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年深度观察“自然教育”,终于弄清它的价值。

小学生的时间,被视为“珍宝”。安排完语数外课外班,所剩无几的一点点“碎片”时间留给谁?是每个家长都会盘算的问题。

画画、钢琴、芭蕾、编程、航模……随着年龄增长,一个一个被“砍掉”。但真真劝你别砍的,是它——自然教育课。

嗯,不是校内那门“纸上谈兵”的自然课,而是利用孩子天生就喜欢的大自然游乐场,get到所有学科的“底色”——自主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这门能打通其他学科“任督二脉”的学科,被很多人低估,但教育界“巴菲克们“普遍认为,它是只“潜力股”。

更值得一提的是,刚刚在武汉落下帷幕的第六届全国自然教育大会中发布的《2019年自然教育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在中国,1/4自然教育从业者拥有硕士及博士以上学历(此数据武汉亦可参考),放眼望去,哪家培训班有如此“高配”的师资?

“高配师资”需要你为此支付更多?No!

在武汉,一堂优质的自然教育课程,2个小时的费用还不到200元,远低于很多名师课外培训班。

匪夷所思的是,如此高性价比的课程,居然只有一小众家庭看懂了它的价值。

01

四年,我的自然教育体验

初识

接触“自然教育”是源于四年前的一次采访。那时候还在传统媒体做记者,工作就是全城搜罗有趣的人和故事。于是,认识了何瑞,武大生科院博士生,自然爱好者。

正值初秋,珞珈山上好花好果遍地。跟着何瑞,我来到了另一个奇妙世界。

我们去工学部喷泉广场看“常春油麻藤如何绞杀一棵老樟树”,在十八栋捡食南酸枣,探寻古代女子用来染指甲的“指甲花”,在环山南路捡到的皂角搓泡泡,在樱园曲径通幽的石子路边,欣赏王菲歌里唱到的“彼岸花”,我第一次尝到了“拐枣”,酸酸甜甜的,像葡萄干,还捡了几块柏木放车里做天然香氛。

▲南酸枣,酸酸甜甜的,吸引了不少的林鸟。

▲“植物杀手”常春油麻藤粗壮的藤干将一棵老樟树的树干死死缠住。

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我,第一次学会“用放大镜的视角”观察周遭的世界,简直有趣极了。

后来,因为担心老樟树,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孩子去看一次它。看油麻藤春天里开出“鬼畜的紫色的串串铃铛花,秋天结出半米长的豆荚果,冬天依然紧紧勒住老樟树,不放松。

有趣的是,当时跟我一起采访的摄影师杨老师有次还偷偷拿着电锯去给老樟树“松绑”。事实证明,自然界物竞天择,女儿在观察中也渐渐明白了这个道理。

当兴趣被激发,我们就会调动身体的所有“感官”去探索,主动挖掘一切能获得知识的渠道。

▲女儿在参加活动时填写的观察表。

植物世界的有趣,不在于“我能叫出多少种植物的名字”,“弄清它们到底是什么科,什么属”,而在于它们身上真实发生的有趣故事。

臭屁花、粘胶花、颜多多……都是她细心观察,提炼“特点”给植物们起的名字。无形中锻炼了她的观察力和抓取事物特征的能力,慢慢的,我发现这项能力对她的语文学习大有帮助

▲女儿很多造句、写作的灵感都来自于参加自然活动时所构建的知识网。

渐知

后来,我又认识了丢老师(同行都叫他老丢),全国小有名气的观鸟爱好者。那时,他还在武汉格鲁伯实验学校(武汉第一家崇尚“自然”的私立学校)里任教,他开发的自然教育课程被同行们津津乐道。

之后,丢老师创办了自己的公益机构,我也有机会带着孩子跟着他的团队们一起“玩”。 

▲在武汉近郊的水域,观察“鸟界志玲姐”黑翅长脚鹬如何筑巢。

▲在大耒山漫山的“萤火虫海”中穿行,观察屁股上闪着“不同杠杠”的萤火虫。

▲在石首麋鹿保护区,第一次近距离“亲密接触”大型野生动物,了解麋鹿保护区里的小生态圈。

▲参与网湖生态调查,了解小天鹅的“迁徙”特点。

四年时间,初略估算,我和女儿前前后后参加了大大小小近40场自然活动。

小结

聊聊我的感受:

1、很多女孩子害怕昆虫,而她却和很多小昆虫都“交了朋友”,愿意接近,是与自然产生联结的第一步

2、学会用'放大镜视角”和“望远镜视角”看世界,眼睛还是一双,世界却多了两个,这是何等之赚。

3、多次活动以后,她的提问渐渐从“是什么?”变成了“为什么?”探求欲蓬勃的同时激发了她更多的阅读。慢慢地,构建起自己的一套知识网络。

4、体验所搭建的知识架构更加'真切'(书本知识其实是被加工了的知识),更容易记牢。

5、随着年龄增长,课业压力加重,孩子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其实非常少了,这样的情况下,她的自主思考和探索的部分无形被“打压”,但在自然教育的活动中,我看到她这部分能力不、断被'调遣”。

