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封城是如何建造起来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柴荣,走进他的开封故事

落日笙歌迷汴水,春风灯火似扬州。”这是宋人笔下的开封城,恢弘,繁华,不禁让人想起大唐长安的盛世景象,可随着五代时期战乱的摧残,盛唐美景随之消散,帝都长安也失去了昔日的风光无限,可在五代末期的后周,一座被厚予重望的“新长安”正在慢慢崛起,这就是开封城。

开封盛世

说起开封的发展史始终都离不开一位帝王——后周世宗柴荣,作为五代时期一位颇有作为的君主,他勤于政事,体恤百姓,生活勤俭,在其在位的六年间,取秦陇、平淮右、复三关,而他所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更为北宋的繁荣奠定了政治、经济基础。可就在柴荣所颁行的政令里,有一条政令不仅为北宋的商业启蒙留下了萌芽,更为世人留下了一座千古名城。

1.即位伊始,构建美好蓝图

刚刚即位的周世宗意气风发,雄心勃勃,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建功立业,干出一番大事,而在新五代史中,也曾经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柴荣有位叫王朴的大臣,擅长占卜,柴荣有一天与其闲谈,问王朴道,“我能当几年皇帝啊”,王朴答道“皇上您一心为百姓着想,老天肯定会感激您的,您一定有很大的福气,但是我才疏学浅,三十年以后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柴荣一听大喜说道,“如果真的就如你说的一样,我有三十年的时间,我要用十年开拓天下,十年让百姓休养生息,用最后的十年达到太平一统就够了。”

十年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柴荣登基之初就立下了远大的理想目标,他要建立一个全新的帝国,为百姓谋福利,谋幸福,可这一切都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国力支持,而为了提高后周的国力,除了进行政治、军事改革之外,最重要的便是提高后周的经济实力。

虽然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小农经济是最主要的经济模式,但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否认商业经济对于国力的促进作用,而曾经做过贩夫走卒的柴荣更是明白这一点。

于是在后周显德二年,柴荣的心里有了一个大计划,他要对开封进行改扩建工程,让开封成为“新长安”。

周世宗柴荣

说起柴荣要改建开封城的初衷,就不得不提起柴荣早年间的经历了,柴荣年少时,曾跟着太祖郭威一起经商经营茶货,走南闯北的他见识到了南楚国的富有和繁华,“是时王关市无征,四方商旅闻风辐”便是形容楚地商业发达,百姓富足的写照。

至此柴荣便明白了一个道理,治国不仅要强军、兴农、治吏,平定天下更需要的是强大的国力,归根到底,战争打的是钱,是国力,所以只有富民才能强国,只有发展商业才能强国。

而开封就是一块天然的宝地,经过扩建,改造,开封将成为天下商旅的汇集地,所以为了能够打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柴荣就先从打造一个现代化、商业化的大都市开始。

而五代末期的汴京城,城区脏乱差、管理混乱,完完全全没有一点首都的样子,按照现在的情形,就像一个大型的城中村一样,城中到处都是违法建筑,而且道路狭窄,破烂拥挤不堪,那么到底窄到什么地步呢?据资料显示,开封当时的道路也就十几到二十几步宽(古代的步相当于如今的两步,即1.65米),最窄的地方更是连过人都困难,更别提车马了。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由于缺乏管理,许多人竟然把死人也埋在了城里,一些街区竟然成了坟地。

面对着问题如此严重的汴京城,柴荣的心里却始终明白改造势在必行,说到底,身为一国之君,他必须对天下的百姓负责,富民强国不只是柴荣心中的一个梦想,他要借改造之际,搞好环境、设施建设,为天下的商贾、百姓营造一个全新的商业、贸易中心。

2.众志成城,打造新汴京

就这样汴京城的旧城改造项目,顺利上马。公元955年四月,柴荣正式宣布开始开封的外城建设工程,在其颁布的诏书中写道:

“东京华夷辐辏,水陆会通,时相隆平,日益繁盛,而都城因旧,制度未恢,诸卫军营,或多窄狭,百司公署,无处兴修,加以坊市之中邸店有限,工商外至,络绎无穷,僦赁之资增添不定,贫阙之户,供办实艰。”

从诏书中,我们可以看出,柴荣从行政地位、发展工商业、居住舒适度和城市安全等角度全方位地对开封城的城市定位进行了分析,除此以外,他还充分考虑到百姓的实际情况,使工程进度和农忙时节错开,避免影响农业生产。

