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冷知识# 11、我国古代官员的爵位...
#历史冷知识#
11、我国古代官员的爵位
爵位,作为一种表示官员地位高下的称号,起源甚早。“爵”,最初是酒杯的意思,也是一种祭器,后来被用作封号。

《礼记·王制》中记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其中,禄是俸禄,爵便是表示等级的爵位。

一般认为,周朝之时确实有“公侯伯子男”这几种爵位,但并未形成定制,而有确切记载的最早的爵位等级制比那时秦国的二十等爵制度,如下图所示。
但秦爵其实分为“民爵”和“官爵”,第一至第八级为民爵;九至二十为官爵,所以一般的庶民最高也只能升到第八级——公乘。

汉承秦制,但汉朝真正起作用的爵位其实是侯爵和未正式列入爵位制度的“王”。汉代侯爵分为县侯、乡侯、亭侯三等,但封侯不易,名将李广至死也未能封侯。

至晋朝,爵位制度开始规范化,并加入了王爵,形成王、公、侯、伯、子、男六等,且只有高官和贵族才能赐爵。
之后,爵位制度被历代继承,但同时也不断变化。

隋朝时期,分为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九个等级。
唐朝时期,分为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九个等级。
宋朝时期,分为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
元朝时期,分为王、郡王、国公、郡公、郡侯、郡伯、县子、县男。
明代时期,初期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后来只保留公、侯、伯三个等级。

清朝时期取消了以前各朝的“勋”,将其与“爵”合二为一,所以清朝的爵位也是爵、勋合一的:
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

需要注意的是,封爵最初都是有封地的。但从唐朝开始,封爵便只有封号而无封地,即“封而不建”,只不过保留了秦汉时期的以地名为封号的习惯,比如李靖为卫国公。
而到了明朝,爵位的封号则逐渐从地名变成了表示美善的称呼,比如刘伯温是“诚意伯”。清朝同样如此,比如曾国藩为一等毅勇侯、左宗棠为二等恪靖侯、李鸿章为一等肃毅伯。

爵者,官之尊也;阶者,官之次也;品者,官之序也;职者,官之掌也。

爵、阶、品、职,再加上勋,这便是表示古代官员等级的全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关内侯要说赐,而其他侯却是封呢?
汉帝国的分封等级
孝文帝爵制改革后的北魏分封地研究
科普:唐朝的爵位分为9等,你绝对不知道的秘密
《知否》中的弟弟爵位给哥哥能实现吗?小析宋朝爵位世袭二三事
论东魏北齐王爵的封授及元氏诸王的“准例降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