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丹麦发现“怪鲸”, 科学家研究30年,确定其为白鲸和独角鲸的混血

1990年,一位生活在格陵兰岛的因纽特人捕获了三只鲸,其中一只看起来有些与众不同,这只鲸通体灰色,长着白鲸(Delphinapterus leucas)的鳍,却有着独角鲸(Monodon monoceros)的尾巴,充满疑问的老猎人把这只“怪鲸”的头骨挂在了家门口。

后来,丹麦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一次科学考察时,发现了这个“怪鲸”头骨,不仅尺寸上比通常所见的鲸头骨都大,牙齿也有些不同。为了进一步比对和研究,科学家们把它带回了博物馆。

由于技术有限,当时的研究仅限于骨骼尺寸的测量,以及与已有鲸骨骼的对比。研究人员发现,除了头骨大小的差异,“怪鲸”与白鲸及独角鲸牙齿的形态差异最为明显,呈现出一种混合状态。

“怪鲸”没有像独角鲸一样长长的牙(我们通常称之为“角”),只在下颚上长出一排牙齿,但是这些下牙又不像白鲸牙齿整齐排列,而是像铲子一样向外突出。当时只能初步断定,这只“怪鲸”应该是白鲸和独角鲸的后代。

a.独角鲸头骨 b.杂交鲸头骨 c.白鲸头骨

时隔近30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两位科学家,米克尔·斯科夫里德(Mikkel Skovrind)和埃琳·洛伦森(Eline Lorenzen)采用现代技术,对这个头骨重新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提取牙齿上的DNA,研究人员对比了“怪鲸”与8只白鲸、8只独角鲸的基因组,他们发现这只“怪鲸”是独角鲸母亲和白鲸父亲的第一代雄性后代。

这个结果表明“怪鲸”不仅是个十足的混血儿,还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个白鲸与独角鲸杂交鲸标本。

虽然鲸类物种之间的杂交相对普遍,目前已知的就有16种杂交方式。但是,根据独角鲸和白鲸的遗传学证据,这两个物种的分化大约是从500万年前开始的,大约在125万年前,它们之间的基因融合就停止了。虽然白鲸和独角鲸的大小相似,迁徙和交配模式也相近,但外观、食物、潜水能力方面都有明显差异。

另外,洛伦森和同事还从这只杂交鲸头骨骨胶原蛋白中提取了碳和氮,以分析它的饮食状况。白鲸和独角鲸通常会在海平面以下500-800米的地方觅食,而杂交鲸骨骼中的碳同位素浓度明显高于白鲸和独角鲸,几乎与海象和髯海豹骨骼内的碳同位素浓度相当,这表明它们会在更深的海底觅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鲸鱼和海豚为什么能够自然杂交产生鲸豚兽?
科学家发现海怪化石 距今有 2.5 亿年
西媒:科学家虚拟重建史前时代人类头骨
智能手机可能对你的头骨产生奇怪的影响
早期的鸟脚类恐
现代生活是如何改变人类骨骼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