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极熊与棕熊的战争:北极熊身强体壮,却输给了棕熊

北极熊是古代棕熊的后裔。在更新世冰期,厚厚的北方大陆冰盖将北极熊和棕熊隔离,现在随着地球变暖,两种熊又重新见面了。

在北美洲北部,从阿拉斯加北部的波弗特海沿岸,穿过加拿大的北极群岛,到哈德逊湾西岸的丘吉尔小镇,在长达3500千米的战线上,北极熊和棕熊正在进行着旷日持久的战争。

北极熊

北极熊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熊,公熊体重400~500千克,母熊约200千克。而棕熊虽是第二大熊,但有机会与北极熊见面的却是苔原上的小亚种,在北美属于荒地灰熊这个亚种,公熊重约180千克,母熊只有110千克。

早先网上曾有传言,北极熊体型大,又是纯食肉动物,一定比棕熊强大。后来另一种说法又开始流传,说北极熊体型虽然大,但不如棕熊善战,因此打不过棕熊。这两种说法都是在以机械斗兽的眼光看动物,缺乏科学性,非常片面。#谣零零计划#

荒地灰熊(Patrick J Endres拍摄)

本文将从生态角度进行全面剖析,为大家还原棕熊和北极熊的真实竞争关系。

西线:避难&驱逐

北极熊是海冰上的狩猎者,但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波弗特海的海冰范围减少(1970年以来,每个年代减少9~14%),每到夏季,有些北极熊就不得不登上阿拉斯加北部的陆地“避难所”。北极熊在陆地上无法捕猎,这期间它们只能饿着肚子。

在阿拉斯加东北距大陆不远的一个名为巴特岛的小岛上,当地土著居民每年秋天捕杀三只北极露脊鲸,在剔除可用部分后,剩下的鲸尸就丢弃在岸边,吸引了大量北极熊(20~30只)和少量棕熊(~3只)前来进食,从而为两种熊创造了一个竞争环境。

巴特岛鲸尸进食点的位置

​研究人员在2005~2007年9月观察到137次北极熊和棕熊互动,发现多为非攻击性互动(105次),即双方都未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如龇牙咧嘴、威胁性吼叫或追扑),最常见的互动情景是棕熊走近鲸尸,没有任何攻击性举动,而一只或多只北极熊就主动离场。攻击性互动只有32次,多为棕熊攻击北极熊,北极熊攻击灰熊只有5次

与之相比,两种熊的种内竞争更激烈,北极熊的137次种内互动,有90次为攻击性互动,47次为非攻击性。而棕熊的16次种内互动,10次为攻击性互动,6次为非攻击性。

137次种间互动中,北极熊无一例外都离开了鲸尸。其中16次,棕熊也离开了鲸尸。

棕熊霸占鲸尸,北极熊敬而远之

此外,北极熊遭棕熊驱逐,有一半左右是“真走”了,离开鲸尸远远的,3小时内不再出现。而遭同类驱逐,它们大概率(~90%)是“假走”,仍在鲸尸附近徘徊。

上述事实证明,在鲸尸争夺战中棕熊占绝对优势,而且北极熊在尽力避免与棕熊发生冲突。

熊被从鲸尸边赶走的具体情况

前来进食鲸尸的北极熊有48%是成年公熊,12%是单身成年母熊,12%是带仔母熊,17%是幼熊,11%是亚成年熊。而棕熊基本是成年单身的,只在前些年发现过一次母熊带幼仔来吃鲸鱼肉。

不同社会群体的北极熊对棕熊态度差别很大。单身成年熊与棕熊一样在夜间吃鲸尸;而带仔母熊和亚成年北极熊则主要在清晨和黄昏来吃。

但出乎意料的是,带仔母熊对棕熊表现得最硬气,北极熊5次“凶”棕熊有4次是带仔母熊,其他北极熊包括实力强悍的成年公熊反而很“怂”。

不同北极熊对棕熊的态度

很多读者要问,为什么北极熊块头大那么多,却打不过棕熊呢?这个问法本来就有问题,因为北极熊和棕熊根本就没打过。多数争食事件中,棕熊不需要做任何事,就可以让北极熊主动离开,两种熊都没有发生过身体接触,更别说打架了,鲸尸边的互动中从来没有任何一只熊受过伤。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北极熊对棕熊主动退让呢?