02

自然教育,是盘更大的“棋”

如果说参加活动和课程,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自然的博大与有趣。那么从更多维度了解“自然教育”后,我渐渐看懂了它除了“教育功能”以外的“使命”。

阿里巴巴将每年零售收入的3‰投入到生态保护公益事业,正是看中自然教育对促进生态保护的潜力。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还持续资助了第二届至第六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

▲为迎接第六届全国自然教育大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园内举办的各类主题展。

11月2日、3日,第六届全国自然教育大会在武汉召开,娃研社受邀参加,整整三天,我穿梭在地大各会场,听保护生物学教授、基金会负责人、国家公园守护者、园林局项目负责人、NGO创始人、小学老师、幼儿园老师聊自然教育现状,以及他们与自然的故事。我看到了一个更多元的“自然教育”。

▲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Krasny通过实证研究,一方面证实了在自然中的自由玩耍,能促进学习和培养能力,另一方面,自然教育可促进人们的环境行为。

通过自然教育,使人们爱上自然,从而自发产生保护环境的行为,是政府和专家学者大力推进自然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青山区红钢城小学的自然笔记活动成果展(该活动由乐跋自然指导,和平公园支持)

这样看来,自然教育不仅是一门新兴“学科”,而是一场由政府到教育部门,由学者到企业家,由公益组织到自然教育机构,至上而下,又至下而上的自然教育“运动”。

03

如何选择优质的自然教育活动/课程?

“带孩子去大自然里组织活动就叫自然教育” 大多数人对自然教育的理解相当宽泛。其实不然,自然教育中,“自然”指的是教育活动的主题元素和场所,“教育”二字如何体现才真正考验“专业”

与市面上打着“自然教育”旗号的“宝妈团”、“研学团”不同的是,武汉有一群优秀的“学霸”们正在用心做真正的自然教育。

看课程

何瑞创立的乐跋自然,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融入到“自然课程/活动/产品”中来,每一场活动,每一节课,都直指背后的教育目标。

如果你刚刚加入到自然教育中来,建议从乐跋自然的自然笔记系列课程“入门”

▲六年级孩子的自然笔记(左)VS生态学家Robert C. Stebbins采用格林内尔法做的野外笔记(1947年)(右)

▲曾辅导了1.3万名中小学生掌握自然笔记,上百名中小学生在各级自然笔记大赛中获奖。

▲自主研发设计的第一本自然笔记指导手册

自然笔记是一种高效的科学调查记录方法。每次笔记都要写下时间(精确到分钟)、日期、位置、前往路线、天气和生境,以及观察到的物种、动物行为等其它现象。这套方法非常的系统、实用。

乐跋自然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多以这种“授之以渔”的方式,向孩子们传递方法,而非知识。

《感官花园》系列课也特别值得推荐。

乐跋自然的老师花了5周时间,带着12个家庭的孩子和父母,在杨春湖公园建造了国内第一个由小朋友设计、建造的感官花园。

整个过程中,老师极少“教授”,更多的是“引导”。

首先,老师带领孩子们去认识一些有趣的感官花园植物。

“这朵花里暗藏了一个机关,你们试试看,用手指轻压它“丁”字形的花蕊会发生什么?”

“咦,为什么只有触碰‘机关’花粉才会落下来呢?”

不等老师提问,孩子自发的“思考”。原来这朵花这么聪明啊,它将花蜜藏在花冠筒的最底部,蜜蜂想要得到花蜜,就要把头往花里钻,这一钻,就出动了鼠尾草的机关,另一头联动的“花粉”通过“杠杆”正好落在蜜蜂背上,通过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完成“传粉”。

像这样的引发“思考”,在整个课程中至少会有几十次。孩子们不断演练着科学的思维方法:观察→提出问题→假设结论→制定调查计划→执行计划→记录结果→调整计划→得出结论。

不仅如此,在这个“项目课程”中,孩子们涉及到自然科学,还涵盖了数学、地理、历史、文学、美学等内容。

▲孩子通过实地测量来绘制花园设计图,其中涉及到了数学测量和绘图。

▲如何根据太阳和建筑方位来选择种植的植物(喜阳还是喜阴)?也是孩子需要考虑的。

有孩子提出:“我想吸引很多小鸟来我的花园。”

老师伺机引导:“那什么样的设计能吸引小鸟来呢?”

有孩子答:“给小鸟准备好吃的玉米。”

还有的孩子回答:“给它建个家。”

老师继续提问:“那玉米吃完了怎么办呢?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持续不断的给他提供食物?”

