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最早青铜国宝与天下地图,神秘失踪在徐州这河中,等着你去捡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楚庄王(5)

主笔:闲乐生

春秋中期,晋楚争霸,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公元前606年,晋国攻打郑国,兵锋直达郔地(郔,音延,郑北地,今河南省郑州附近),郑国打不过晋国,只好背叛楚国和晋国讲和,晋大夫士会(注1)到郑国与郑穆公缔结盟约。

以臣盟君,晋国及晋国大臣的优越感展现无遗。

晋国又开始和楚国叫阵了,楚庄王当然不能示弱,是年,庄王亲自统兵讨伐居住在周王都洛邑西南的陆浑之戎。所谓陆浑之戎,本是西戎的一支,允姓,故又称允姓之戎,旧居陆浑(又名瓜州,即今甘肃敦煌一带),后沿河西走廊东进,翻越陇山,进入陇西发展,但又碰上秦穆公霸西戎,陆浑之戎遂一部分向新疆、中亚方向逃遁,一部分被秦晋迁置于河南嵩县一带,作为抵御楚人的屏障。所以楚庄王决定教训他们一下。

面对楚军主力,陆浑之戎当然难以抵挡,唯有向北逃窜。楚庄王不依不饶,循着他们的踪迹一直追击到周都洛邑之下,将陆浑之戎杀了个落花流水,才停下脚步,就在周疆之内安营扎寨,操演兵阵,饮马洛河,以扬军威。一时间,洛河边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杀鸡焉用宰牛刀”,庄王为什么要亲自出马,讨伐陆浑之戎是明,暗地里想的却是借此机会向中原各国和周天子耀武扬威,刷刷存在感,好好展示一下自己强壮的臂弯。

环视天下,晋成公守成之君,齐惠公无能之辈,宋文公倚仗妇人弑君无德,郑穆公年迈胆小,秦共公平庸之徒,周定王乳臭未干,中原大地没有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当此时,图强的余焰已熄,弭兵之议未起,北方是晋国腐朽堕落,西方是秦国僻居一野,东方是齐国懦弱无能,南方是吴越羽毛未丰,历史为楚庄王争霸留出了独步的旷野。

问天下谁与争锋,中原大地,谁是我的对手!庄王此举就是要向天下人示威:来吧,谁要是看我不顺眼,就大胆地站出来,咱们手底下见个真章!

庄王好恨自己没有和晋文秦穆先轸百里奚等人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否则这个舞台,将是多么的绚丽多彩!庄王这个寂寞的男主角,静静地看着空旷的伊洛平原,华丽丽的醉倒在了黄河那壮阔的波涛里。

周定王慌了,他刚刚登上天子之位,还没来得及接受中原列强诸侯们的顶礼膜拜,竟然就有人敢在王畿重地搞阅兵式?真是让人糟心哪。

这群胆大包天的楚蛮子,竟敢在天子脚下举行军事演习,真是疯了,他们不会一时兴攻打洛邑吧!定王第一次觉得这个什么狗屁天子也不是这么好当的。打是肯定打不过人家了,无奈之下,定王只好派出自己这边最有本事的大臣,他的堂弟王孙满带着礼物去慰劳庄王,希望这个楚蛮子不要真那么野蛮,阅兵玩玩儿就好了,不要真搞事情。。

大家还记得那个在崤之战之前预言秦师必败的那个天才儿童王孙满吗?二十一年过去了,当年的天才儿童已经长成了一个风度翩翩的外交官。现在,他的表演时间到了。

“小满,这一次就全靠你了!”定王紧紧地抓住王孙满的手,就像抓着一根救命的稻草。

“吾王放心,臣一定不辱使命。”王孙满面色沉重的答道。他心里清楚地明白,他身系着周王室的安危存亡,成功与否,就看庄王真正的态度如何了!

于是,王孙满带着礼物来到楚军营,庄王当然没有把这个光杆子钦差大臣放在眼里,头一句话就嚣张地问道:“寡人跟你打听个事儿啊,从前大禹铸有九鼎,三代相传,以为传世之宝,据说现在就存放在你们洛邑之中。不知这宝贝长的是啥模样,轻重如何?”

王孙满心里咯噔一下子,糟糕了,楚蛮子狼子野心,竟敢询问我们看家宝贝九鼎的轻重,这还得了!要知道这九鼎相传为夏禹集天下九州之铜所铸,包括五个阳鼎,四个阴鼎。五应阳法,四象阴数。鼎成之年,太白昼出,一连九日,方才灭没。九个鼎分别象征着天下九州,夏、商、周三代都奉为传国之宝,是天子权力的标志。九鼎在谁手里,谁就是天下之主,这蛮子来问鼎,言下之意,难道是想要搬回家去,取我们周家的天下吗?这可咋办,我该怎么回答呢?跟他翻脸吧,咱又打不过他;向他求情吧,周王室的颜面何在!饶是舌璨莲花智计过人的王孙满,也一下子被问住了。

“怎么了,不就是打听一下九鼎的轻重吗,本王远道而来,贵使难道就不能满足一下寡人的好奇心?”