第一,北方苔原对棕熊来说是低质栖息地,当地棕熊一见到肉就会拼了命去抢,更何况是鲸尸这样的丰盛美餐。相反,北极熊常年生活在海冰上,以数量丰富的海兽为食,没有拼命抢食的习惯。

棕熊一生都在为食物而战

第二,当两种熊于晚夏和秋季在鲸尸边上相遇的时候,它们的能量需求是不同的。棕熊正处在一年中营养需求最旺盛的时期,它们必须要“抓秋膘”,为冬眠做准备。而北极熊正好相反,它们在春天食欲最旺盛,在岸上避难的时候已经进入一种节食状态,与棕熊的冬眠有些类似。而且,这个时候,营养状况越好的北极熊就越不情愿费力和其他熊争斗,这也是大公北极熊反而“怂”的原因。

在海冰上的时候,大公北极熊最为强势,霸占最优质的狩猎场所。但到了岸上,已经“吃饱喝足”的成年公北极熊却变得“与世无争”,很容易就被棕熊或带仔母北极熊从食物边上赶走。

带仔母北极熊攻击性强,主要不是为了争食,而是为了护仔。它们整个晚上都把鲸尸让给其他熊,只在晨昏去啃几口,就是为了不让幼仔涉险。但当幼仔受到威胁的时候,它们就不得不挺身而出,敢于对着棕熊、成年公北极熊“龇牙”。

此外,带仔母北极熊不在夜间吃鲸尸,主要也不是怕棕熊,而是怕成年公北极熊,只不过它俩凑巧在一起出现罢了。带仔母熊偶尔在夜间出现的场合,有62%成年公北极熊不在场,而只有44%棕熊不在场。陌生公北极熊才是对幼熊最大的威胁。

带仔母北极熊

第三,进化方面的原因。棕熊是在开阔生境中与狼、大猫等大型掠食者协同进化的,它们扮演的是“强盗”角色,抢食是它们的本能,自然选择对争强好斗的个体有利。而北极熊40万年来一直特化生活在海冰上,这里没有任何大型陆地捕食者,北极熊的进化中没有攻击性进行选择。

第四,打架要冒受伤的危险,而两种熊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不同北极熊是纯肉食性捕食者,任何使其失去狩猎能力的创伤,哪怕只是短期失去,都会导致其死亡。因此,北极熊很少参与打斗,除非能获得丰厚回报(如交配权)。每次打斗之前,北极熊必须小心评估对手实力,而棕熊对它们来说是个陌生对手,北极熊必须更加谨慎。

相反,棕熊即使受了重伤也可以吃果子和腐肉活下去,换言之,棕熊输得起。学者在野外见过很多头骨遭受重创仍健康活下来的棕熊,但从未见过这样的北极熊。

北极熊在海冰上狩猎

事实上,除母熊护仔以外,北极熊在陆地上避难的时候性情相当温和,进入一种“零风险”社交状态。岛上的成年公北极熊经常相互接触,组成一个“单身汉俱乐部”,它们彼此表现出良性互动行为,如舔舐对方的嘴,靠在一起休息。这在棕熊身上从未观察到过,棕熊的进化中就在选择攻击性强的个体,这样的个体才能更好地获取资源。

西线战场上北极熊与棕熊的交锋,与其说是一场战争,不如说是一场博弈,更具斗争经验、更输得起的棕熊获得了完胜。

中线:入侵&爱情&杀戮

通常来讲,棕熊分布的北限就是大陆北缘。然而在加拿大西北地区,早在1885年,就有棕熊在大陆以北的离岸海冰上活动的踪迹了。20世纪下半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棕熊加速“北伐”,很快扩张至北极群岛。目前最北记录已经到了梅尔维尔岛南部,接近75°N。

2004年在梅尔维尔岛南部发现的棕熊足迹;该足迹较狭长,爪痕显著,表现出明显棕熊特征;足迹宽达15厘米,显示为成年公熊

梅尔维尔岛远在棕熊的传统分布范围之外,该岛早期探险记录中从未有过棕熊报道,也没有发现过棕熊化石,因此这里“自古以来”就不是棕熊领地,棕熊到这里就是来搞“侵略”的。

那么,是什么促使棕熊越过重重海冰,入侵北极群岛呢?答案是食物。由于北方苔原苦寒无比,食物极度匮乏,这里的棕熊不得不四处游荡,搜寻食物。而北极群岛上有数量丰富的驯鹿和麝牛,还有薹草等植物可供灰熊取食,周围的海冰上还有海豹。所以,棕熊就循着食物一路找过来了。

截至目前,在北极群岛发现的都是公棕熊,没有母棕熊的记录,说明这里的棕熊目前仅由一些流浪个体组成,尚未形成可育种群。然而,有一些公棕熊会在岛上冬眠,说明它们已经是半定居状态了

