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牧民的女儿开始拍摄雪豹,传承就开始了

七岁的康卓哭了起来。

一开始是嗷嗷大哭,周围的叔叔伯伯们赶紧围上去劝,她也觉得挺不好意思,于是使劲憋。可释放了的神经哪那么容易憋住,小康卓用力控制着肌肉,小脸扭曲得一跳一跳的,眼泪止不住流。

“哦呀哦呀,她这是高兴的呀!”

高原上的大猫谷

这一幕,发生在野性中国主办的牧民摄影师训练营中。在结营仪式上,授课老师依次发放了相机组、手机组、视频组的一二三等奖,小康卓一直在期待着自己的名字。她的手一会儿搁在桌子上,一会儿放在腿上,一脸肃穆,坐立不安,可是左等右等就是没等到自己的名字。终于,青少年特别奖公布,康卓一听到自己的名字就绷不住了,“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这个训练营坐落于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昂赛乡,此处收了四十多个学生,学生都是牧民,有些住在昂赛乡,有些住在隔壁乡或是县里,晚上还得搭帐篷住下。培训活动在当地引起了很多关注,开始后还陆续有人赶来要求插班。

昂赛的雪豹幼崽,拍摄者:次丁。

在杂多县,昂赛乡的海拔比较低,乡镇府位于只有不到4000米的地方。这里的藏民慈悲为怀,虽然吃肉,但自己养的牦牛坚决不杀也不卖,只取毛和奶。这种情怀,在外人看来可能是莫名其妙的圣母心。但就是这种圣母心,保护了昂赛的野生动物,这为当地带来了新的经济转型机遇。

2016年6月7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筹)正式挂牌。这是一次标志性的事件:在此前,三江源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管理思路是管控,需要把核心区的居民往外迁,禁止不相干的外人进入;而变成国家公园后,就需要引导游客进入,通过生态旅游来辅助生态保护,让原住民通过保护赚到钱。

昂赛的地标:四面佛岩。拍摄者:次丁。

昂赛位于三江源中的澜沧源核心区。国家公园成立后,这个乡获得了雪豹观察和澜沧江漂流两张经营牌照,每年可以招引少量游客进行旅游试点。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地的雪豹观察有不错的口碑,曾经创造过带着游客一天看到7次雪豹的记录。

2015年,野性中国的创始人奚志农老师首次来到昂赛,热爱拍摄大型野生动物的他,惊讶于当地丰富的物种和民风的淳朴。多年来,奚老师一直在资助、训练各地保护区内的巡护员学习摄影。于是在2016年,他在当地收了三个徒弟:次丁达杰更求曲朋

带孩子的高原山鹑。拍摄者:更求曲朋。

牧民中的摄影师

三人中的达杰,可谓出自“名门”。他的爷爷东布达扎是远近闻名的“打豹英雄”,有纪实文学、小人书记录故事的那种。那是在几十年前,东布达扎放牧的羊群遭到一只饥肠辘辘的金钱豹的袭击。为了保护公社财产,赤手空拳的东布达扎和豹子打成一团,最后捡起石块,把豹子给砸死了。

几十年前过去了,人们的意识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昂赛的人们遭遇了豹子,无论是金钱豹还是雪豹,都不会再想着去打。即使家畜遭到袭击,也会放弃报复,想办法寻求保险的赔付。当地政府也把他们组织了起来,每一户要出一个男丁当巡护员,日常巡山清理垃圾、保护动物。

东布达扎的故事。

达杰也遭遇过很多次豹子,让他印象最深的一次邂逅,发生在晚上。那一次,有一户牧民家的小牛,被雪豹干掉了。小牛死了也不能白死是吧,给雪豹吃也不算亏。那户牧民朋友给达杰打了电话,达杰带着弟弟,晚上9点赶到了现场。他们打着手电,找到了进食中的雪豹。

一开始,雪豹还有点谨慎和抗拒。达杰和弟弟跪在地上,一动不动,手电指着雪豹的猎物。过了一会儿,雪豹感觉到这两人完全不是过来报复或者抢食物的,渐渐放下了戒心,开始吃东西。这家伙心太大了,吃着吃着竟然睡着了……于是,达杰拍到了有史以来第一张用相机在夜间拍摄到的雪豹照片:

“它后来就睡着了嘛,脑袋就像我们这样一直往下点,我们拿手电在它身上晃它都一点反应都没有……”达杰说。换一个地方,雪豹大概就不会如此让人靠近了吧!

