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国深海死区发现神秘怪鱼,几乎无氧生存,颠覆人类认知!

撰稿:白小白,编辑:徐德文

对于勉为其难生活在29%地球表面的我们人类来说,没有氧气活在地球上肯定是一件令人难过的事情,幸运的是,目前我们都还不怎么难过。不过最近,发表在《生态学》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加利福利亚湾黑暗的海洋深处,一个几乎没有氧气的地方,竟然也有一群不怎么难过的深海神秘怪鱼莺歌燕舞。都是几十亿年前肮脏池塘里那团有机质的后代,这些怪鱼咋就那么优秀呢?

2015年,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海洋生物学博士纳塔利亚・加罗(Natalya Gallo )及团队,通过远程水下航行遥控器(ROV)在加利福利亚湾水下1000多米处的深海盆地进行多次潜水实验,结果吃惊地发现,在氧气浓度低于海洋表面1%的极度贫氧区域,竟然有鼬鱼、长尾鳕鱼、猫鲨和圆头鲨等多个物种正逍遥自在地嬉戏!

换言之,怪鱼们生活水域的含氧量,只有普通鱼类生活水域含氧量的十分之一到四十分之一。结果让所有研究人员都难以置信,一些海区氧气含量稍有减少,就可能导致鱼类大规模死亡,在这个极度缺氧的深海“死区”,怎么可能会有如此复杂的生命形式存在呢?这完全打破了科学家们对生物低氧耐受极限的已有认知。

为什么这些怪鱼能在低氧环境下生存呢?研究团队发现,鼬鱼和圆头鲨体型娇小,身体长度不足30厘米,柔软而瘦弱,属于“大头”鱼,有着鲜艳亮丽的红色腮帮,或许正是这种异于“常鱼”的腮帮,成了帮助它们从周围水域中汲取氧气的“利器”。毕竟每天都需要游泳这项体力活,鱼类对于周遭的氧气环境极为敏感,但鼬鱼和圆头鲨因为其非比同类的外型特征,让它们可以减少氧气需求量,增加氧气存储量,从而自由地穿梭在极度缺氧的海底。

为何鱼儿们会生活在极度缺氧的恶劣环境之下呢?研究人员推测,它们极有可能是为了躲避捕食者或是寻找食物。

但是,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已大幅度降低了海洋深处的含氧量,缺氧区域正在以每年1米的速度向上蔓延,严重威胁着世界各地的海洋生物。鼬鱼和圆头鲨生活在极度缺氧的深海死区,是因为躲避捕食者,还是气候变化所迫,目前我们还无从考究,但海洋“死区”面积越来越大,能够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小,未来又有多少海洋物种能像它们一样,躲进恶劣的海底“世外桃源”勉为其难地生存下去,而不是被这个生命越来越稀疏,越来越单一的星球遗忘?

这项研究已经发表在《生态学》杂志上。

【徐德文O戴维科学】获腾讯科学“2018年度最具活力科学新媒体TOP20”,2018年第3季度“全国科普自媒体(今日头条)热度榜”前20名,谢谢读者朋友们的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洋“死区”为什么越来越多?
又是全球变暖的锅:海洋含氧量正在降低
水中的含氧量决定鱼群的动向
为二氧化碳寻找“出路”
刮风钓大鱼,无风不钓鱼,夏季什么风向最适合钓鱼?
养鱼和天气的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