北极群岛部分棕熊记录(截止到2006年):①1885年以前,多次目击;②1938年,一对棕熊;③1951,成年公棕熊,北极群岛首次记录;④1986,两只棕熊,其中一只射杀,为成年公熊;⑤1991,大公棕熊,320千克,经过麻醉和检查;⑥1996~2002,五次猎杀记录;⑦2001,5岁公棕熊;⑧2001,棕熊冬眠仓;⑨2003年,拍摄到棕熊照片;⑩2004,发现棕熊足迹,采集到熊毛做了DNA检测;⑪2006,棕熊和北极熊杂交后代。

科学家对群岛上一些公棕熊进行了麻醉和检查,发现它们身体健康,体况良好,最大个体可达320千克,远超过苔原上的最大记录。可见,北极群岛上丰富的食物资源给这些入侵者带来了丰厚回报。

对北极熊来说,北极群岛和阿拉斯加有个很大的不同。阿拉斯加北部因地势过于平坦,不适合作北极熊巢区,当地母北极熊都在海冰上建巢产仔。而北极群岛部分岛屿沿岸是母北极熊的重要巢区,流浪公棕熊入侵北极群岛将给北极熊幼仔带来很大威胁

1991年5月,生物学家Taylor在梅尔维尔子爵海峡(位于梅尔维尔岛南60千米处)的海冰上发现了一只320千克的大公棕熊,它刚捕杀了两只海豹。3天后,这只大公熊又捕食了一只两岁多的小北极熊

大公棕熊对母北极熊和幼熊来说是个威胁

北极熊和棕熊能自由交配,产生完全可育的后代,由于北极群岛没有母棕熊,公棕熊会迫切寻求与母北极熊交配的机会,而杀死幼熊是刺激母熊尽快发情的有效方法

2006年,人们在班克斯岛射杀了第一只杂交熊,其父亲为棕熊,母亲为北极熊。之后又陆续发现了7只杂交熊。经DNA检测发现,这些杂交熊均为同一只母北极熊与两只公棕熊的后裔,现在已繁殖到第二代;其中一只二代杂交熊为一代杂交熊女儿与棕熊父亲的近亲交配后代。

在北极群岛,棕熊打进了北极熊老巢,吃着北极熊家里的食物,杀害小熊,“强奸”母熊,还干脆在这里住了下来。而在整个过程中,成年公北极熊却没有站出来制止棕熊的恶行,它们去哪了呢?

Taylor指出,当时在梅尔维尔子爵海峡,大个体公北极熊都被猎杀了,那只大公棕熊就是当地最强的熊了。然而即使大公北极熊存在,也难以有效制约公棕熊这个恶徒,这是由北极熊和棕熊的不同习性决定的。

2012年,在维多利亚岛上拍摄的疑似杂交熊

正常来讲,公北极熊从4个月大跟着妈妈踏上海冰那一天起,就终生不会再踏上陆地(除非当地海冰全部融化)。怀孕母北极熊则要回到巢区生产。因此,公棕熊只要守在北极熊巢区等着母北极熊回家就可以。在海冰上漂泊的公北极熊,被戴了绿帽子却浑然不知。

东线:避难&回归&竞争

哈德逊湾位于北极熊分布的最南端,这里海豹资源丰富,本来是最富饶的北极熊栖息地。然而今天,这里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地球变暖的影响。

哈德逊湾西岸的带仔北极熊

每年夏天,哈德逊湾上的海冰全部融化,所有北极熊都登上岸避难。单身熊等晚秋海冰重新冻结就可以回去了,怀孕母熊则要继续留在岸上筑巢产仔,等第二年春天再回到海冰上(连续禁食8个月)。冰融期越长,北极熊的能量赤字就越严重,超过一定限度,当地北极熊就会消亡。

就在哈德逊湾北极熊艰难求生的时候,它们讨厌的对手棕熊又来了。

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棕熊在哈德逊湾西岸出没的传言了,但直到2008年才得到证实。现在,在马尼托巴省北部丘吉尔小镇附近的瓦普斯克国家公园,每年都有2~3只公棕熊游荡。

早在18~19世纪,马尼托巴省本来是有棕熊的,但因人类迫害而灭绝了。因此现在棕熊重返马尼托巴省,不能说是“侵略”,算是回归故土吧。

哈德逊湾西岸的公棕熊

每年当哈德逊湾的海冰刚开始融化的时候,较弱的亚成年熊将首先被赶到岸上,成年公熊仍可以继续在海冰上捕猎。近年来由于海冰融化越来越早,有的亚成年熊晚春就被迫登陆,已经能赶上绒鸭和雪雁的繁殖期了。这些水鸟的卵对亚成年熊是个很好的营养补充,能帮助它们度过夏季的食物拮据期。科学家将这种现象戏称为“早来的熊有鸭蛋吃”

