《营造法式》中,它叫做“绰幕”,是中国古典建筑的特色构件之一。位于房屋外檐柱与梁枋相交处,自柱内伸出,承托梁枋两头,能减小两房跨度和梁柱相接处的剪力,同时还能防止立柱与横梁的倾斜变形。

雀替这种构件,最早见于北魏的云冈石窟。元代以前的雀替构件大多用于内檐,元代以后,普遍用于外植额枋下。明清时期的雀替,在靠近柱头处都施以三福云及拱头承托。

雀替(图片来源:李允鉌《华夏意匠》)

元代是雀替发展的一个分界点,元代之前,雀替起着重要的力学作用,元代之后,更注重其装饰性,成了梁和柱之间的装饰体。

雀替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结构作用

雀替虽然体量微小,但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缩短梁额净跨的长度,减小梁额与柱相接处的剪力,防止横竖构件间的角度倾斜,在结构上增强了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隆兴寺摩尼殿抱厦

装饰作用

清中期后,雀替的图案与雕刻逐渐增多,随着样式的不断发展,它的美学价值日益突出。雀替的花纹最初以云卷纹为主,后来逐渐产生龙凤、花鸟纹饰等。

空间作用

雀替一般位于建筑廊部外檐的梁枋之下,或多见于有抱厦的建筑之上。抱厦是指在原建筑之前或之后接建出来的小房子,雀替作为其中的重要构建,将原有殿座的建筑面积扩大至廊部,开间及进深方向均有所增加,达到扩大整体空间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雀替——中国古建筑檐梁上的精灵
雀替,一只栖居在古建檐梁上的“云雀精灵”
如何看懂古建筑之梁架与斗栱
中国古建筑的木构架及构件
几张简图看懂古建筑之梁架与斗栱(一)
中国古建筑枋的分类指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