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危害澳洲的“蟾中之王”是何来头?

特约撰稿人:五月梅花

海蟾蜍,是世界上最大的蟾蜍,最大的海蟾蜍长达40厘米,重达3千克,所以它也被动物学家称为“蟾中之王”。这种世界上最大的蟾蜍几乎不怕任何食肉动物,因为它们皮肤里的液腺能产生剧毒。1935年,澳大利亚政府从美国夏威夷引入102只海蟾蜍来帮助他们消灭甘蔗种植园的害虫,如今这些海蟾蜍后代的数量已超过10亿只,给当地生态造成毁灭性打击。

荼害成千上万野生动物

在澳大利亚,海蟾蜍荼害了成千上万的野生动物。为了消灭这一物种,科学家尝试了各种办法都无济于事。于是他们决定训练本土动物,使其对海蟾蜍有所防备。海蟾蜍所到之处,野生动物无一幸免。它可杀死比其自身体积更大、更具侵略性且更强壮的动物。这与海蟾蜍的丑陋外表无关,而是因为它拥有毁灭性的“武器”:那是一种可致命的毒液,其他动物一旦接触之后便难逃厄运。海蟾蜍每入侵一个地区,其所到之处尸横遍野:蛇、有袋类甚至鳄鱼都无一幸免,这些动物的数量也因此锐减。2005年,澳大利亚政府将海蟾蜍认定为破坏本国环境最重大的威胁之一。而最受海蟾蜍威胁的动物则是袋鼬。袋鼬又称袋猫,它的体积如圆球状,棕色的皮毛带有白色斑点。作为澳大利亚特有种,袋鼬如今因海蟾蜍而濒临灭绝。为了保护袋鼬,澳大利亚人开启了一次疯狂挑战:训练袋鼬使其意识到海蟾蜍的危害性。大范围的训练已于去年秋季开始。野生的袋鼬过于天真,在它们眼中,海蟾蜍只是普通两栖动物,与其他动物并无两样,因此它们经常捕食海蟾蜍。这真是一个致命错误!海蟾蜍脑后有两个充满了乳白色液体的腺体。当它感到紧张或被其他动物噬咬时就会分泌出蟾毒色胺,这种毒液会损害神经系统。

请神容易送神难

海蟾蜍的分泌液具有致幻作用,因此过去一些印第安部落的巫师会食用海蟾蜍。然而一只巨型海蟾蜍分泌出的蟾毒色胺的量足以导致一个正常体重的人心脏骤停。曾有人因食用海蟾蜍或是蟾蜍卵而死亡。没错,海蟾蜍卵也有毒。在澳大利亚,野生动物因捕食海蟾蜍而付出了沉重代价,袋鼬、蛇、蜥蜴、鳄鱼在吞下海蟾蜍后不出数分钟就会丧命。之所以本土动物对海蟾蜍全无防备,是因为它们对海蟾蜍一无所知。海蟾蜍并非本地种,而是由澳大利亚政府于1935年从美国夏威夷引入。当年,政府决定引入102只海蟾蜍来消灭甘蔗种植园里一种金龟子--其幼虫给甘蔗造成了极大破坏。

于是,人们开始养殖海蟾蜍,随后将其中3000只放养至澳大利亚东部的昆士兰州。然而,此次行动却以失败告终。海蟾蜍非但没能除去甘蔗害虫,反而大量繁殖,并且沿着最潮湿的北海岸向西挺进。如今,澳大利亚本土的海蟾蜍数量已超过10亿只!它们以每年50千米左右的速度向西行进,只要再跋涉4000多千米,就可在数年后抵达澳洲西海岸。海蟾蜍的入侵领域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海蟾蜍捕食者的数量却急剧减少。自1935年以来,昆士兰州的袋鼬数量锐减95%;维多利亚河等地区已有77%的淡水鳄相继死亡;西部地区的圆鼻巨蜥总数也跌至原先的50%。

一次产卵可达3.8万枚

为了摆脱海蟾蜍,人们想尽了一切办法。政府鼓励昆士兰州的居民也加入到驱赶海蟾蜍的行动中:抓获海蟾蜍会得到一定的奖励。而科学家也尝试了一个又一个稀奇古怪的方法。2009年,研究人员发现一种食肉蚁对蟾毒色胺并不敏感,且海蟾蜍对此食肉蚁也全无防备。科学家以为找到了消灭海蟾蜍的良方。因为幼蟾会任由食肉蚁群接近,当食肉蚁群开始噬咬时,幼蟾便无力脱身,最终被食肉蚁生吞活剥。