孩子们个个变身花园规划师,通过实地丈量、功能规划、趣味设计,脑洞大开。

藏宝小径、鬼屋陷阱、苍耳大战迷宫、能把鸟儿吸引来的小池塘,花园里还要种上能产很多很多花蜜的花儿,吸引更多的昆虫来安家……大家心中感官花园的雏形渐渐清晰起来。

不仅仅只是动动脑筋,大家还得身体力行,从清捡石头到翻土、从铺路到种植,小园丁们在炎炎烈日下,体会到劳动的不易。这样一套从知识到实践的自然课程,远比一本书、一次郊游,一堂语数外补习课来得更有价值。

除了“懂孩子”“懂教育”,导师的专业背景也是影响课程质量的关键因素。

②看师资

武汉另一家做得不错的自然教育机构——湖北博得生态中心,几位创始人都有着“漂亮”的履历。

创始人黑宝(自然名),华中师范大学动物行为学博士,同时,也是很棒的野生动物摄影师。多年的科学研究为他积累了丰富的动植物故事,其行为学研究,也让他对动物的复杂行为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湖北博得自然中心创始人黑宝

另外两位联合创始人太阳草和狒狒(自然名),一位是华中师范大学生态学硕士,生态摄影师;另一位则是华中师范大学艺术学研究生,善于抓住自然界的美,将艺术与自然结合,带给孩子全新的自然体验。

这样一群年轻的“高知”团队,研发的课程自然很有“深度”。

《小小昆虫家》系列课程,通过系统的学习,孩子们将掌握一些专业的昆虫调查方法,以及工具的使用技巧,让他们像真正的昆虫学家一样去研究身边的昆虫。

到了假期,博得的老师还经常组织各地的自然营,神农架、武夷山、长白山……每一个熟悉的目的地因为有了“自然探索”的主线而变得更加有趣。

③看专业

在武汉,还有一群家庭和孩子的自然教育从“观鸟”开始的。

观鸟圈里自然教育做得最棒的要属“道大自然”,创始人老丢,资深观鸟爱好者,全国性观鸟组织朱雀会联合创始人,每年冬夏两次都要带武汉大学本科生去野外观鸟实习。

道大的“教师团队”在从事自然教育的同时,有一半精力放在了各项鸟类或环境调查项目上。

比起乐跋自然和博得自然,道大自然的活动和课程更像一个“谜”样的存在。没有官微、官博,所有活动都只对“会员群”(有兴趣可以搜索“荷塘悦色2019会员群“)开放,“自然漫步”微信公众号上大多都是科普内容,几乎不发布活动信息。

夏天带孩子们去盘锦探索水鸟黑嘴鸥的迁徙,冬天去内蒙雪地寻猫(雪鸮、长耳鸮、短耳鸮、雕鸮等),平日里也有接地气的“观鸟入门课”,从公园观鸟到郊野观鸟,一步步带孩子走入另一个天地。

很难相信,就在我们生活的城市近郊就能见到有“志玲姐姐”之称的黑翅长脚鹬。它们为什么要来武汉过冬?它们的巢穴为什么建在芦苇丛里?为什么生活在同样一片水域的白鹭将巢建在山坡高高的树枝上?它们生宝宝的时间为什么不同?

通过体验和观察,而不是通过书本,让孩子真真切切感受到这些生物的有趣,一旦他们被吸引,探究欲自然高涨,这便是自然教育的价值所在。

▲道大自然专门为孩子研发设计的一本入门级观鸟手册,简单易操作。

④看和谁融合

并不是只有“自然专家”研发的课程才值得关注,自然教育其实早已渗透到各个教育领域。

梦琪的“朴朴大美”,是一个深深扎根在美育领域的本土教育机构(她们拥有武汉最棒的博物馆课程体系,没有之一)。如今,她和团队也在探索艺术与自然之间的“联结”

▲朴朴大美创始人梦琪

▲梦琪与团队老师参加美国当代自然教育家约瑟夫·柯奈尔“流水学习法”工作坊

在她看来,大自然孕育了万事万物,我们在城市里呆得太久,是时候该回归到自然中去。

这个月,朴朴大美艺术自然系列课程上线,她会带着孩子去探索,那些曾经因自然得到启示和创作灵感的艺术家,是怎样打开眼睛,摊开手,将心中的世界投入笔端的秘密。

⑤入门公益活动

在武汉,参加自然教育的门槛其实很低,有很多公益活动可以免费参加,比如乐跋自然持续协助支持部分公园的“公园课”项目,每周都会举办活动。

▲11月9日在杨春湖举办的 “自然观察之入侵植物观察””活动

道大自然的“荷塘悦色”社群里,也经常会推出一些会员免费活动。

▲10月4日,组织去梁子湖秋探青头潜鸭。

作为入门,免费的公益活动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但想要更深入的感受”自然教育'的魅力,则需要系统的、可持续性更强的系列课程。

结束语

自然这门课程,在我们的教学体系中,一直也是模糊的。小学的自然课程,一直是副科。即使在国际学校的体系里,它也往往被纳入在科学的范畴里,和物理、天文等放在一起。今天的孩子,要清晰地培养对自然的兴趣,确实有不少障碍。

但对于如今,独立支配时间和空间少得可怜的孩子们而言,留出一部分时间还给自然,也许收获更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课程设计细打磨 自然教育多创新
校园自然笔记活动实施方案
【专家:保冬妮】带你探秘飞鸟世界-北京市昌平第二实验小学
在自然中学习,在自然中成长——知荐《自然笔记》课堂实录
春节最后一团:让孩子高效学习,就要用“思维导图”方法(课程)
农场只专做自然教育,却能突破单日1000人的客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