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瑞典的简要小史

在前几篇文章中

北欧列国的争霸史 上部北欧列国的争霸史 下部瑞典与俄国的交锋史 介绍了北欧几个国家互相之间的小历史,这篇主要把瑞典单独拿出来写写,毕竟瑞典不仅在古代,哪怕在现代也是北欧最强的国家之一,所以写写瑞典更容易理解北欧的历史。

统一国家的形成

9~11世纪为“海盗时代”,部落酋长纠众出海,用兽皮等交换东方的白银、香料和丝绸,并进行抢劫和掳掠奴隶。862 年瑞典海盗到达东斯拉夫人聚居地,并以诺夫哥罗德和基辅为中心到拜占廷、波斯和塔什干一带经商。

829年基督教传入瑞典,11世纪初形成统一的瑞典王国,第一个国王为奥洛夫·舍特科农( 994~1022在位)。

1026年丹麦克努特大帝战胜瑞典人并将瑞典南部并入“北海大帝国”版图。这应该算是瑞典和丹麦的首次交锋了。

1155年瑞典出动十字军征伐芬兰,强迫芬兰人改信基督教,并于1284年将芬兰变为瑞典的一个公国。芬兰此后一直处于瑞典的统治下,直到又换了个新主人俄国。

在由比尔耶尔·亚尔(1250~1266在位)开创的福尔孔王朝(1250~1363)期间,封建化进程加快,王权进一步扩大,确立稳固的世袭君主制,制订出能推行全境的法律。福尔孔家族在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过程中损害了拥有封地的贵族富豪阶级利益,矛盾日益尖锐。当王室计划收回封地时,贵族富豪阶级便向丹麦寻求援助。当时丹麦不仅占据瑞典南部斯科讷地区,还于1361年征服了哥得兰岛。

1389年丹麦军队攻入斯德哥尔摩,丹麦女王玛格丽特被迎奉为瑞典国王。1397年瑞典、挪威、丹麦在卡尔马会议上结成联盟(见卡尔马联盟),丹麦女王为三国共主。北欧列国的争霸史 上部

不过瑞典人只是暂时屈服,以丹麦王室和享有封地的瑞典贵族富豪组成的联盟派同瑞典中小贵族、矿业主等阶层的独立派之间进行反复的斗争。由于1426年丹麦发动的荷尔斯泰因战争严重影响了瑞典铁和铜出口,1434年瑞典铁矿中心贝里斯拉格爆发了由恩耶尔布雷克特·恩耶尔布雷克特松领导的起义,独立派贵族斯托雷家族一度登上王位。在斯托雷遭到丹麦军队镇压之后,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1471年10月14日,瑞典的执政官老斯滕斯图雷又举起反叛的旗帜宣告瑞典独立。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一世派兵镇压,未能得胜。直到1518年,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一世的孙子克里斯蒂安二世再度进攻斯德哥尔摩,仍未能取胜。1520年11月初,丹麦军队在克里斯蒂安二世指挥下第三次进攻斯德哥尔摩,终于得手。克里斯蒂安二世对反叛的瑞典人恨之入骨大开杀戒,于是在斯德哥尔摩老城大广场发生了大屠杀,和斯托雷家族有亲戚关系的年轻贵族古斯塔夫一世·瓦萨在大屠杀中幸免于难,化装潜逃到达拉纳郡,丹麦人的暴政点燃了瑞典人民反抗的怒火。

1521年古斯塔夫在吕贝克的支持下发动起义,经过两年多的斗争将丹麦军队击溃,瑞典彻底摆脱丹麦的控制,瓦萨被推举为国王,称古斯塔夫一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限制教会的权力,将富豪贵族的封地没收为王室财产,加强王室专制集权,建立起统一的世袭君主制政体的封建王国。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一世为了抗衡汉莎同盟的塔林,1550年决定在芬兰湾北岸与塔林相对应的地方,建设一个港囗,跟塔林争夺贸易。这座新建的港囗,就叫赫尔辛基。所以1550年成为赫尔辛基的诞生年。就在赫尔辛基开始建设之后的第11年1561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一世攻占了塔林,这么一来,建设赫尔辛基就显得没有多少用处了,所以赫尔辛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处于停滞状态,只是一个波罗的海之滨的小镇而已。

争夺波罗的海地区霸权的斗争

17世纪初至 18世纪初是瑞典对外扩张时期。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在位期间(1611~1632),同德意志和荷兰结盟在波罗的海争霸,三十年战争期间又转而同法国结盟对德意志和奥地利作战,攻占慕尼黑和莱比锡,并向布拉格进军。到17世纪中期,瑞典已成为波罗的海强国,所占领土除芬兰之外还有挪威和丹麦的一小部分、立窝尼亚、爱沙尼亚和波美拉尼亚等地。1697年卡尔十二世即位后,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和赋税征敛,继续对外扩张。

