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5年前,她从美国引进“鲁冰花”,如今研究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

说起“羽扇豆”,许多人可能一头雾水,但提起它的另一个名字“鲁冰花”,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友王小玲就是研究“羽扇豆”的专家。从青春靓丽的女研究生,到硕果累累的资深研究员,15年持之以恒的工作,她使我国羽扇豆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6月2日,王小玲荣获2021年江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本期推送,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故事。

跨越千里,异乡结出科研硕果

王小玲出生于陕西白水县,1998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研究生毕业后,她来到江西省科学院工作,第一天就被派往远离都市的高安科研基地。就这样,她从陕西的一个偏远农村再次进入到江西的偏远农村。基地没有先进的实验条件,生活配套设施都很匮乏,有的只是百亩围墙之内的实验种苗和五六个对事业充满美好向往的同伴,在这样的环境下,王小玲开始了自己的科研工作。

然而,学以致用,用需专才。工作期间,王小玲发现在解决实际科研问题时自己的专业知识明显不足,仍需继续深造,于是2008年至2011年,她又回到母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攻读了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她放弃了沿海发达地区高薪人才引进等诸多诱惑,毅然回到培养自己的江西省科学院,继续从事自己热爱的研究工作。

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靠着心中的理想和坚持,2018年,王小玲晋升为研究员,并获得省政府特殊津贴;2020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省级以上奖励6项,其中包括2017年度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2016年度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九);2018年“儒乐杯”江西省青年科技创新项目大赛二等奖(排名第一)。

填补空白,研究成果国际瞩目

2006年开始,王小玲带领团队从美国引进羽扇豆,也就是人们熟知的“鲁冰花”。由于国内一片空白,更没有可借鉴的技术研究方案,她只能自己探索栽培,围绕羽扇豆引种筛选、花色纯化、促成栽培、优质种苗供应、抗逆生理、露地栽培、商品花培育、园林景观创新应用等方面开展了技术攻关。

经过多年的研究,王小玲解决了羽扇豆花期短、越夏难、产量低、花色不纯等关键技术问题,不仅为羽扇豆在我国推广种植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而且实现了羽扇豆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

在江西、陕西、云南等7省16个县市的农业生态园、旅游景区、公园、道路、现代都市小区等地布置了新、奇、特、异的羽扇豆景观,并打造了以感恩伟大母亲为主题的大型花海和母爱花街景观,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生态效益。

王小玲的项目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获得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赞赏,使得我国羽扇豆研究在国际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情系大地,科技创新助力扶贫

因为对园艺植物的热爱和对农民科技扶贫无法割舍的情感,2015年江西科技特派团富民强县工程启动至今,王小玲作为江西省科学院猕猴桃科技特派团的骨干成员,利用工作之余绝大部分周六周日的宝贵时间,一边带着读小学的女儿在农民果园、田间地头辅导作业,一边实地为果园农户现场指导,并为对接企业、农场主提供种植技术、宣传策划、项目申报等无偿服务。

同时,结合羽扇豆本身的优势,王小玲在国内首先提出了在猕猴桃果园套种羽扇豆的生态果园新型栽培模式,形成“1 2 3”科技入户推广模式,打造数字经济猕猴桃产业体系,成功注册了“博士猕猴桃”品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花果飘香”

这些措施成效显著,王小玲也因此荣获了宜春市“优秀科技特派员”、江西省新时代赣鄱先锋“突出贡献好榜样”和江西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被聘任为江西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因为在全国猕猴桃研究方面的造诣,被聘任为“猕猴桃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副理事长。

鲜花和荣誉总是那么耀眼,而这一路相伴的艰辛,只有王小玲和她的团队最清楚。从事科研工作15年,刚进入不惑之年的她,却已是白发斑斑,王小玲把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农科事业,但在追求梦想的路上,她还将继续坚持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说中的植物——鲁冰花:花色多,姿态美,园艺师用来造景
人称鲁冰花的〔羽扇豆〕
羽扇豆[五绝]
鲁冰花
第一次拍鲁冰花,色彩丰富的鲁冰花真好看,更是母爱的象征
【花卉观赏】羽扇豆(鲁冰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