于是京城的修建和改造工程大张旗鼓地开始了,但是随着改造工作的推进,百姓们的抵抗和不配合,京城官员的压力和无奈,这一个个的阻碍都摆在了柴荣面前,但是柴荣毫无畏惧,势必要将开封打造成一个崭新的都城,他对那些心情沮丧的官员说:“改造城市,本就会遭到百姓的怨恨和辱骂,但这样的总得有人来做,所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了能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所有的辱骂,朕一个人来承担。”

同年六月,随着改造的进行中,柴荣对开封城做了更加周密、细致的规划,柴荣下令,设计规划红线,红线之内严禁违法建设,同时将街道全部拓宽,最宽的地方近80米,而且对道路绿化和城防安全等问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拿开封的城市安全建设来说,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曾记载:“世传周世宗筑京城,取虎牢土为之,坚密如铁。”这就是说,为了防备可能的外敌入侵,巩固城防,柴荣使用虎牢关附近的高密度土来修筑新城城墙,使其坚硬如铁。

不仅如此,柴荣还下令发动全城百姓,开展大规模的绿化工作,通过栽种柳树,营造出开封的水系景观,使得整个开封的面貌焕然一新。

当我们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柴荣对于城市规划、建设以及管理方面的思想和方案,充分融合了现代城市建设的先进理念,这在那个战争乱世里,可以说,新开封城就已经拥有着现代城市的雏形,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极度超前的思维观念,就拿我们的首都北京而言,现在的北京城,不仅是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更是植被覆盖度极高的宜居城市,而那时的开封就已经做到了这些,仅仅从这一点来看,柴荣所体现出的超前的思维,过人的历史眼光以及敢为天下先的魄力,都值得我们钦佩。

3.千古名城展露新颜

开封城的改造工程从公元955年正式开始,到公元959年已基本完成,历时四年改造的开封新城,根据史料里的描述和记载,就一个字——“大”,“新城周回四十八里二百三十三步”,如果换算成现在的标准,新开封的周长达到了二十二公里,比之前的老城足足扩大了四倍之多,总面积达到了二十五平方公里。这个城市规模,不管是放在五代时期还是现在,都足以称之为宏大了。

虽然这时的开封城不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环境上来说,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于柴荣而言,这样的开封城依然不具备一个商业中心所具有的条件,他的梦想是打造一个繁荣、富庶的新开封,所以做好城市设施建设,扩大城市规模,改善居民居住环境,这仅仅是打造商业中心的第一步

当我们观察开封的地形时,我们就会发现,虽然开封地处平原地带,但境内河流众多,自古就有“北方水城”之美誉,就像开封最有名的汴河而言,早在隋炀帝时期所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它的中段就是联通黄河与淮河的汴河,所以作为汴河要冲的开封,经历着快速发展期,而进入唐代之后,开封依然是水陆交通便捷的大型商业城市,可是到了晚唐时期,由于战火的侵扰和摧残,流经开封的大运河早已不能通航,再加上后唐末年,汴河经历了溃坝决口以后,早已被淤泥所拥塞,成了一大片沼泽。

为了能重新恢复开封城的水利交通枢纽的作用,柴荣下令进行河道改造工程,派出京城官员征调大量的劳役民工,开始开挖河道,疏通漕运,先后疏通、治理了汴河和五丈河,令奄奄一息的大运河起死回生,经过改造之后,全国各地的粮食、货物均可由水路直达开封。而为了保障水路周边船运的安全,柴荣下诏要求各地藩镇节度使、州守县令,责成他们肃清周边盗贼,以保障来往各地的商人、旅客的安全。

显德六年,柴荣通过改建开封、疏浚河道、巩固边防、肃清盗贼、发展商贸,经过这一系列的举措,开封城终于成为规模最弘大、设施最完备、经济最繁荣的帝都。

如今当我们欣赏那卷千古名画《清明上河图》时,画中所描绘出的繁华盛景,总能令我们神往?而那时的开封,已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最繁华的大都市,而这一切的缔造者正是柴荣。就连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评价柴荣时都说“柴荣是具有远大目光的帝王,他修建和经营城市的理念已经接近于数百年之后近代都市的设计理念。”所以我们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柴荣不仅为开封这座千年古城重新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他也在改变着中国都市发展的格局。

如今的开封城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虽然属于一代明君柴荣的历史只有短短六年,但这并不妨碍柴荣拥有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就像那座倾注了他无数心血所打造完成的新开封城,在此后的千年之中,始终犹如一颗耀眼的星星,始终伫立在广阔的中原大地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代第一明君柴荣的故事 柴荣的老婆是谁?
周世宗柴荣勇于进取
宋朝时的东京,约有一半市民是租房子居住的
知否知否,汴京夢依舊。
曾经的世界第一城,如今繁华散尽沦为四线城市,靠历史撑家
一梦汴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