王孙满不愧是个出色的外交官,这一会儿的工夫终于想出恰当的措辞了,于是从容答道:“统治国家,在德不在鼎,从前虞夏有德,边远的国家都来朝贡,大禹让九州州牧进贡青铜,铸成九鼎,并将全国各地山川奇异之物画成图形,分别刻于鼎身。九鼎铸成后,陈列于宫门之外,使人们一看便知道所去之处有哪些鬼神精怪魑魅魍魉,以避凶就吉。”

从王孙满的这段话中,我们稍加思索,就不难看出这九鼎上的图形实际上就是中国最古老的地图,由于它们是各地部落报告的情况绘成,大致能够反应当地的地理状况,所以人们可以找到合适的路径,避开凶猛的野兽经常出没、地形复杂或难以通行的地方。我们知道大禹治水周行天下,本身就是地理专家,在九鼎上刻画地图,这是可以想见的事情。

总之,九鼎就是天下九州的地图,在交通落后的远古时代,可以说是重要的统治工具。但王孙满为了政治需要,却对其编出了另一套说辞,他继续说道:“后来,夏桀道德败坏,鼎很容易就迁到了殷朝,殷延续了六百年。殷纣王残暴狂虐,鼎又很容易迁到了周朝。原来这鼎啊,非常神奇,如果天子的德行美好,鼎虽小,分量也重如泰山;而如果天子失德,鼎虽大,分量也会轻如鸿毛。当年周成王迁鼎于洛邑,曾卜过一卦,卦象说,周王室将传三十世七百年。算起来还早得很。所以如今周室虽已衰弱,但天命还在,周鼎之轻重,可不是贤君你能够问的。”

王孙满此言,可以说是对周人“天命观”的一种延伸,周人灭商,乃以少数民族统治大族,所以发明了一套政治理论,这就是天命观。他们在《尚书》里反复说,过去我们老百姓都是上天的子民,可是上天没法治理大家,于是它要选择人间的代理人。那么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呢?标准就是所谓“德”。基于此,王孙满进一步延伸说,因为我们有德,所以我们有鼎,有天下。换句话说,楚人你们缺德,所以力量再强,也得不到鼎。

楚庄王听罢,却感觉相当可笑,周自懿王以来,止谤禁言,不修德政,王室争斗,内乱频仍,至东迁后更甚,齐桓公时有王子颓之乱,晋文公之时有王子带之乱,几任天子带头的破坏周礼,践踏宗法,礼崩乐坏,昏聩不仁,还好意思说啥“在德不在鼎”?

总之,这周室早就无药可救了,不仅周王,就连卿大夫也大多结党营私,腐化堕落,尸位素餐,贤臣凋零,只有几个伶牙俐齿之徒,而无一军政之才,全靠强国之间的势力均衡才得以苟延残喘,还好意思夸口德政,夸口天命?于是楚庄王大笑:“不就是九个破鼎嘛,将楚国士兵长戟上的小尖钩折下来,就足够铸成九鼎了!有啥了不起的!”

其实按照现代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夏鼎的个头儿可能真的不大。考古发现,青铜器最早发现于夏代晚期,而且器型都很小,大多只是些青铜爵、铜牌饰什么的,夏初大禹时候是否有青铜器,不好下断语,即使有,恐怕也只会更小。如果真要做大鼎,恐怕只可能是大型陶器鼎,就如同龙山文明遗址中发现的大型陶器那样。

所以,周王室收藏的青铜九鼎可能是周初时根据夏陶鼎仿制的,但即便如此,楚庄王时楚国的青铜产量和铸造工艺也领先了周初五百年,都不知道先进多少了!事实上,楚庄王说只要销毁长戟上的刃尖就足够铸成九鼎了,那还是保守说法 。毕竟,楚国是春秋时期最大的产铜国,当时的铜产地几乎都在长江流域,包括时代最早的瑞昌铜岭商周铜矿(注2),以及先秦规模最大的铜绿山铜矿(注3),另外在皖南,也发现了大量古矿井。1978发现的随州曾侯乙墓中数量庞大的精美铜器,也证明楚国青铜技术之发达,甚至在中原之上。特别是其中使用的失蜡铸造技术,巧夺天工,即使用现代工艺来铸造也极为困难。

图:铜陵土铜矿矿坑

图:曾侯乙铜尊盘

当然,陈兵示威问鼎中原的目的既已达到,楚庄王也就不再纠缠,很快撤兵回国了。楚人现身周畿、问鼎轻重,是我国历史上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楚国已进入空前强盛时代。不少后世史家却对此颇多微词。直到清朝还有人说“春秋大患在楚”,“罪莫大于观兵问鼎”,楚之胜者,则是“天下大事去矣!”,其实庄王问鼎中原的目的并非如后世秦武王举鼎那般,真有取周代之的野心,至少在春秋时期,统一条件远没有成熟。所以庄王问鼎,不过是意在显示楚有席卷中原、称霸天下的实力,尤其是要展示楚国的先进武器和战略物资——铜兵器与铜资源,并试探晋国等中原诸侯的反应,并不是真的要夺鼎侵周。楚庄王这人是个怪才,而楚国又长期脱离于华夏系统之外,这就使得他的称霸途径必然与齐桓晋文不同,且看起来是天马行空,肆意汪洋,满身邪气,不走寻常路。

