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类文明出中国,中国文明出黄淮

研究历史是为更好地理解当下,而历史与当下的联系和影响程度,超乎一般人的想象。譬如两万年前的一个偶然事件,到现在还在发挥着作用,使得中西文明出现重大差异。这个事件就是锅的发明。

从文明的起源看,中国人不仅首先发明了锅,而且比西方早10000多年,这使得中西文明在做饭方式上出现重大差异:中国的做饭是有锅式,主要依赖锅的蒸煮、煎炒;西方则是无锅的,主要是不依赖锅的烧烤。

同样是用小麦做主食,中国主要是做馒头、面条、包子、水饺,这些统统都需要锅。而西方则主要是做面包,是需要锅的,而是用火直接烤。也就是说,中国的基于小麦的主食,在加工方式上都是需要锅的,是有锅的,而西方的则是不需要锅的,是无锅的。

这饮水方式上,也是如此。初次到中国来的西方人,感到最新奇的现象之一,就是中国人对开水的钟情,甚至视开水为药物,感冒了要多喝开水。显然对中国人而言,开水和生水已经是两者根本不同的东西,在中原,尤其是黄淮一带,甚至给开水起了一个专门的名称:茶(音)。

茶(音)的出现远比茶叶的出现古老,更比茶字的出现古老。后出的茶叶,其命名借用了茶(音),因为茶叶是需要开会煮泡的,而且也的确是一种茶。茶字是在唐朝出现,但却是指茶叶的。以致后人产生一种误解,以为中原口语称开水为茶(音),是因茶字而起,因茶叶而起,不知茶叶称茶(音)是因中原口语而起。

实际上,中原口语中依然保留着“茶”音更原始的证据。在那里,真正的茶是开水,然后在开水中加什么就叫什么茶。譬如用开水煮绿豆,叫绿豆茶;在开水中磕鸡蛋,叫鸡蛋茶;加糖叫糖茶;加面粉调料香油,叫油茶;加茶叶,叫茶叶茶,没错,是茶叶茶。

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开水观、开水文化是起源于中原、黄淮一带,然后向四周传播,但是有些地方只引入了开水观,却没有引入将开水称茶的语言习惯。所以,至今有些地方并不将开水称茶,他们会认定茶字本源于茶叶,无法理解茶(音)本源于开水。

煮开水也是需要锅的,没有锅就不可能有开水,不可能喝开水,当然就没有开水文化,更不可能专门为开水取个独立的名字。

而最早的锅,并非金属做的,而是泥土做的,就是陶器。考古学已经证实,世界上最早的陶片在中国出土,时间是20000年前,在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这意味着,那时的中国人已经开始尝试用锅做饭了。

西方文明源于西亚的古两河,而这里的陶器出现的很晚,大约在9000年前,比中国晚11000年。

考古学的还证实,人类开始大规模人工种植粮食作物,是在10000年前,而且中国和西亚基本同期。这意味着,在学会耕种之前,即在农业出现之前,中国早就开始用锅做饭了,先学会的用锅做饭,后学会的耕种、农业。而对西方而言,在农业之前,他们是没有锅的,而只能以烧烤的方式去做饭,去加工食物。

按理说,即便是西方的锅出现在9000年前,也不晚了啊,9000年的时间难道不能学会用锅做饭吗?这就涉及到一个做饭习惯、文化习惯的问题。用现代学术语言,就是路径依赖问题。在锅在西方出现之前,他们的做饭方式和习惯早已养成和定型了,已经有好几千年了。

这是因为,在人类正式对粮食作物进行耕种之前的好几千年前,就已经开始通过采集野生粮食的方式来食用了。现代人会想当然地将粮食和耕种、农业联系在一起,有一分耕耘,才会有一分收获,要吃粮食,就必须去耕种。这是不对的,人类最开始吃粮食时,是无需耕种、耕耘的,恰恰就是不劳而获的。

