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婚姻:社会文明程度的真实反映,古代婚姻中为何要从一而终?

导语

古代爱情故事中,有两个比较出名的故事。一个讲'举案齐眉',诉说了一副夫妻和美的理想婚姻生活;一个则说'覆水难收',讲述了'莫欺少年穷'的逆袭故事。

这两个婚姻题材的'爽文'故事,看上去颇有几分解气与向往。但如果站古代女子的角度上看待,便能发现古代封建伦理对于女性的桎梏,是非常可怕的,甚至有些'触目惊心'。

古代女性的禁锢——从一而终

在说这两个故事前,先谈一下古代婚姻生活中的一条'至高标准',即'曰女子贞节,从一而终'。

现代学者顾颉刚在《苏粤的婚丧》中提到了一个故事:大概是说:广州一户人家纳妾,结婚当天妾室是没有资格拜祖宗的,而亲戚朋友也不会这一天来祝贺。什么时候来呢?

顾颉刚

当晚夫家与小妾同房之后,验证后者的清白之身,然后会在第二天承认小妾的合法身份。到了这个时候,亲朋好友才会出现,向主人道一声恭喜,然后才开始赴宴。而此时的小妾,也有资格进入夫家并祭拜祖先。

从这个例子中,不难看出古人的'处女情结'。娶个小妾尚且如此,更何况正妻了。在古人眼中,女子的贞节尤为重要,甚至大于生命、高过整个家族的尊严与名声。

古代结婚剧照

而从一而终,便是古代女性在婚姻当中上的第一道枷锁,也是最高的桎梏。如何理解这四个字呢?

首先,女子的清白之身,是非常重要的。在出嫁之前,她一定要干干净净。在当时,女子的名声才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倘若名节有失,那将比失去生命还要可怕。

其次,从一而终的妇德,要求女子一生只能嫁给一个丈夫。哪怕是丈夫去世,女子也很难改嫁。就算成功改嫁,也要受他人的指指点点,真可谓是'流言猛于虎也'。

古代还有个贞节牌坊,看似是表彰女子遵守三从四德的,其实内里无比沉重,是禁锢妇女思想的绝佳利器。

古代女子

可怕的是,这种观念很早便出现了。先秦时期的一些典籍,如《周易》、《礼记》、《穆天子传》、《左传》等,都无不在宣扬这种理念。不得不承认,这些优秀且质量上乘的典籍,的确对女子不太友好。

这其中,官府教化最为可怕。代表朝廷意志的书籍,如《列女传》、《女诫》等,都无一不再为'从一而终'的思想摇旗呐喊。

这就导致历代王朝所制定的法律,都有一些对它的保护政策:隋朝法律中规定:九品以上的官员,其妻子不得改嫁;而五品以上的官员,就连其妾室也难以改嫁。

唐朝、宋朝、明朝、元朝都有规定:例如将士的妻子、高官的妻妾、获得朝廷封赏的诰命夫人等等,都需要为夫君守节。

贞洁牌坊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说汉朝。作为封建王朝的初始阶段,汉朝的伦理体系还没有自上往下的渗透。再加上胡风进入中原,以及汉代妇女对于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导致当时的社会对于女子产生了一些宽松政策。

所以,举案齐眉与覆水难收才能发生在两汉时期。

社会风向的演进——覆水难收

举案齐眉的主人公,是梁鸿与孟光。梁鸿很有才华,才为人孤傲,又因为管不住自己的'喷子'属性,一直无处伸展自己的才华。梁鸿的事迹流传很广,这让孟光也无比动心。

此时的孟光,已经年过三十,竟然还没有选择出嫁。当她听说了孟光的事迹后,遂心生爱慕,并说了'非梁鸿不嫁'这样的豪言壮语。不曾想到,梁鸿却一直想找一个不平凡的女子。当孟光之语传到他耳中后,后者大为惊奇,故而来到孟家下聘。

举案齐眉画

故事说到这,便能看到汉代对于女性的包容了。无论是孟光久久不出嫁,还是她发出如此不矜持的语言,都没有一人出来指责。但这个故事之所以流传千年,却是因为孟光后面的表现。

大概就是:梁鸿的生活非常贫困,但孟光却始终不离不弃。每次梁鸿回归之时,孟光总会准备好可口的饭菜。而且她端盘子的时候,总是将食盘高高举起,与自己的眉毛对齐。

孟光后面的表现,才是这个故事经久流传,而又饱受赞颂的主要原因。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孟光的举动,恰恰演绎了一个严格恪守'从一而终'思想的妻子,这个形象是颇为完美的。

正因如此,与她做出相反举动的朱买臣之妻,才显得更加'可笑',接着再说说覆水难收的典故:

它的史书来源见于《汉书》:汉代名臣朱买臣年轻的时候,是个'混不吝'。这种人,怎么说呢?丝毫没有一点对于家庭的责任心。

当时,朱买臣家境贫寒,经常带着妻子上山砍柴。但实际上,朱买臣看上去像一个大男子,却还不如妻子能干。不仅如此,朱买臣还在路上边唱歌边读书,丝毫没有一丝愧疚心。

朱买臣砍材剧照

这一天,其妻子忍无可忍,遂痛斥了朱买臣,然后离家而去。故事说到这,也同样能看出来汉代对于女子的包容。一个女子,竟然能在婚姻期间主动提出离婚的请求,这在其他朝代显然是比较罕见的。