大约在第二天早上5点,雪豹终于吃饱睡足离开了。昂赛的夜晚寒风刺骨,气温极低。达杰跪坐的地方,已经结冰了。他想站起来,踉跄了半天才成功。

除了达杰,次丁、更求曲朋在野外都有各自的故事。四年来,他们拿着野性中国提供的相机,自己也添置了一些器材,在自己的家乡拍摄,也前往西藏其他的地方拍摄。这生长于高原的牧民有内陆摄影师完全没有的优势:他们不会高反,体力特别好,擅长爬山,都有一对鹰眼,还能自如的和其他牧民打交道。这三位摄影师进步神速,今年8月初,他们的专场影展将在上海举办。

从三个人到一群人

大猫谷里出了三位牧民摄影师,这在牧民的群体中带来了震动。大家发现,那三个小伙成天扛着大炮筒在山里跑,拍下来的照片活灵活现。这可太有意思了。既然他们三个能做到,为什么其他人做不到呢?

于是,又有好多位牧民卖了虫草,换回了相机和长焦镜头。更群曲朋就是其中之一。两三年来,他也扛着大相机满山跑,拍下了很多漂亮的画面。这位小伙子拍照时特别大胆。去年,昂赛出了一次熊咬死人的恶性事件(详情请看:杀死袭击人的熊,不足以解决熊的问题)。自那之后,大家对熊闻之胆寒,就连奚老师的三个徒弟看到熊也不敢靠近了。但更群曲朋竟然不怕,今年4月份还拍下了很多棕熊的照片和视频。

拍摄:更群曲朋。

三位牧民摄影师也影响了自己的孩子。7岁的康卓,是达杰的女儿。她对自己爸爸拿着的相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自6岁开始,就跟着爸爸跑上山,挂着相机拍照。偶尔,她会在爸爸休息的时候,举起不比自己身高短多少的大炮筒,自己去找东西拍。她个头小,有爸爸没有的优势:小鸟、鼠兔、旱獭看到她不太会害怕,于是小康卓可以跑到更近的地方拍摄动物。拍完之后,她常常会用力的甩手:“阿爸的相机太重啦拿着手好酸!”

假以时日,康卓可能会成为全世界最年轻的拍摄到雪豹的摄影师。

康卓自己找到、拍摄的小鸟。

这些牧民,有着我们没有的热诚和对家乡的熟悉。他们怎么可能不会拍出比我们更好的照片呢?

但是,他们比较缺乏摄影的技术和经验,也缺乏一些对艺术的认知和眼界,需要很多学习。例如,更群曲朋拍照那么拼命,但对相机的设置却不熟悉,长期用中等大小的jpg格式的文件来储存照片,因此有好多好作品,无法打印到足够大的画幅。这可太可惜了。

因此,在这次牧民摄影师训练营上,奚志农老师请来了鲍永清袁明辉彭建生三位国内的生态摄影大师来给大家上课,教授大家如何拍照,什么样的照片是好照片。这三位老师的作品中,有不少西藏的动植物,都是牧民们熟悉的东西。但看到熟悉的生物竟然能被拍得这么好看,他们也啧啧称奇。

此次训练营最终的特等奖:跳岩壁的小岩羊。拍摄者:多杰久美。

珍·古道尔博士有句话:“唯有了解,我们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我们才会行动;唯有行动,生命才会有希望。”这些牧民摄影师对家乡的热诚再加上一些合适的器材和技术,无疑会大大推动他们自己和公众对青藏高原的了解,从而导向保护的行动。而这些技能,还能帮助他们开展生态旅游,从而获得更多的收入,辅助当地经济的转型和国家公园的完善。

而康卓这样的小女孩,会让当地人看到除了放牧或是生儿育女之外的另一种活法。她未来的成功,会激励当地的少年儿童尤其是女童,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康卓和达杰。

一个摄影训练营带来的机会,并不只是拍照而已。

训练营获奖作品:

相机组·特等奖:

拍摄者:多杰久美。

相机组·一等奖:

拍摄者:更群曲朋。

相机组·二等奖:

拍摄者:布阿丁。

拍摄者:达杰朋措。

拍摄者:代君。

拍摄者:东文。

拍摄者:尕多。

拍摄者:更松。

拍摄者:公桑。

拍摄者:罗然。

拍摄者:尼尕。

拍摄者:央忠。

相机组·三等奖:

拍摄者:昂文然杰。

拍摄者:才仁尼玛。

拍摄者:才仁扎西。

拍摄者:达保。

拍摄者:江巴才仁。

拍摄者:江永文求。

拍摄者:龙多扎巴。

拍摄者:永加。

拍摄者:才改。

手机组·一等奖:

拍摄者:江扎。

你可能错过的精彩内容

保护雪豹最大的障碍,居然是脸盲?

五十年前,这种网红猛兽几乎只存在于传说中

给豹子一座山,又不只是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的54359种动物,你才知道几个?
雪山飞豹(四)世界尽头
3月3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 | 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带你去看雪山之王
当最后一只雪豹在峭壁间消失,雪峰也将变得沉默
这场严肃主题的影展,让人看懂了iPhone的影像能力
2023年暑期纪录片《雪豹和她的朋友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