庄王问鼎之后,周室的看家宝贝九鼎又安生了三百余年,但到了周赧王时,实行商鞅变法后日渐强大的秦国也对九鼎起了觊觎之心,公元前308年,野心勃勃的秦武王对自己的大臣们说:“寡人此生理想,便是开一条路直达洛阳,看一看周王的都城,若能实现,死而无憾。”于是第二年,武王攻占了挡在秦国面前的韩地宜阳,杀韩兵六万人。渡过黄河,在武遂筑城,直逼洛邑。这时候的周室比之周定王时已更加衰微了,可怜的周赧王便只好任由武王直入周太庙之内观看九鼎。这个秦武王年少骁勇,业余爱好就是和人摔角举重什么的。他手下有知名的三个大力士,叫孟贲、乌获、任鄙,也跟着他一起到了洛邑。其中,孟贲又名孟说,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虎犀,能生拔牛角,尤为勇猛。秦武王一看见传世巨宝九龙神鼎,兴致大发,便借此机会与孟贲比试举鼎,从前庄王问鼎不成,武王就干脆自己举,这样总能知道有多重了吧!

于是,这位年少好强的武王,抓住九鼎之中的代表秦国的雍州之鼎猛地举了起来,正在得意,突然力尽失手,砸断了膝盖骨。结果秦武王流血过多,不治而死。无辜的孟贲也因此获罪,被诛杀九族。

这样又过了十几年,战国七雄只剩下齐秦两国最为强大,他们为了得到九鼎,展开激烈的争夺。秦王率兵试图夺鼎时,由于齐国的干预给顶了回去;接着,野心膨胀的齐王又图谋九鼎,被周王使臣颜率以智慧说服。其后到了战国末年,九鼎最终沦没于泗水的渊底了。对此,史籍记载不一,《史记》中说公元前255年(秦昭襄王52年),在周赧王死后,秦取九鼎。而唐人张守节在《史记 正义》中却说:“周赧王19年(公元前296年),秦昭襄王取九鼎,其一飞于泗水,余八入于秦中。”但《史记 封禅书》又说:“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据此,九鼎在秦灭周前便已遗失,那就无从入秦了。

不管怎么说,那泗水之中肯定是有鼎的,所以,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泰山封禅后,“过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在汉代的画像石刻中,“泗水取鼎图”足有二三十种之多——两岸的士兵和役夫,已经用滑轮将鼎从泗水中拉起,一只黑龙从泗水中飞起,咬断了绳索,士兵和役夫跌倒,周鼎重又沉入泗水之中。

秦朝灭亡之后,史书上就再也没有记载过九鼎的下落了。有传说认为九鼎其实早在周赧王的时候,就已经被债台高筑的赧王熔化变卖了。也有人认为九鼎是在秦朝灭亡的时候毁于兵祸之中。总之这东西失踪了。如今两千多年过去,现如今要想再解开这个千古之谜,恐怕机会更是渺茫,不过青铜造的东西不易毁坏,秦人丢失的重宝,总还深埋在中国大地不知哪个角落里,说不定有大白于天下的时候。哪天真要是被考古学家发现了,这一定会成为我国第一国宝,毕竟九鼎可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青铜器与最早的天下地图啊!读者们谁有船的,或许可以尝试去淮泗一带的水域碰碰运气,也许下一个新闻热搜就是你了!

注1:士会,晋文公车右出身,字季,食采范,故又称范武子,晋大族范氏大家长,时任晋六卿中排行第四的上军佐,是晋国执政赵盾的得力助手和智囊。

注2:至迟在商后期,瑞昌古铜矿便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地压管理、掘进、提升、运输、通风、排水、照明等坑采系统。

注3:事实上,早在商代,商王就曾派遣封臣来到楚地,与南方部族争夺铜矿资源;1974年发现的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遗址,其各种铜器、陶器、建筑风格都与郑州商朝都城遗址的相同。在安徽南陵还发现了西周炼铜炉,其炉基内设风沟,炉身设有鼓风口;另外在湖南宁乡,还发现了著名的四羊方尊,其器型之精美,世所罕见;80年代中科大的金正耀博士,根据青铜器的铅同位素测定,提出殷商时期很大一部分的青铜器矿料,是武丁王时期,他的妃子妇好从滇东北获得的战利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鼎的文化内涵
[上下五千年]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帝王群雄一览图(七)
楚王问鼎的底气何在?
【闲话春秋】之一百二十五: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建回昏乱,虽大,轻也。
春秋三百年精彩大历史(转帖连载9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