北方战争期间于1700年在纳尔瓦战役中击败俄国彼得一世率领的4万大军,1708年攻入俄国境内,但1709年在波尔塔瓦战役中瑞典全军覆没。瑞典与俄国的交锋史瑞典战败后,由于丧失大部分侵占的领土再加上国库空虚和人口锐减,在波罗的海地区转为守势。

1723年瑞典议会通过法令,废除君主专制和增强议会四个等级的权力,王权急剧衰落,行政权力转移到由大贵族操纵的国家参政会手中。随着新兴市民阶级力量的壮大,瑞典议会中爆发了大贵族的“礼帽党”和市民阶级的“便帽党”之争。1765年“便帽党”在议会取得多数而执政,提出限制大贵族的封建特权和消除官僚政治积弊等改革纲领。在大贵族支持下,国王古斯塔夫三世(1771~1792在位)1772年发动政变,恢复君主专制,削弱了议会的权力。

1805 年,瑞典参加欧洲第 3次反法联盟同拿破仑一世作战,屡遭失败后失去波美拉尼亚等领地,1808年芬兰战争失败后俄国占有芬兰。1809年,瑞典贵族发动政变,废黜国王古斯塔夫四世·阿道夫(1792~1809在位),迎奉拿破仑一世的将领J.-B.-J.贝尔纳多特元帅为王储。

但是没多久,法国在莫斯科撤退,瑞典人马上转变风向,1813年,瑞典参加第六次反法联盟,在对丹麦作战取胜后,迫北欧列国的争霸史 下部使丹麦割让挪威,并于1814年成立了挪威-瑞典联盟。

迈入现代化

19世纪初期,随着炼钢、锯木、造纸等工业的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打破封建制度对生产和工商业自由发展的限制,吸收更多社会阶层参加议会。 1809年瑞典议会通过新宪法,确立了有一定限制的君主政体。1830年后,工业资产阶级和自耕农等阶层的代表进入议会。但普通农民生活困难, 1840~1914年间有100多万人向国外、主要向北美移居。1865年议会分成上下两院,实行有财产限制的普选。到19世纪末,瑞典陆续建立了银行、铁路、电报和邮政等产业部门,航运业也有相当规模。1887年成立全国总工会,1889年瑞典社会民主工人党成立,劳工运动开始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

瑞典自1814年以来,未卷入国际纷争和战争,19世纪末起奉行中立政策,在和平时期不参与结盟,在国际纷争中保持中立。1905 年,瑞典宣布解散挪-瑞联盟。瑞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持中立,但同德国关系密切, 增加对德国输出矿砂等物资。1917年以后减少了对德国出口并将商船队的一半吨位租借给协约国。由于世界性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1929~1932年工业生产降低21%,1932年经济危机达到顶点。社会民主工人党联合农民党于1936年执政,推行财政经济改革,促使经济复苏,并提出建立“人民之家”型的福利国家口号,实行失业救济、养老金、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和福利政策,并试图通过劳资双方签订协议和设立劳资纠纷法庭来调解与缓和工人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瑞典宣布中立,同德国、英国均签订商约。苏芬战争爆发,瑞典议会各政党组成联合政府向芬兰提供经济援助和军事装备,并派出志愿兵部队,但拒绝了同盟国假道瑞典输送军队到芬兰的要求。1940年希特勒德国占领挪威后,瑞典被迫允许德国火车穿越领土运送军队和军需品到挪威。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后,瑞典又允许德国将一个整师兵力从挪威假道瑞典运至芬兰。这种过境假道活动持续到1943年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成为瑞典的主要贸易国,瑞典向德国提供铁矿砂、纸浆和木材等物资以换取德国的肥料、煤炭等。

战后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瑞典加入联合国。1948年曾致力建立北欧防御同盟,拒绝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宣布继续执行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1950年瑞典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59年参加欧洲自由贸易联盟。1975年参加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在国内,社会民主工人党政府继续推行福利国家和发展经济贸易的政策。瑞典在战后的经济可称为混合型的经济,铁路、邮政、电信、能源生产和其他基础设施大部分属国家所有,在工商企业中,90%为私营,10%则为合作社或国营。瑞典经济发达,工业占国民收入的80%,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教育高度普及,以现代福利国家著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认识瑞典王国
瑞典的衰落,大北方战争后的瑞典——瑞典简史9
瑞典历史
历史上的今天——1537年12月20日,瑞典国王约翰三世出生
北欧如何从3个国家变成5个国家?北欧一千年来的血腥历史
图说瑞典领土变迁,17世纪有110万平方公里,现今剩45万平方公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