但这个故事的后续发展,却并非如此。朱买臣拿到了'莫欺少年穷'的模板,在五十几岁的时候,得到汉武帝重用,被封为会稽太守,也算是衣锦还乡。见到前妻之后,朱买臣没有丝毫怨恨,反而给予她丰厚的物质条件。但前妻感到十分悔恨,不久便自杀而亡。

到了后代,这个故事被进一步演化,成了一个活脱脱的反面教材。朱买臣逆袭之后,他的前妻想要寻求复合。谁料朱买臣往地上泼了一盆水,然后说道:'如能将覆水收归于盆,即复婚。'

覆水难收

覆水如何能收?朱买臣的前妻,其实便是后世舆论导向下的反面教材。它告诉古代女性: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苦难生活,都要坚守自己的贞节,否则便会向朱买臣的前妻一样,沦为千年笑柄。

平心而论,朱买臣的前妻真的有错吗?或许是有的,但朱买臣对于家庭的不负责任,又何尝不是错误?但在这个广为流传的故事中,两人的形象却出现了千差万别。原因正是古代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作祟。

朱买臣性格分析

可以看到,这一正一反的例子,不仅升华了'从一而终'的主旨思想,也加深了古代女子对于贞节的看重,并削弱了她们潜意识中的反抗精神。

传统婚姻的递进——夫唱妇随

说到'从一而终',其实这只是一种指导性思想。而具体表现在传统的古代婚姻中,则便是'夫唱妇随'了。

这是一种强制性的要求。正如上面提到的两个故事:一个正面的孟光,对丈夫始终如一,恭敬且卑微,所以她能得到千古称颂。

夫妻恩爱,夫唱妇随

另一个便是反面的朱买臣前妻,因为不愿忍受丈夫的荒唐,遂主动提出离婚。虽然她的做法,是符合汉代的社会情况的,但却不符合上层阶级与后世倡导的伦理体系。为此,她连名字都不配拥有,更是受到了万千嘲笑。

显然,这种婚姻理念下的夫妻关系,是不对等的,甚至可以说是畸形。女性如何不需要自由?她们又如何不需要自己的存在价值。可正是这些坊间流传的'婚姻佳话',不仅助长了男子在家中的气焰,更是为她们上了一副沉重的镣铐,从而长达数千年之久。

同样是这些先秦典籍,'男尊女卑'的思想始终存在。大臣要忠诚于君王,儿女要忠诚于父亲,妻子要忠诚于丈夫,都是基于'天人之际'下的伦理规范。在古人眼中,女性也是作为一种附庸而存在,她们被支配、主导,却鲜少有人想过去反抗。

为什么不会反抗?因为夫妻关系,早早地被定义,成了'人伦之始,王教之端'。如果社会不牢牢把控主男子在夫妻关系中的主导地位,便难以继续贯彻这种具有等级性的封建伦理体系。

所以,女子无法反抗,只能被动接受自己的迷茫命运。

一代才女的镣铐——班昭《女诫》

更可怕的是,哪怕是女性之中很出色的人,也难免沦为这种关系下的牺牲品。李清照、柳如是、蔡文姬,都是这种等级思想的受害人。

最复杂的女性,当是汉代著名才女班昭了。说起这位大名鼎鼎的才女,人们都会想到她惊人的才华。作为史学家班固的妹妹,在兄长去世之后,班固主动承担起了《汉书》后续内容的书写。

才女班昭

但对于女性有颇多'摧残'的《女诫》,却也是她亲手书写出来的。在这本书中,班昭对于'从一而终'、'夫为妻纲'等伦理思想整理起来,并系统化、理论化地将这种思想汇编成一种具体的规范。

在班昭看来:男子在家庭关系中的地位,是独一无二且不可反抗的。原文中还这样提到:'夫者天也,无固不可逃,夫固不可离也。'尽管两汉时期,女子自主离婚并改嫁的例子很常见,但班昭看来,这却是一种违背伦理的做法。

她继续说道:'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意思是说,丈夫二次娶亲,便是符合道义的;而妇女两次改嫁,则就是'天理难容'了。很难想象,一个拥有如此才华的女子,会写出这般话语来。

在班昭《女诫》之前,夫妻之间的关系尚且有转圜的余地。可班昭将这种思想'固化'之后,却叫'妇德'成了一种'合情合理'的统治工具。不仅如此,这种可怕的思想还被理论化与世俗化。

到了后世,几乎每个女性都要学习一便《女诫》。而两汉时期对于女性的包容,也很难出现在社会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宣扬的不止是对爱情的忠贞,更是对夫妻关系'从一而终'的具体论述。

班召与《女诫》

结语

明清之际,社会上还流传出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荒谬说法。而造成这一现象的,除了古代统治阶级对自身地位的维护之外,还有女性对世俗反抗的无力感。

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她们也成为这种思想最坚定的贯彻者,哪怕有下一代出现,她们也会将自己接受过的教育传递下去,这才让这种荒谬思想,有了长足的生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龙门阵 | 看完引以为鉴的强化方式后,现在送你一个贞节牌坊还要吗?
贞节观念的变迁
痛哭流涕:老师说我的文章很脏
04 龙凤呈祥-昔日里梁鸿配孟光
古代恩爱夫妻
从古诗文看汉代的婚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