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动物世界-蓝岩鬣蜥



蓝岩鬣蜥 是一种濒危蜥蜴,为大开曼特有物种。蓝岩鬣蜥的化石纪录显示它们于欧洲殖民时代前广泛分布,但到了2003年野外却只余下少于15只,于21世纪初人们普遍相信它们将面临灭绝。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爬行纲 Reptilia

目: 有鳞目 Squamata

科: 美洲鬣蜥科 Iguanidae

属: 岩鬣蜥属 Cyclura

种: 蓝岩鬣蜥 C. lewisi


蓝岩鬣蜥的属名Cyclura,是古希腊文的“圆尾”,意指其尾巴的厚环。

种名lewisi,是由首次描述的查普曼·格兰为纪念发现者伯纳德·C·刘易斯而来。

蓝岩鬣蜥曾被分类为古巴鬣蜥的亚种,后来于2004年确认了它们的独特性而成为独立的物种。


蓝岩鬣蜥,是大开曼最大的陆生动物,体长51-76厘米,尾长66-100厘米。雄性较大。


蓝岩鬣蜥是两性异形

成年雄性


成年雌性


成年雄性蓝岩鬣蜥一般呈褐色、深灰色、暗蓝色,当繁殖季节或受到刺激时就会转变为明显的蓝色。雌蜥通常呈橄榄绿色。

雄蜥大腿上有结节可以释放费洛蒙。雌蜥没有这些结节,背棘也没有这么明显。


成年雄性的背棘


幼蜥呈深褐色或绿色,有一些较深的斑纹。初出生幼蜥的背上,由颈部至臀部的冠上有八道深色的山形斑纹。这种斑纹随幼蜥1岁大后逐渐消退。


蓝岩鬣蜥的眼睛有金色的瞳孔及红色的巩膜。它们有极好的视觉,可以侦测远程的形状及运动。由于它们只有少量的视杆细胞,在昏暗环境下的视觉很差。它们有双重的锥状细胞,对颜色非常敏感,甚至可以看见紫外线。这种能力对于它们晒太阳以吸收紫外线来生产维他命D非常重要。

蓝岩鬣蜥的头顶上有一个光敏的器官,称为颅顶眼。这只眼只有基本的视网膜及晶体,故不能生成影像。它只会对光暗敏感,可以用来侦测运动。


蓝岩鬣蜥细小的牙齿


蓝岩鬣蜥栖息在丛林、森林、农地等。成年蓝岩鬣蜥居住在岩洞及树洞中,虽然它们并非栖于树上的,但有时也会攀树达5米或更高,成年雄性有强烈的领地意识。幼蜥则倾向活动于树上。


蓝岩鬣蜥主要是草食性的,吃多达45种植物的叶子、花朵及果实。有时也会吃昆虫幼虫、蟹、蛞蝓、死鸟及真菌。

它们在渗透调节上有一种问题:因为所吃的植物有较高含量的钾,但平均养份却较少,它们要吃很大的分量才能达到代谢的需要。由于它们不能制造浓度高于体液的尿素,故会在盐腺排出氮化的尿酸。所以它们两侧的鼻腺可以补助来排出体内多余的钾及氯化钠。

蓝岩鬣蜥的草食性可以帮助在大开曼内传播种子。研究发现经过蓝岩鬣蜥消化道的种子发芽较快,它们亦可以将种子带到新的地区,可以帮助平衡恶劣环境的气候及植物生长。


蓝岩鬣蜥于5月至6月间发情,大约在7月份产卵。每次产卵1-21枚,雌性会选择多个巢穴繁殖,孵化期为65-90天。3-4岁性成熟。

野外蓝岩鬣蜥的寿命不详,但估计也有几十岁。于1950年在大开曼捕捉到的一只蓝岩鬣蜥,就被送到美国,最后于2004年才死亡。估计这只蓝岩鬣蜥于被捕捉时就已有15岁,故它的寿命达69岁。


栖息地的破坏是蓝岩鬣蜥面临灭绝的主因。它们的栖息地被清除作为农地、公路及地产项目发展。另外,传统的农地变更成畜牧的草场也影响蓝岩鬣蜥的次级栖息地。

  • 大家鼠、野猫及流浪犬会掠食及伤害蓝岩鬣蜥,令野生群落的生存倍感压力。

  • 路杀亦是另一增加死亡率的原因。虽然当地有法律保护,但仍旧会有猎杀蓝岩鬣蜥的情况。

  • 美洲鬣蜥成功由洪都拉斯引入到大开曼,成为了入侵物种,数量远远超过蓝岩鬣蜥。虽然这并没有对蓝岩鬣蜥带来直接的影响,但美洲鬣蜥的出现却减低了公众对蓝岩鬣蜥的关注。公众会被大量的美洲鬣蜥误导,以为蓝岩鬣蜥并非如报告般濒危。

  • 蓝岩鬣蜥经常会被售卖给旅客作为宠物。

1999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就指英国政府超过20年忽视海外领地的自然保育。很多物种因而灭绝。英属加勒比群岛在生物多样性方面非常丰富,有很多特有的濒危物种,但当地却没有实施及执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蓝岩鬣蜥从1996至2004年间均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表示其距离灭绝只有一步之遥。于2003年就发现它们的数量只有5-15只,2005年前就认为它们的野生群落已经灭绝,曾被认为是地球上最濒危的物种之一。



为了保护宣传修建的蓝岩鬣蜥模型


令蓝岩鬣蜥起死回生的主要原因并非来自野外群落的复原,而是持续的野放活动。自2005年从伊丽莎白二世植物园(Queen Elizabeth II Botanic Park)及萨利纳保护区(Salina Reserve)释放蓝岩鬣蜥到野外后,蓝岩鬣蜥便发展出一个约有125只的群落。

伊丽莎白二世植物园的群落是自2001年起就已经开始培育,而萨利纳保护区的则是自2006年从3只蛋孵化后开始培育。2007年亦有一次大规模的放生行动,令野外的蓝岩鬣蜥数目增加至299只。在2012年尾,由复育计划统计得的蓝岩鬣蜥野外群落数目约为750头,令它们首次离开死门关一小步,而IUCN亦将它们的保育现状由极危降至濒危级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蓝岩鬣蜥
【rlyl物种说】今日--地中海僧海豹(Mediterranean monk seal)
疫情后的野生动物管理
以中华命名的虫虫1-中华虎凤蝶
绿孔雀之殇:“百鸟之王”灭绝倒计时开始
这些濒危的物种 大部分你应该没见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