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味、六和、十二食是什么意思?中国传统饮食的精髓藏在其中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说文解字》说:'味,滋味也。'但是'味'字为什么会当作滋味讲,许慎却言之不详。

要解释'味'这个字,必须先从'未'讲起。

未,甲骨文字形①,《说文解字》:'未,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于未,象木重枝叶也。'许慎把'未'的这个字形看成树木重重的枝叶的形状。但是这个字形又怎么表示滋味呢?段玉裁注:'未者,言万物皆成,有滋味也。'但郭沫若先生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未'就是'穗'的本字,甲骨文的字形就是一株穗的形状,是个象形字,后来'未'字被假借为别的义项,人们于是又造了一个'穗'字来代替'未'字所表示的本义。

未,金文字形②,小篆字形③,都与甲骨文的字形相差不大。

'未'的本义既然是穗,那么'味'字的字形就看得很清楚了。

味,小篆字形④,在'未'的左边添加了一个'口',是个会意兼形声的字,会意为口吃作为农作物的穗,尝到了滋味,'未'也兼表声。清代字书《六书通》收录了'味'字的另外一个篆体字字形⑤,右边穗的形状看得更加清晰。

柳宗元有诗:'鼎前芍药调五味,膳夫攘腕左右视。'古人认为'味不过五',因此有'五味'之说。五味即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现在还有'五味俱全'的成语。

《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这里出现了古人对食物的有趣见解。

六和,郑玄解释道:'和之者,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皆有滑、甘,是谓六和。'孔颖达则解释道:'以四时有四味,皆有滑有甘,益之为六也,是为六和也。'此处的意思是把五味之一的甜(甘)分离出来,四时有酸、苦、辣(辛)、咸四种味道,用滑和甘来调制这四种味道,即《周礼》所说'调以滑甘',称之为六和。

唐 佚名《唐人宫乐图》(局部)48.7×69.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甘就是甜,那么什么是'滑'呢?'滑'是使菜肴变得更加柔滑可口的佐料,其实就是米或某些谷物磨成的粉,米粉可使菜肴柔滑,因此古人还用米粉作为化妆品,涂到脸上可使脸部光洁柔滑。今天人们做饭时经常使用的芡粉也就是'滑'的一种。

十二食,指人在一年十二个月中所吃的不同食物。'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五味、六和、十二食,互相为本,只有这样才能使饮食遵循四季的变化,才是健康的饮食习惯。

齐白石 《丝瓜蚂蚱》

《黄帝内经》中早就指出:

'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因此调和五味乃是中国传统饮食的精髓所在。


-

END

文/许晖《藏在汉字里的古代生活史》

图/《藏在汉字里的古代生活史》、网络图片(侵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味”俱全
味:酸甜苦辣咸 俱是人间味 | 每日一字
王宁:汉字与烹食文化
猜谜解字说“皿”字
中医精髓:《内经》五味学说探讨
午——《汉字的字元·基数与序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