《周易》无妄卦,的卦辞中有一句“不耕获”,其实就是对采集野生粮食的生活方式的记忆、记录,现代人无法理解了,就做出很多牵强附会的解释。

做饭是主要针对粮食的,既然在农业之前的几千年前,人类就开始用粮食做饭了,这就意味着,在农业出现之前,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人类的做饭习惯和模式已经定型了:中国的是有锅模式,西方的是无锅模式。

实际上,锅在西方的出现,比农业还好晚,是在农业之后,在强大的习惯效应下,在强大的路径依赖效应下,即便在陶器出现之后,在有了锅之后,他们依然用无锅的烧烤方式去做饭,依然将小麦烤成面包,而非设法去做馒头、面条。当然,他们也没有养成用锅烧开水的习惯。

考古学也证实了这一点。当陶器在西亚出现之后,其主要的用途并非是炊具,而是容器,而中国早期的陶器,则主要是炊具,其次才是容器。

事实上,陶器在中国被发明出来,可能就在加工食物的过程之中。最开始是用泥土捏成容器,晒干后,直接用来煮食物。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经过高温后的陶化效应。也就是说,中国最早的锅甚至不是陶器,而是没有陶化的泥器。

用泥土直接做容器的习惯,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在豫东农村依然存在,至今在我家的老屋中依然还保留几个“泥囤子”,就是直接用泥做的小缸。

随着陶器的出现,当锅被发明之后,所改变的不仅仅是简单做饭方式,还有更广泛和更深层的东西。

最根本的是,大大扩大了当时的食谱,让本来不可食用的东西,通过蒸煮加工后,变得可以食用。当然也可以使原本难吃的东西变得好吃。另一方面,使得当时的卫生程度大大提升,因为通过蒸煮,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包括烧开水。实际上,这也直接导致医药业的出现,即中医中药的出现。

也就是说,不仅中国的做饭技术远早于农业的出现,医药技术也是。

现代人会相当然地认为,定居生活是农业出现之后才有,甚至将农业当成文明出现的前提。考古学证实,这是错误的。导致定居生活出现的,并非是农业,而是食物的充足,尤其是在一年之内都充足。农业当然可以保障食物的充足,但是食物的充足并不必然一定非农业不可,因为依赖采集野生粮食,也可以达到。注意,这里对农业的定义是耕种粮食。

这时,锅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因为,如果没有锅,即便有了野生粮食,食物可能依然不太充足,这时就需要通过迁移来寻找更多的食物,此时定居生活依然无法出现。但是有了锅就不同了,因为它可以让原本不可以食用的变得可食,通过扩大可食范围来实现食物的总体充足,从而使得定居成为可能。

也就是说,野生粮食 锅,就可以实现食物充足,导致定居生活的出现。

粮食为何重要,因为它可以长期保存,使得人类的食物供给不受季节的影响。在当时储存条件下,粮食之外的所有食物,譬如动物的肉和水果,都无法长期保存,都无法长期地稳定地供给。

只有定居生活的出现,才能培育安全感、稳定感,然后出现社会和秩序的概念,进而思考和构造抽象的概念,发展出知识体系。

概而言之,定居生活,而非农业,才是文明出现的条件和原因。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条件是人类最优越的,远比西亚和西方优越。因为中国境内不仅有两种野生粮食:南方的野生大米、北方的野生小米,而且又很早发明了锅。西亚只有一种野生粮食:野生小麦,而且在早期没有锅。

这意味着,人类的定居生活一定最先出现在中国,人类的文明也一定最先出现在中国。

那么中国之内,哪里的条件最好?答案是黄河和淮河之间的区域。因为这里不仅土地肥沃,而且是野生大米和野生小米的交汇区,同时存在两种野生粮食!

也就是说,人类文明出中国,中国文明出黄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易经震撼2:易经简史之起源篇
易经起源于野生粮食时代的黄淮平原
论陶器在中国文明起源中的重要作用
4000亿“蚂蚱”,靠吃就能解决蝗灾?你需要的不仅是一口大锅
金秋(二):吃莜面
黄淮平原:从繁华之巅到贫穷之地,是什么力量主导这一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