然而北极熊来的再早,也没有棕熊早,北极熊要到海冰融化才登陆,而棕熊一开春就结束冬眠了,因而能更早吃到鸟卵。等棕熊吃过一茬,剩下留给北极熊的就不多了。因此,棕熊的到来会使北极熊本就艰难的处境雪上加霜。

在哈德逊湾西岸也有北极熊的重要巢区,位于丘吉尔小镇东南方向,这一地区主要是森林,流浪公棕熊目前还没有扩张到这里。哈德逊湾西北岸有过疑似杂交熊被的猎获记录,但DNA检测证实这是一只纯血棕熊,只不过颜色比较浅,目前哈德逊湾地区还没有北极熊和棕熊杂交的记录。

北极熊和棕熊在丘吉尔小镇附近彼此遥望

战争结局预测

北极熊与棕熊的战争,在历史上发生过不止一次。在更新世的冰期,白令海的浮冰上到处都是北极熊,而阿拉斯加东南角的亚历山大群岛是北极熊的重要巢区。

冰期结束以后,公棕熊游到亚历山大群岛,强势的公棕熊开始与母北极熊交配,并在几千年间迅速侵蚀北极熊种群。如今,岛上生活的熊已经完全是棕熊的样貌了。DNA检测发现,这群熊的母系全是北极熊的,母棕熊没有参与这一过程。可见,要毁掉一个北极熊种群,少数流浪公棕熊就够了

今天生活在亚历山大群岛的棕熊——锡特卡亚种,为公棕熊和母北极熊混血的后裔

可以预见的是,亚历山大群岛的今天就是北极群岛和哈德逊湾的明天,随着北极群岛和哈德逊湾海冰进一步消融,棕熊将完全取代这两地的北极熊。

曾有专家推测,北极熊也可能从棕熊身上获益,它们可以在棕熊猎获驯鹿后前去“分一杯羹”,也可以在棕熊冬眠的时候将其捕食。然而,这些都仅仅是猜测,在野外从未发现过,从两种熊的习性看,这两种情况也不太可能发生。

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棕熊在与北极熊的竞争中占尽优势。它们进可以扩张领地,攻打北极熊老巢,退可以守在岸上,对登陆避难的北极熊趁火打劫。北极熊不是棕熊的对手,不是打不过棕熊,而是环境对棕熊更有利。

北极熊和棕熊的“战争”形势图

有人提议,应该将侵入北极熊领地的棕熊击毙,以保护受威胁的北极熊。这一提议从未实施过。事实上,毁灭北极熊的是全球变暖,棕熊不过是一个助推因素罢了

北极熊高度依赖海冰生存,即使没有棕熊,等北极海冰全部融化了,北极熊也还是会灭绝。与其这样,倒不如像亚历山大群岛的北极熊那样,将最后的血脉融入到棕熊体内。

40万年前,北极熊和棕熊分道扬镳。如今,气候变暖正在使它们重新归于一处。

参考文献

  1. Polar bear–grizzly bear interactions during the autumn open-water period in Alaska.
  2. Most Northerly Observation of a Grizzly Bear (Ursus arctos) in Canada: Photographic and DNA Evidence from Melville Island, Northwest Territories.
  3. Grizzly Bear Sightings in Viscount Melville Sound.
  4. Hybridization, ecological races and the nature of species: empirical evidence for the ease of speciation
  5. Recent Hybridization between a Polar Bear and Grizzly Bears in the Canadian Arctic.
  6. Along Canada’s Hudson Bay, researchers have found grizzly, black and polar bears together for the first time.
  7. A phenological comparison of grizzly (Ursus arctos) and polar bears (Ursus maritimus) as waterfowl nest predators in Wapusk National Park.
  8. The early bear gets the goose: Climate change, polar bears and lesser snow geese in western Hudson Bay.
  9. Genomic Evidence for Island Population Conversion Resolves Conflicting Theories of Polar Bear Evolutio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辟谣:东北虎捕杀南下北极熊,这是真的吗?
豆瓣9.7,降温神片我只服这一部
两只棕熊在河边交配下一秒公熊将母熊杀死锁喉咬死拖上岸
【自然世界】寒风中的爱:北极熊浪漫的求爱仪式,相互比拼,层层考验
什么!北极熊的毛 其实并不是白色的
俄科学家:北极熊自相残杀已成普遍现象,公熊吃母熊,母熊吃幼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