研究人员于是想到在幼蟾出水时,将食肉蚁吸引至沼泽附近以消灭海蟾蜍。但大量食肉蚁亦会对其他物种造成影响,人们最终放弃了这一办法。也曾有研究团队试想在海蟾蜍身上制造病毒。然而此举风险过大,所使用的微生物亦可杀死其他两栖动物,但研究人员又未能制造出一种只针对海蟾蜍的病毒。可真是束手无策!与此同时,随着对当地环境的适应以及面对深入灌木丛寻求新湿地的需求,海蟾蜍的形态特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它们的爪子变长且体重增加。人们甚至还发现了体积如足球般大的海蟾蜍,足有2千克重!

无论是在沼泽地毒杀幼蟾,还是通过信息素将海蟾蜍成群引诱至陷阱都无法斩草除根。目前来看,将海蟾蜍全部消灭完全不可能。研究人员先前消灭了某地区的一部分,但那些漏网之蟾很快便会取而代之。要知道一只雌蟾蜍一次产卵可达3.8万枚,几乎是两栖动物之中产卵最多的动物!此外,为了抢夺食物,海蟾蜍还会吃掉自己同类。研究人员消灭的蟾蜍越多,对那些留存下来的蟾蜍反而更加有利。

“倒胃口”的记忆

不过,科学家仍然希望能拯救袋鼬以及其他深受海蟾蜍毒害的动物,使它们避免灭绝的命运。好在那些海蟾蜍肆虐地区的本土动物虽深受其害,如今也开始学习躲避这些怪兽。因为极少数从蟾毒色胺中幸存下来的动物对海蟾蜍已然不再有胃口,它们患上了“条件性厌食”。由此,研究人员有了一个想法:在海蟾蜍成功入侵前,先让本土动物对其生厌恶。具体怎么做呢?研究人员先给袋鼬投喂一些体积小且毒性微弱的死蟾蜍,事先在这些死蟾蜍上撒了能引起呕吐的药物。结果大获成功!袋鼬只要接触过一次这种“食物”,就不会再碰它。研究团队把蟾蜍肉研碎用来制作香肠,并在其中掺入少许呕吐药,随后将这些诱人的食物投喂给袋鼬及巨蜥。在一项针对野外袋鼬的最新试验中,超过一半的袋鼬吃了这种香肠。而随后这一半吃了香肠的袋鼬都会选择避开成年海蟾蜍。

研究人员甚至在澳大利亚北岸的阿斯特尔岛和波巴苏岛上分别设立了“倒胃口学校”。他们将60余只袋鼬分别安置于各个“校园”里,以保护这一物种。2016年,研究团队借助催吐香肠对这批袋鼬的后代开展训练,随后将它们带回澳洲大陆,并放养至海蟾蜍横行地区。遗憾的是研究人员未能衡量先前训练的有效性,大量袋鼬被澳洲野犬吞噬,而之前研究人员却并未在岛上训练袋鼬防备此类动物。2017年,澳大利亚政府部门、环保协会、科学家和本土部落代表决定背水一战。他们联合组织了一场大范围针对袋鼬的训练,且训练直接在海蟾蜍不断逼近的金伯利地区的荒野地带展开。2018年6月,研究人员动用直升机在海蟾蜍前进方向的上游区域每隔100米投放了大量毒香肠。情况十分紧急,因为最先到达该地区的将会是体积最大且毒性最强的海蟾蜍。此举能否成功,更确切地说袋鼬数量是否会锐减,答案要在一两年后才会揭晓。

2018年年末,科学家又开启了更疯狂的升级训练:在海蟾蜍入侵方向上游投放人工饲养的幼蟾蜍!事实上,幼蟾蜍毒性微弱,虽不会致死,但足以使捕食者产生不适。初步试验表明,使用活物的训练效果优于毒香肠。首次大范围空投于10月进行,当地的雨季来临,海蟾蜍也会启动毁灭性的西行征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袋狮:已灭绝的有袋食肉猛兽,咬劲最强,远古澳洲的顶级掠食者
澳洲的一大祸害:每年杀死10亿只动物,政府无奈空投有毒香肠
澳洲全民动员捕杀蟾蜍
为了发展蔗糖业,澳洲竟被2亿只无敌蛤蟆占领
毒蟾蜍成澳洲鳄鱼杀手,已杀死大批巨蜥和几种蛇
世上最大的蟾蜍,为保护甘蔗被带入澳洲,杀虫不成反而成入侵物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